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较小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649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捕捉器,尤其涉及一种捕捉水下动物的较小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该动物捕捉器主要由一正方体框架和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方体框架的各个侧面上的方形入口组成。当将动物捕捉器放入水底后,为底栖动物提供适宜的人造生境,通过一段时间的停留,许多底栖动物会迁移到正方体框架的方形底座上,然后通过提拉绳拉动整个捕捉器出水面,则底栖动物将无法逃逸,捕捉效率高;同时由于捕捉过程中基本不扰动底泥,因此不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物捕捉器,尤其涉及一种捕捉水下动物的较小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
技术介绍
在地表水体中,有许多底栖动物。人们先后技术了多种捕捉水下底栖动物的装置。目前比较常用的捕捉水下底栖动物的装置是抓泥斗,比如改良式彼德逊抓泥斗,其原理是利用捕捉工具本身具有的重量,沉入水底,取出一定面积的底泥,从而计算出监测水域中的大型底栖生物数量。捕捉面积为I / 16 IIf或I / 40 m2。但其性能还有很多不足,主要存在如下问题(I)抓泥斗因为是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收集底泥,对河床干扰比较大,引起底泥悬浮,污染水体。(2)抓泥斗捕捉的泥样比较多,一般需要在现场用河水进行筛洗,挑取底栖动物样品,筛洗过程会污染河水。(3)—些黑臭河道因为底泥污染很重,有很多挥发性污染物质,抓泥斗抓起的泥样会威胁采样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较小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该动物捕捉器捕捉底栖动物时不仅可防止进入捕捉器的动物逃逸,捕捉效率高,而且基本不会污染水体。技术方案一种较小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正方体框架和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方体框架的各个侧面上的方形入口组成;所述正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较小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正方体框架(1)和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方体框架(1)的各个侧面上的方形入口(2)组成;所述正方体框架(1)的底面为一方形底座(3),所述方形底座(3)由至少三个锥形凹槽结构组成,所述锥形凹槽结构的锥尖向下插进土里,所述锥形凹槽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正方体框架(1)的侧面和顶面除所述方形入口(2)外均嵌套有网状结构;所述正方体框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一挂钩(4),该挂钩(4)通过一提拉绳(5)连接一浮子(6);所述方形入口(2)由一底板、两侧板和一顶板组成,所述两侧板和顶板均呈垂直于所述正方体框架(1)的侧面方向设置,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正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逸群陈小华吴国华盛茗澜唐诗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