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苑春亭专利>正文

一种底栖贝类苗种的浅海底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37973 阅读:5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清理和改良海底的浅海养殖的一种底栖贝类苗种的浅海底播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主要由支架孔(1)、支架板(2)、海面漏斗(3)、上紧箍环(4)、胶皮漏管(5)、中紧箍环(6)、下紧箍环(7)、海底漏管(8)、底耙(9)、固定板(10)和底耙齿(11)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随时观察底播后贝类苗种的生长情况,顺利完成收捕,节时省力,利于浅海养殖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浅海养殖
,尤其是一种底栖贝类苗种的浅海底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浅海进行滩涂贝类增养殖,底播贝类苗种是一项主要工作,也是实现滩涂贝类增产增收的途径。传统的底播贝类苗种方法就是将贝类苗种直接整袋倒入浅海水中,由于受波浪、海流、潮汐等因素的影响,贝类苗种在海水中随意漂流,不能将贝类苗种底播到设定区域,导致找不着苗种事情时常发生,影响了贝类收获。同时,由于底播的贝类苗种不集中,当它们达到性成熟时,影响卵子受精的质量,使贝类种群数量繁衍缓慢,不利贝类资源自然修复。现有的技术,经常找不到底播后贝类苗种,不能及时检测苗种的生长情况,苗种成活率,甚至到收获季节也找不到,影响贝类产量。尤其在浅海区域,水越深,底播苗种后越难找到。急需改进,应该可随时观察底播后贝类苗种的生长情况,顺利完成收捕,省工省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保护贝类资源的一种底栖贝类苗种的浅海底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支架板设为长方体,首端设有支架孔,支架板的尾端焊接底耙,底耙设有底耙齿,支架板上面依次设有海面漏斗和胶皮漏管,由上紧箍环固定海面漏斗和胶皮漏管首端连接处,由中紧箍环固定胶皮漏管中部,由下紧箍环固定胶皮漏管尾端和多根海底漏管首端连接处,海底漏管由固定板固定在底耙上。方法一: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海面漏斗到海底漏管随船移动,将贝类苗种直接均匀播撒在海底底土上,海底漏管前有10厘米齿距底耙齿的底耙,底耙在移动中底耙齿把底土疏松,海底漏管有多个漏口,播苗时将贝类苗种从海面漏斗倒下,苗种经过胶皮漏管和海底漏管,落在海底底土表层;方法二:泥软底质的海区是不适于蛤仔、文蛤这一类的贝类的附着和生长的,若在这些海区的潮间带撒布适量的碎贝壳或砂,就可以使文蛤或蛤仔的种苗附着和生长,通过上述装置,将文蛤或蛤仔的种苗和碎贝壳或砂同时均匀从海面漏斗中投下,苗种和碎贝壳或砂通过胶皮漏管和海底漏管直接到达海底底土,保证种苗附着和生长,提高底播苗种的成活率和健康生长。本专利技术可随时观察底播后贝类苗种的生长情况,顺利完成收捕,节时省力,利于浅海养殖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底栖贝类苗种的浅海底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主要由支架孔1、支架板2、海面漏斗3、上紧箍环(4)、胶皮漏管5、中紧箍环6、下紧箍环7、海底漏管8、底耙9、固定板10和底耙齿11构成。支架板2设为长方体,首端设有支架孔1,支架板2的尾端焊接底耙9,底耙9设有底耙齿11,支架板2上面依次设有海面漏斗3和胶皮漏管5,由上紧箍环4固定海面漏斗3和胶皮漏管5首端连接处,由中紧箍环6固定胶皮漏管5中部,由下紧箍环7固定胶皮漏管5尾端和多根海底漏管8首端连接处,海底漏管8由固定板(10)固定在底耙9上。