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限量排放的排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隧道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3881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隧道排水系统,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结构包括相互连接且直径不等的两根排水管,其中排水管A直径小于排水管B,所述排水管A一端密封,排水管A的密封端伸入排水管B,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排水管A密封端底部固连,在所述弹簧的活动端设置有与排水管A截面大小匹配的闸阀片,在排水管A上底端与闸阀片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出水口,所述闸阀片通过塞子在排水管A内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仅具有适度排水的效果,还可以巧妙地消除粘在排水管内部的钙质结晶(或悬浮沉淀淤积),操作性很强,实用性广,能有效地推动生态系统要求较高或者灰岩地区隧道的排水系统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限量排放的排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隧道排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灰岩地区隧道限量排放的排水结构及具有该排水结构的隧道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隧道的修建会改变周边环境得地下水系,针对生态系统要求较高或者灰岩地区,要对隧道排水进行设计。若隧道内不设排水管,地下水会对衬砌结构产生很大的压力,设计时需要大幅度加大衬砌厚度,致使造价升高,同时,地下水的过量排出也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另外隧道排水管内的钙质结晶(或悬浮沉淀淤积)堵塞排水管,对隧道排水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隧道穿过灰岩地区,因钙质结晶堵塞排水管,长期排水不通畅对隧道结构影响很大,在隧道外部水压不断增大,隧道支护结构的支护抗力也随之增大,当隧道支护结构开裂后,隧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漏水现象,对隧道的营运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了降低灰岩地区隧道排水管内的钙质结晶堵塞排水管,目前,国内外在隧道修建时未对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隧道建设中未考虑到后期的结晶堵塞问题的处理,因此,设计一种适量度排水,且能解决后期隧道运营时的结晶堵塞问题的隧道排水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解决结晶堵塞问题、排水适量的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隧道排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限量排放的排水结构,包括相互连接且直径不等的两根排水管,其中排水管A直径小于排水管B,所述排水管A一端密封,排水管A的密封端伸入排水管B,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排水管A密封端底部固连,在所述弹簧的活动端设置有与排水管A截面大小匹配的闸阀片,在排水管A上底端与闸阀片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出水口,所述闸阀片通过塞子在排水管A内滑动连接。一种隧道排水系统,包括横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及中心排水管,所述横向排水管为具有上述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结构的排水管。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当排水管A内水压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压将压缩闸阀片,闸阀片被压至排水口后时,将自动排出集水区中的积水,当排水管A内水压降低后,弹簧将伸长,弹簧带动闸阀片将自动关闭出水口,排水管A又开始集水,达到适度排水的效果,塞子的设置是为了堵水效果更好,另外塞子的来回滑动,可以巧妙地扫除粘在排水管内部的钙质结晶(或悬浮沉淀淤积),适宜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具有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结构的隧道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如图1所示的隧道限量排放的排水结构,包括相互连接且直径不等的两根排水管,其中排水管A1直径小于排水管B2,所述排水管A1一端密封,排水管A1的密封端伸入排水管B2,还包括弹簧3,所述弹簧3与排水管A1密封端底部固连,在所述弹簧3的活动端设置有与排水管A1截面大小匹配的闸阀片4,在排水管A1上底端与闸阀片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出水口5,所述闸阀片4通过塞子6在排水管A1内滑动连接。弹簧弹力,当水压力时,闸阀片将自动打开,隧道排水管就形成了限量排放过程。当水压力时,弹簧带动闸阀片将自动关闭闸阀,具体地,当排水管A中水压达到一定程度(即水压力)时,水压将压缩闸阀片4,闸阀片4被压至排水口5后时,将自动排出集水区中的积水,当排水管A水压降低(即水压力)后,弹簧3将伸长,弹簧3动闸阀片4将自动关闭出水口5,排水管又开始集水,这样可以达到适度排水的效果,塞子6的设置是为了堵水效果更好,同时可增加与排水管A1内壁的接触面积,防止闸阀片4因受力不均而带来的歪斜,致使整个排水结构无法正常工作,另外塞子6的来回滑动,可以巧妙地扫除粘在排水管A1内部的钙质结晶(或悬浮沉淀淤积)。一种如图2所示的具有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结构的排水系统,包括横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及中心排水管,将如图1所示的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系统设置于横向排水管中部。在整个限量排水过程中,水压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压将压缩弹簧3,弹簧3带动闸阀片4将自动排出集水区中的积水。当隧道衬砌背后水压降低后,弹簧3将伸长,弹簧3带动闸阀片4将自动关闭出水口,隧道衬砌背后又开始集水。可防止隧道排水管结晶沉淀淤积的堵塞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性很强,实用性广等优点,能有效地推动生态系统要求较高或者灰岩地区隧道的排水系统的发展。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隧道限量排放的排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隧道排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结构,包括相互连接且直径不等的两根排水管,其中排水管A直径小于排水管B,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A一端密封,排水管A的密封端伸入排水管B,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排水管A密封端底部固连,在所述弹簧的活动端设置有与排水管A截面大小匹配的闸阀片,在排水管A上底端与闸阀片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所述闸阀片通过塞子在排水管A内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限量排放排水结构,包括相互连接且直径不等的两根排水管,其中排水管A直径小于排水管B,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A一端密封,排水管A的密封端伸入排水管B,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排水管A密封端底部固连,在所述弹簧的活动端设置有与排水管A截面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富张斌张学伦兰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国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