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3859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属于蓄能领域。本匀流装置中水蓄冷系统包括蓄冷池,匀流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上端为开口且与蓄冷池的底部相通,外壳内具有的通水板一,通水板一上具有海绵,通水板一下方具有呈“z”字形的弯折管,弯折管的一端端口处固连有通水板一,弯折管的另一端端口固连有通水板二,弯折管两端与外壳内腔呈导通状态,弯折管与通水板二连接的一端端口为封闭口,封闭口上具有通水孔,呈“z”字形的弯折管由直流部一,弯折部和直流部二组成,弯折部的两端与直流部一和直流部二的端部相通且固连,直流部一与弯折部形成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通水板二与外壳底壁之间为蓄水腔。本匀流装置出水效果好,不会引起斜温层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属于蓄能领域。本匀流装置中水蓄冷系统包括蓄冷池,匀流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上端为开口且与蓄冷池的底部相通,外壳内具有的通水板一,通水板一上具有海绵,通水板一下方具有呈“z”字形的弯折管,弯折管的一端端口处固连有通水板一,弯折管的另一端端口固连有通水板二,弯折管两端与外壳内腔呈导通状态,弯折管与通水板二连接的一端端口为封闭口,封闭口上具有通水孔,呈“z”字形的弯折管由直流部一,弯折部和直流部二组成,弯折部的两端与直流部一和直流部二的端部相通且固连,直流部一与弯折部形成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通水板二与外壳底壁之间为蓄水腔。本匀流装置出水效果好,不会引起斜温层变化。【专利说明】 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能领域,涉及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
技术介绍
水蓄冷技术利用峰谷电价差,在低谷电价时段将冷量存储在水中,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储存的低温冷冻水提供空调用冷。当空调使用时间与非空调使用时间和电网高峰和低谷同步时,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电费的目的。目前使用最成熟和有效的蓄冷方式是自然分层。 自然分层即温度分层,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是利用水在不同温度时密度不同这一物理特性,依靠密度差使温水和冷水之间保持分隔,避免冷水和温水混合造成冷量损失。 水在4°C左右时的密度最大,随着水温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利用水的这一物理特性,使温度低的水储存于池的下部,温度高的水位于储存于池的上部。设计良好的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池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一个热质交换层。一个稳定而厚度小的热质交换层是提高蓄冷效率的关键。 为了在蓄冷池内垂直方向的横断面上,使水流以重力流或活塞流平稳地在整个断面上均匀地流动并平稳地导入池内(或由池内引出),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并保持一个有效的、厚度尽可能小的热质交换层,关键是在蓄冷池内的上下部设置相同散水器,以确保水流在进入蓄冷池时满足佛雷得(Frande)系数,使得水流均匀分配且扰动最小地进入蓄冷池。散水器的设计及施工是温度分层型水蓄冷的关键技术,通常我们称为,水蓄冷的布水技术。 布水技术又称匀流技术,当需要从蓄冷池内抽取冷水进行管路循环用时,通过水泵工作进行抽取,该过程中,现有的匀流装置往往只是在蓄冷池内垫上一块海绵,通过海绵的作用使流速减缓,但问题在于,水泵吸力过大导致海绵凹陷,并且海绵的减缓流速的效果不够,水流依然存在分配不均匀,依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扰乱,使蓄冷池内斜温层的长度变大,使冷量损耗加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该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出水效果好,结构设计巧妙,不会引起斜温层变化,解决了现有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出水水流分配不均匀,流速过快,会大幅度的扰乱斜温层造成冷量损耗等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所述水蓄冷系统包括蓄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流装置包括呈圆筒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为开口且与所述蓄冷池的底部相通,所述外壳内具有呈圆形的通水板一,所述通水板一固连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通水板一上具有海绵,所述海绵与所述外壳的内径相互匹配,所述通水板一的下方具有若干根呈“z”字形的弯折管,所述弯折管的一端端口处固连有所述通水板一,所述弯折管的另一端端口处固连有呈圆形的通水板二,所述通水板二固连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弯折管的两端端口与所述外壳内腔呈导通状态,所述弯折管与所述通水板二连接的一端端口为封闭口,所述封闭口上具有若干个通水孔,所述呈“Z”字形的弯折管由直流部一,弯折部和直流部二组成,所述弯折部的两端与所述直流部一和直流部二的端部相通且固连,所述直流部一连于所述通水板一,所述直流部一与所述弯折部形成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所述通水板二与所述外壳底壁之间为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外壁上连有出水管。 