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浩专利>正文

一种底栖动物采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4199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栖动物采吸装置,包括:内部空腔的采吸头,具有采吸口;导管,与所述采吸头连通,用于引导采吸头所采吸的采吸对象;在所述采吸头的所述采吸口附近,散布有多个向外突出的耙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栖动物采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底栖动物采吸装置,尤其涉及适于杂物较多的底质环境的底栖动物采吸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表水体中,有许多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其对水环境评价监测、水生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人们先后专利技术了多种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采样装置和方法。作为浮游生物采集装置,浮游生物网是最为常见的,根据调查目的,可以用其进行浮游生物的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甚至还能用其对水体中的泥沙颗粒进行定性研究。然而,其仍存在以下不足:在浮游动物的定量调查中,滤水量大(通常为20L~50L水体),对野外采样人员的体能消耗较大;对于一些严重污染的河流,有很多挥发性污染物,在定量采集浮游动物时,对采样者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不能准确的定量出各粒径级的采样物(例如泥沙颗粒)在水体中的含量及它们之间的比例。此外,作为底栖动物采集装置,根据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这样的调查目的的不同,常用的定量调查工具有:彼得逊采泥器及其改良类型,其靠自身重量沉入水底,取出一定面积的底泥,从而计算出监测水域中底栖动物的数量;索伯网,其将一定面积的采样框内的底质转移至网兜内,从而收集到底栖动物。常见的定性调查工具有D型网,其将采样点的底泥等收集到网兜内,然后过滤、筛分得到底栖动物;直角网(作业方式与D型网相同);人工基质类采样工具,放置在采样点一段时间,待底栖动物自由爬行进入其内后,进行收集、分析。然而,上述采样工具存在如下不足:当前的底栖动物采集工具中,综合性普遍不足,尚未出现一款适用于不同水深,且同时具备定性采集和定量采集功能的底栖动物采集装置;上述采集工具,特别是D型网和索伯网等采样工具,需采样人员携带采样工具涉水采样,故当要调查采样的水体环境为淤泥底质或冬季冰下时,对采样人员的体能要求、防护要求都很高;对污染性河流,有许多有害污染物,在利用上述底栖动物采样工具时,往往与水体接触较多,对采样人员的威胁较大;此外,人工基质类采样工具由于需要底栖动物自由爬行进入其内,故往往需要将其放置在调查水域内一段时间(一般8周左右),调查耗时长,不适于大流域流动式采样调查,且调查装置在放置过程中容易遭到人为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各种现有采样装置的问题而研发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底栖动物采吸装置,包括:内部空腔的采吸头,具有采吸口;导管,与所述采吸头连通,用于引导采吸头所采吸的采吸对象;其中,在所述采吸头的所述采吸口附近,散布有多个向外突出的耙钉。此外,所述采吸头可以为长筒形状,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细长的采吸口;所述耙钉被排布在所述采吸口的扫描方向前进侧或两侧。所述采吸头可以为狼牙棒形状,即整体为大致长圆筒形,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导管连通,沿该大致长圆筒形的侧面圆周散布有多个向外侧突出的所述耙钉,在各所述耙钉之间的空隙散布有所述采吸口。所述采吸头可以为莲蓬头形状,在莲蓬头的大致平面部分散布有所述多个向外突出的耙钉,在各耙钉之间的空隙散布有采吸口。所述导管与所述采吸头之间可以介由硬质的抽吸杆连通。可以还包括在所述导管之外、与所述采吸头绑定的硬质的操纵杆。所述采吸口的总面积可以与导管和采吸头相连通的截面积相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采吸装置及其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定量框及其变形例的构造的图。图4是说明另一种变形例的定量框的构造及其与采吸头的配合的图。图5是说明使分级过滤装置晃动的机制的示意图。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样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说明抽吸泵的出水口所连接的排管的构造的示意图。图8是说明使用真空抽吸方式时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非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的概要。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整体上主要包括采吸装置100、分级过滤装置200、主体300、样品收集装置400、抽吸泵500、滤水收集装置600。