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彦专利>正文

一种翻身装置的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3930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3:45
在医院或居家或长期照护中心有许多患者,必须藉由照护人员经常帮忙翻身,除了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外,对某些雇主而言也是经济上的一大负担,且更大的问题是照护人员往往因为需要定时帮患者翻身,尤其是半夜,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翻身装置的结构,其包含:一第一伸缩缸,连接一传动索,并藉由传动索的移动带动人体转动载具;一传动索,一端连接第一伸缩缸,另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人体转动载具;一弧形导轨,直接或间接与人体转动载具连接,以引导人体转动载具运动路径;及一控制装置,具有定时及/或通电驱动第一伸缩缸的功能。除了自动翻身功能外,其还有尿/粪检知功能、自动灌食功能,可以大量减少照护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在医院或居家或长期照护中心有许多患者,必须藉由照护人员经常帮忙翻身,除了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外,对某些雇主而言也是经济上的一大负担,且更大的问题是照护人员往往因为需要定时帮患者翻身,尤其是半夜,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本技术为一种翻身装置的结构,其包含:一第一伸缩缸,连接一传动索,并藉由传动索的移动带动人体转动载具;一传动索,一端连接第一伸缩缸,另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人体转动载具;一弧形导轨,直接或间接与人体转动载具连接,以引导人体转动载具运动路径;及一控制装置,具有定时及/或通电驱动第一伸缩缸的功能。除了自动翻身功能外,其还有尿/粪检知功能、自动灌食功能,可以大量减少照护人员的负担。【专利说明】一种翻身装置的结构
本技术为一种翻身装置的结构,除提供定时自动翻身或使患者可以有坐躺姿的功能外,还提供尿/粪检知功能、自动灌食功能。在医院或居家或长期照护中心有许多患者,必须藉由照护人员经常帮忙翻身或拍痰,除了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外,对某些雇主而言也是经济上一项很大的负担,且更大的问题是照护人员往往因为需要定时帮患者翻身,尤其是半夜,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本技术除了具有自动翻身功能外,还有尿/粪检知功能、自动灌食功能,可以大量减低照护人员的负担。
技术介绍
本人分析目前既有的翻身装置类型,多数不外乎下列几种:(I)人工翻身辅助器; 气垫式翻转;(3)利用上下线性运动翻身;(4)利用床体的翻转;(5)利用床体的变形; (6)悬吊式翻转;(7)其他。分述如下: (I)人工翻身辅助器:利用辅具帮助照护人员以人工的方式翻身,构造简单但主要还是靠人力,无法解决半夜帮忙翻身的人力负担,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433863,「翻身辅助器」;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395474,「翻身摆位固定装置」;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430265,「简便翻身带」。 (2)气垫式翻转:这类的专利不胜枚举,大致而言多数是利用灌气或排气造成气垫两侧高度落差而翻身,因为经常要做灌气或排气的动作,所以较不节能。 (3)利用上下线性运动翻身:此乃利用垂直上下运动造成两侧一高一低,间接造成的翻身,但却比较像是倾倒而不太像是翻身,可能会有种被倒出去的不安全感。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427141,「于远端利用摆动方式操纵病床之设备」;中国台湾专利技术公开公报,公开编号:201125551,「医护辅助装置」;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1312281,「兼具侧向翻身及移床功能之病床机构」。 又举例来说,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1312281,「兼具侧向翻身及移床功能之病床机构」,其主要在病床外设有支架,并且在支架上分别设有举升机构及横向平移机构,其中该举升机构在支架上设中空直支杆内套设有撑杆,各撑杆上方对应床的两侧设有横杆,并在两横杆间设有床单,再在支架中空直杆外部设有动力源,该动力源通过传动杆控制撑杆上升、下降。虽然此例撑杆上升、下降带动床单的原理与本技术的原理有相似处,但请注意,其病床的中空直杆与整个复杂的结构为一整体,且其与床面成垂直,以施力的效率而言较不佳,且其整体结构不但复杂,更主要的是其结构与申请专利范围均与本技术明显不同,而且本技术在翻身过程时,施力方向可与床面的夹角小于90度(有水平的分力,类似人手推的效果),再者,本技术构造十分精简且方便安装,无论在既有的床体加装、施工或拆卸都十分简便,明显优于前者。 (4)利用床体的翻转: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378732,「抗剪力防褥疮床」;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394009,「自动翻身床」;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408361,「病床」;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1230605,「可动床」。这种方式结构复杂,尤其前两者需要较大的力矩,坚固耐用性值得商榷。 举例而言:上述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394009,「自动翻身床」,是利用减速马达,传动至相关的机构,使整个床座翻转,并在床座上铺设床垫,在床垫上表面设黏扣带,以固定患者不要滑动,同样是构造繁复,且患者被固定住并不舒服,尤其侧身时,被固定处头、手、脚承担身体滑动的力量,更是不舒服,再者,在床座下中心纵线位置利用驱动轴和摇臂来使整个床座翻转,必须承受比较大的力矩,对于传动机构的耐用性也是一种考验。 (5)利用床体的变形,举数例如下: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437717,「护理病床结构」;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441466,「翻身床组」;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308056,「复健床之改良结构」;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155879,「兼具翻身及躺坐之病床构造」;中国台湾专利技术公开公报,公开编号:201228653,「协助翻身之装置」;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1328447,「多功能病床」;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1260218,「可动床用床垫」;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1230060,「活动床」。此类结构颇复杂,装置不易;相较而言,本技术则简易好安装,可以对非特定床体轻易地加装或施工。 (6)悬吊式翻转: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348520,「多功能翻身装置」;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416461,「具移位功能的辅助翻身机」;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M411930,「辅助翻身机」;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320937,「轻便协助病人翻身器」。 该类结构若与本技术比较还是稍嫌复杂,再者若其悬吊两侧距离过窄,而承载具是一柔韧介质,则会有类似吾人驮一重物的情形,被驮的患者会有被变形的承载具撑挤的不舒服感觉;又若不是柔韧介质,而是比较坚硬的介质,则会有滑动翻出的不安感;再又若是其悬吊两侧距离加宽虽可以克服上述情形,但却颇占空间,似乎不尽理想。 (7)其他,列举数例如下: 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285035,「一种医疗用之翻身床」,一种医疗用的翻身床,利用其床头框架和床尾框架,装上多个链轮并各绕上链条,配合拉勾带动网状软垫,达成翻身目的,然其结构复杂,配件繁多,结构与专利申请范围与本技术明显不同。 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257071,「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在床架两侧各设一轴,中间以一带状元件连接,当此左右轴同步、同向转动时,卷动带状元件而达成翻身的目的,而其左右轴的传动藉由鍊轮和鍊条,装置结构稍嫌复杂,目的虽与本技术相似,但传动方式明显不同,且专利申请范围亦明显不同。 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457942,「供长期卧床病患使用之护理病床结构」,其在床架前后设一托板架,前侧对称枢设两对称的马达及蜗轮蜗杆组,可以使悬动臂呈调整摆动状态,进而调整与其连接的二连杆之间的透气帆布层的拉开伸展的角度位置,并且后侧对称枢设二连动臂,在该二连动臂上缘分别对称固接一马达及蜗轮蜗杆组,此两马达及蜗轮蜗杆组分别转动二连杆,而卷取拉动此二连杆之间的透气帆布层,进而翻身;此例与本技术申请范围第2、5项的原理虽然相似,但手段却显著不同,即本技术申请范围第2项,藉由第一伸缩缸带动传动索,进而使旋转臂旋转以带动人体转动载具(例如床单)转动;而本技术申请范围第5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身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伸缩缸,连接一传动索,并藉由传动索的移动带动人体转动载具;一传动索,一端连接第一伸缩缸,另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人体转动载具;一弧形导轨,直接或间接与人体转动载具连接,以引导人体转动载具运动路径;及一控制装置,具有定时及/或通电驱动第一伸缩缸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