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结晶冲洗水储存装置以及隧道排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排水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结晶冲洗水储存装置以及隧道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的排水系统是隧道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在隧道排水系统中排出的水往往是直接排出到河道中,但是在一些隧道中,由于土壤中钙质较多,容易在隧道的环形盲管等隐藏通道内发生结晶,为此,往往需要定期对环形盲管进行冲洗。
[0003]为此,有必要设计相应的隧道结晶冲洗水储存装置,在丰水期期间对水进行储存,从而方便于在枯水期对隧道内隐藏的水流通道进行冲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隧道结晶冲洗水储存装置以及隧道排水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隧道结晶冲洗水储存装置,包括储水池、调节池和轨道行走机构和水质调节装置;在储水池左侧设置有泄水通道,在储水池与泄水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储水池中的水能够通过第二隔板溢流到泄水通道中;在储水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结晶冲洗水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池(9)、调节池(8)和轨道行走机构(11)和水质调节装置(13);在储水池(9)左侧设置有泄水通道(6),在储水池(9)与泄水通道(6)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储水池(9)中的水能够通过第二隔板溢流到泄水通道(6)中;在储水池(9)的右侧一字型排列有多个调节池(8),所述调节池(8)与储水池(9)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4),在第一隔板(14)上设置有过水孔(1401),所述过水孔(1401)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闭的浮力阀机构(7);在第一隔板(14)的右侧设置有溢流槽(801),相邻溢流槽(801)之间通过第三隔板隔开,溢流槽(801)溢出的水能够均匀的流入到各个调节池(8)内;所述轨道行走机构(11)包括行走轨道(1101)和行走车体(1102);所述行走轨道(1101)铺设在调节池(8)的右侧岸处,所述行走车体(1102)设置于行走轨道(1101)上;所述水质调节装置(13)设置于行走车体(1102)上且其吸水管和回水管均采用软管,吸水管和回水管的自由端伸入在调节池(8)内并能够由行走车体(1102)拖行;行走车体(1102)沿行走轨道(1101)途径各个调节池(8)时,将所述吸水管和回水管的自由端被拖入到对应的调节池(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结晶冲洗水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8)的池壁上设置有PH值检测器(10),所述PH值检测器(10)电连接有工控机,所述工控机电连接行走车体(1102)和水质调节装置(13);所述水质调节装置(13)能够通过回水管向调节池(8)内加酸,以调节调节池(8)内的酸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结晶冲洗水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阀机构(7)包括动阀板(701)和定阀板(702);所述定阀板(702)固定于过水孔(1401)的孔沿处,所述定阀板(702)上设置有若干条形的第一透水孔;所述动阀板(701)的边沿滑动连接于定阀板(702);在动阀板(701)上设置有若干条形的第二透水孔;所述相邻第二透水孔之间的脊杆能够覆盖到第一透水孔上并阻拦水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结晶冲洗水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阀机构(7)还包括有横臂(704)、拉杆(705)和浮体(706);所述横臂(704)的右端与定阀板(702)的上沿转动连接,该横臂(704)的左端伸至储水池(9)的中心处并与附体连接;所述横臂(704)的右端处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拉杆(705)的下端与动阀板(701)的上沿转动连接,拉杆(705)的上端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富,刘士洋,刘真,周元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国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