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防止落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485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8
一种柔性防止落梁装置,涉及一种桥梁用抗震装置,包括连接索、锚固件;锚固件分别锚固连接在连接索的两端,且分别与桥墩侧面、箱梁底部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索采用高强钢绞线拉索或高强钢丝绳索;所述的锚固件包括锚固筒、叉耳、万向铰托座;锚固筒分别锚固连接在连接索的两端;叉耳的一端与锚固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万向铰托座转动连接;万向铰托座分别安装在桥墩的侧面和箱梁的底部;在桥墩或箱梁任意一端的叉耳和锚固筒之间还安装有缓冲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同时实现多方向的防落梁限位,能满足瞬间冲击试验要求,其耗能结构整体结构简洁,受力明确,易于实现,且施工安装方便高效,特别适用于简支体系梁桥的抗震措施。体系梁桥的抗震措施。体系梁桥的抗震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防止落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用抗震装置,特别是一种柔性防止落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减轻结构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公路桥梁搞震设计规范》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均要求桥梁应采取一定的抗震措施。授权公告号为CN215104596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拉索式分级吸能型防落梁装置”,该装置具有安装在箱梁与箱梁之间用于实现横向限位功能的横向防落梁装置和安装在箱梁与桥墩之间用于实现竖向限位功能的竖向防落梁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可分级吸收大地震瞬间冲击能量的吸能控制组件,能有效避免地震瞬间冲击破坏桥梁结构。但是,该装置的横向限位功能和纵向限位功能仍需要分别通过两套防落梁装置来实现,其结构复杂,而且吸能控制组件的结构也同样复杂、体积较大,只适合安装在箱梁与箱梁之间的横向防落梁装置中,并不适合安装在箱梁与桥墩之间的竖向防落梁装置上。
[0003]另外,授权公告号为CN209760004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多向防落梁限位装置”,该装置虽然可以同时实现横向和纵向防落梁限位功能,但仍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防止落梁装置,包括锚固件(2)、连接索(3),所述的连接索(3)两端分别通过锚固件(2)锚固连接在桥墩(1)与箱梁(4)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索(3)采用高强钢绞线拉索或高强钢丝绳索;所述的锚固件(2)包括锚固筒(21)、叉耳(22)、万向铰托座(23);锚固筒(21)分别锚固连接在连接索(3)的两端;叉耳(22)的一端与锚固筒(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万向铰托座(23)转动连接;万向铰托座(23)分别安装在桥墩(1)的侧面和箱梁(4)的底部;在任意一端的叉耳(22)和锚固筒(21)之间还安装有缓冲器(5);该缓冲器(5)包括控制管(51)、减震装置(52)、缓冲拉杆(53);所述的控制管(51)一端与锚固筒(21)的端部紧固连接,另一端内孔安装有所述的减震装置(52)和缓冲拉杆(53);缓冲拉杆(53)的头部端面与锚固筒(21)端面之间具有L=5mm~500mm的距离,缓冲拉杆(53)的尾部穿过减震装置(52)伸出控制管(51)外与叉耳(22)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防止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51)的内孔由螺纹孔(511)、大光孔(512)和小光孔(513)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的螺纹孔(511)与锚固筒(21)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缓冲拉杆(53)的头部为T形杆头(531),该T形杆头(531)安装在控制管(51)的大光孔(512)内,且T形杆头(531)的一端端面与安装在螺纹孔(511)的锚固筒(21)端面之间留有所述的距离L,T形杆头(531)的另一端端面与大光孔(512)孔底之间安装有所述的减震装置(52);缓冲拉杆(53)的尾部穿过减震装置(52)伸出控制管(51)外与叉耳(22)通过螺纹紧固连接。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颖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汉西鸣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