以下针对各个构成要件分别加以说明。(采吸装置)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采吸装置及其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的(a)所示,采吸装置100包括采吸头101a、抽吸杆102。采吸头101a为长筒形状,内部空腔,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细长的吸口。抽吸杆102为硬质空管,便于握持操作和控制采吸头101a的移动,该抽吸杆102的一端被装配于采吸头101a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部位置,与采吸头101a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当后述的水泵起动,采吸头101a基于其抽吸力而吸取水生生物时,所吸取的水及水生生物等待检对象被吸入抽吸杆102内。抽吸杆102的另一端可以与未图示的导管103连通,该导管103为软质导管,便于将采吸头101a吸取的待检对象导向后述的主体30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抽吸杆102并非采吸装置的必要技术特征,例如也可以使采吸头101a与硬质的导管103直接相连,或者在导管103之外另行通过与采吸头101a绑定的操纵杆来控制采吸头101a。此外,在对底栖动物进行收集采样时,由于底栖动物不像浮游生物那样自由分布在水体中,而是通常生活在泥质或卵石底质等杂物较多的环境内,因此有时仅用上述的采吸头101a不能高效地进行抽吸采样。为适用于这样的采样环境,本专利技术人提出如下这样的变形例的采吸头。如图2的(b)所示,本变形例的采吸头101b在上述采吸头101a的基础上,在吸口的一侧沿吸口方向排布有若干齿的耙钉。在进行收集采样时,利用该耙钉将卵石或杂质扒开,并扰动隐藏于其中的底栖动物,同时通过吸口将该底栖动物吸入采吸头101a。由此,能将水底的大块物体(例如石块、落叶、垃圾等)耙开,并且,能扰动相应区域的底栖动物,便于抽吸采集。优选将耙钉排布在吸口的扫描方向前进侧。此外,也可以在吸口的两侧都排列有该耙钉,以便于采吸头的往复扫描抽吸。另外,图2的(c)提出了另一种带耙钉的采吸头。该采吸头101c整体为狼牙棒形状,棒头为大致圆筒形,圆筒形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于导管103,沿圆筒形的侧面圆周散布有若干向外侧突出的耙钉,在各耙钉之间的空隙散布有吸口。利用该形状的采吸头,同样能将水底的大块物体(例如石块、落叶、垃圾等)耙开,同时能扰动相应区域的底栖动物,便于抽吸采集。另外,图2的(d)提出了另一种带耙钉的采吸头。该采吸头101d整体为莲蓬头状,莲蓬头的大致平面部分上散布有若干向外侧突出的耙钉,在各耙钉之间的空隙散布有吸口。利用该形状的采吸头,同样能将水底的大块物体(例如石块、落叶、垃圾等)耙开,同时,能扰动相应区域的底栖动物,便于抽吸采集。此外,优选以上图2的(a)~(d)中所示的吸口的总面积,与抽吸杆(或导管)和采吸头相连接处的截面积相当,以保证采吸时的抽吸压力。(定量框)此外,在需要进行例如底栖动物的定量采集时,可以设置定量框来配合采吸装置100的工作。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定量框及其变形例的构造的图。图3的(a)示出一种定量框104,其包括长方形(含正方形)的框架1041、连接于框架1041的回收绳1042、连接于框架1041的固定锚1043。设计框架1041的一对边长,使其一边与上述采吸头(101a或101b)的吸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底栖动物采吸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栖动物采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空腔的采吸头,具有采吸口,和导管,与所述采吸头连通,用于引导采吸头所采吸的采吸对象;其中,在所述采吸头的所述采吸口附近,散布有多个向外突出的耙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栖动物采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空腔的采吸头,具有在使用时朝向水底的采吸口,导管,与所述采吸头连通,用于引导采吸头所采吸的采吸对象,以及沿所述采吸头的所述采吸口散布而设,并沿采吸口的朝向向外突出的多个耙钉,用于将阻碍采吸的障碍物扒开;其中,所述采吸头为长筒形状,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细长的所述采吸口;所述耙钉被排布在所述采吸口的沿与水底面平行的扫描方向前进侧或两侧。2.一种底栖动物采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空腔的采吸头,具有采吸口,和导管,与所述采吸头连通,用于引导采吸头所采吸的采吸对象,以及沿所述采吸头的所述采吸口散布而设,并沿采吸口的朝向向外突出的多个耙钉,用于将阻碍采吸的障碍物扒开;所述采吸头为狼牙棒形状,即整体为大致长圆筒形,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导管连通,沿该大致长圆筒形的侧面圆周散布有多个向外侧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押媛媛田自强郭彪丁森押磊
申请(专利权)人:张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