方法一: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海面漏斗3到海底漏管8,随船移动,将贝类苗种直接均匀播撒在海底底土上,海底漏管8前有10厘米齿距底耙齿11的底耙9,底耙在移动中底耙齿11把底土疏松,海底漏管8有多个漏口,播苗时将贝类苗种从海面漏斗3倒下,苗种经过胶皮漏管5和海底漏管8,落在海底底土表层;方法二:泥软底质的海区是不适于蛤仔、文蛤这一类的贝类的附着和生长的,若在这些海区的潮间带撒布适量的碎贝壳或砂,就可以使文蛤或蛤仔的种苗附着和生长,通过上述装置,将文蛤或蛤仔的种苗和碎贝壳或砂同时均匀从海面漏斗3中投下,苗种和碎贝壳或砂通过胶皮漏管5和海底漏管8直接到达海底底土,保证种苗附着和生长,提高底播苗种的成活率和健康生长。操作流程把本专利技术将贝类苗种直接底播到海底,该设备通过支架板2上部的支架孔1固定在船上,下部底耙9的底耙齿11拖在海底,随着船移动,该设备移动,底播贝类苗种时,将苗种从海面漏斗3口投入,苗种通过胶皮漏管5和海底漏管8的多个漏口直接到海底底土,设备移动时,底耙齿11可以松动底土,使贝类苗种能及时底栖,提高苗种成活率。实施例:方法一: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海面漏斗3到海底漏管8,随船移动,将贝类苗种直接均匀播撒在海底底土上,海底漏管8前设有10厘米齿距和10厘米齿长的底耙齿11的底耙9,底耙在移动中底耙齿11把底土疏松,设有多个海底漏管8,播苗时将贝类苗种从海面漏斗3倒下,苗种经过胶皮漏管5和海底漏管8的漏口,落在海底底土表层,可随时观察底播后贝类苗种的生长情况,顺利完成收捕,提高苗种成活率20%。方法二:泥软底质的海区是不适于蛤仔、文蛤这一类的贝类的附着和生长的,若在这些海区的潮间带撒布适量的碎贝壳或砂,就可以使文蛤或蛤仔的种苗附着和生长,通过上述装置,将文蛤或蛤仔的种苗和碎贝壳或砂同时均匀从海面漏斗3中投下,苗种和碎贝壳或砂通过胶皮漏管5和海底漏管8直接到达海底底土,提高底播苗种的成活率50%,保证种苗附着和生长,健康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栖贝类苗种的浅海底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支架孔(1)、支架板(2)、海面漏斗(3)、上紧箍环(4)、胶皮漏管(5)、中紧箍环(6)、下紧箍环(7)、海底漏管(8)、底耙(9)、固定板(10)和底耙齿(11)构成,支架板(2)设为长方体,首端设有支架孔(1),支架板(2)的尾端焊接底耙(9),底耙(9)设有底耙齿(11),支架板(2)上面依次设有海面漏斗(3)和胶皮漏管(5),由上紧箍环(4)固定海面漏斗(3)和胶皮漏管(5)首端连接处,由中紧箍环(6)固定胶皮漏管(5)中部,由下紧箍环(7)固定胶皮漏管(5)尾端和多根海底漏管(8)首端连接处,海底漏管(8)由固定板(10)固定在底耙(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栖贝类苗种的浅海底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支架孔(1)、支架板(2)、海面漏斗(3)、上紧箍环(4)、胶皮漏管(5)、中紧箍环(6)、下紧箍环(7)、海底漏管(8)、底耙(9)、固定板(10)和底耙齿(11)构成,支架板(2)设为长方体,首端设有支架孔(1),支架板(2)的尾端焊接底耙(9),底耙(9)设有底耙齿(11),支架板(2)上面依次设有海面漏斗(3)和胶皮漏管(5),由上紧箍环(4)固定海面漏斗(3)和胶皮漏管(5)首端连接处,由中紧箍环(6)固定胶皮漏管(5)中部,由下紧箍环(7)固定胶皮漏管(5)尾端和多根海底漏管(8)首端连接处,海底漏管(8)由固定板(10)固定在底耙(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贝类苗种的浅海底播装置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春亭刘强刘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苑春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