本匀流装置作为水蓄冷的出水辅助装置,其作用是防止水泵直接连接蓄冷池抽水引起蓄冷池内斜温层混乱,蓄冷池内的冷水经由渗透进入海绵中,通过海绵的吸附作用使蓄冷池中水均匀被吸附,再进入直流部一的端口进入弯折管中,在直流部一与弯折部的夹角部减速,水流不断的进入弯折管中,弯折部处的水流逐渐移动通过直流部二下落,该过程中使蓄冷池出水缓慢,不会扰动斜温层,水流通过封闭口的通水孔流入蓄水腔中,封闭口的设计减少了水流进入蓄水腔的流量,进一步使蓄冷池出水缓慢,在通过出水管将蓄水腔内的水作为制冷用。直流部一与弯折部形成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该种结构使水流在直流部一与弯折部的交接处收到阻力,使水流减速,蓄冷池中的水不断的充满弯折部才开始使水流下落,极大程度减少了水流的流速。 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所述直流部一与所述弯折部的夹角为90度。 经实践得出,90度的夹角足够维持斜温层的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所述外壳的上端端口具有向所述外壳中心延伸的环形挡沿,所述海绵位于所述环形挡沿与所述通水板一之间。 环形挡沿的作用是固定海绵,增强海绵的稳定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所述通水板一呈下凹状,所述海绵的下端同样呈下凹状。 该种结构增大了海绵的吸收面积,使水流的流量增大。 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所述外壳底壁上具有一层呈圆柱形的橡月父层O 当蓄水腔为空腔时,水下落时容易发生噪音,通过橡胶层解决了该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通过海绵,弯折管的作用,使蓄冷池出水缓慢,不会扰动斜温层,通过蓄水腔作为制冷循环系统的直接作用处。结构设计巧妙。 、本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的弯折管由直流部一,弯折部和直流部二组成,直流部一与弯折部形成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在直流部一与弯折部的夹角部减速,水流不断的进入弯折管中,弯折部处的水流逐渐移动通过直流部二下落,该过程中使蓄冷池出水缓慢,不会扰动斜温层。 、本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的弯折管一端端口为封闭口,封闭口上具有若干个通水孔,封闭口的设计减少了水流进入蓄水腔的流量,进一步使蓄冷池出水缓慢。 、本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的外壳底壁上具有一层呈圆柱形的橡胶层。当蓄水腔为空腔时,水下落时容易发生噪音,通过橡胶层解决了该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的整体结构透视图(除去海绵)。 图2是本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3是本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的弯折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la、蓄水腔;lb、环形挡沿;2、通水板一 ;3、海绵;4、弯折管;4a、封闭口 ;4al、通水孔;4b、直流部一 ;4c、弯折部;4d、直流部二 ;5、通水板二 ;6、出水管;7、橡月父层O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中水蓄冷系统包括蓄冷池,匀流装置包括呈圆筒形的外壳1,外壳I的上端为开口且与蓄冷池的底部相通,外壳I内具有呈圆形的通水板一 2,通水板一 2固连在外壳I的内壁上,通水板一 2上具有海绵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蓄冷系统中的匀流装置,所述水蓄冷系统包括蓄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流装置包括呈圆筒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为开口且与所述蓄冷池的底部相通,所述外壳内具有呈圆形的通水板一,所述通水板一固连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通水板一上具有海绵,所述海绵与所述外壳的内径相互匹配,所述通水板一的下方具有若干根呈“z”字形的弯折管,所述弯折管的一端端口处固连有所述通水板一,所述弯折管的另一端端口处固连有呈圆形的通水板二,所述通水板二固连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弯折管的两端端口与所述外壳内腔呈导通状态,所述弯折管与所述通水板二连接的一端端口为封闭口,所述封闭口上具有若干个通水孔,所述呈“z”字形的弯折管由直流部一,弯折部和直流部二组成,所述弯折部的两端与所述直流部一和直流部二的端部相通且固连,所述直流部一连于所述通水板一,所述直流部一与所述弯折部形成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所述通水板二与所述外壳底壁之间为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外壁上连有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