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滩涂底栖生物调查定量采样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7336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浅海滩涂底栖生物调查中所使用的定量采样框,包括若干框壁围成的上下开口的框体,自框体的框口设有向外周延伸的径向宽度至少为60mm的外翻沿,外翻沿与框壁呈90°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申请人改进了传统滩涂底栖生物调查定量取样框的尺寸和结构,提供了一种采样效率高,准确性高,不易变形,适合不同硬度的地段,方便统计分析计算的浅海滩涂底栖生物调查定量采样框,采样效率提高25%以上,采样准确度提高30%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浅海滩涂底栖生物调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海滩涂底栖生物调查中所使用的定量采样框。
技术介绍
浅海滩涂底栖生物调查是海洋综合科学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海洋局和各省、市、区曾多次开展过这方面的大范围调查,有些地方已将这种调查列为例行年度调查的必要内容。浅海滩涂底栖生物调查定量采样框用于滩涂、沼泽地和潮间带的生物定量采样,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制定并发布的《海洋生物生态调查技术规程》公开了传统滩涂底栖生物调查定量取样框1,如图1-3所示,其为长X宽X高=250mmX250mmX300mm的上下开口的由4面框壁2围成的筒形方框,使用时将定量采样框I插入底泥中,用钢铲3将围定区域内的样品挖出,对包含的底栖生物种类、数量等进行鉴定和统计。传统采样框框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16个才能满足I平方米统计单位的需求,采样效率低;2、没有刻度,采样准确度低,不方便统计分析和计算;3、极容易变形,影响定量的准确性;4、抗腐蚀性低而且不轻便;5、对于底质相对较硬的地段,采样框不容易深入滩涂O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改·进了传统滩涂底栖生物调查定量取样框的尺寸和结构,提供了一种采样效率高,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海滩涂底栖生物调查定量采样框,包括若干框壁(2)围成的上下开口的框体(1),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框体(1)的框口设有向外周延伸的径向宽度至少为60mm的外翻沿(3),所述外翻沿(3)与框壁(2)呈90°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庄申李怡群许玉甫张海鹏高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