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20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寒区隧道保温防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的内腔中的加热室,穿过壳体后与加热室连通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上下两个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加热室位于上腔室中,在下腔室中设置有酒精储存室,该精储存室上设置有溶液补充管和出液管,所述精储存室中设置有酒精;水泵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该中央处理器与位于加热室中的电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位于排水沟的出水口处的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所述结构,提高了排水系统保温性、保证了寒区隧道排水系统有效运转和降低了运营成本。排水系统有效运转和降低了运营成本。排水系统有效运转和降低了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


[0001]本技术寒区隧道保温防冻
,涉及提高排水系统保温性、保证寒区隧道排水系统有效运转和降低运营成本的一种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穿山而建,是交通基础设施中非常关键的结构,并且随着我国公路、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选线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越严寒地区。寒区隧道由于其错综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一旦衬砌开裂、挂冰或者冻胀将给隧道建设以及运营带来极大困难。
[0003]目前,对于寒区隧道的中心排水沟通常采用深埋的方式来进行保温,开挖回填工作量较大;并对于侧向排水沟而言,虽有保温盖板设计,但是保温效果较差,靠近洞口的排水段极易冻结。寒区隧道排水系统一旦失效,渗水将流出路面结冰或者在隧道结构内反复冻融,对隧道结构和行车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保证寒区隧道排水系统有效运转,提高排水系统的保温性能,对隧道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排水系统保温性、保证寒区隧道排水系统有效运转和降低运营成本的一种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壳体,位于壳体的内腔中的加热室,穿过壳体后与加热室连通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其中: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上下两个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加热室位于上腔室中,在下腔室中设置有酒精储存室,该精储存室上设置有溶液补充管和出液管,所述精储存室中设置有酒精;
[0007]所述出水管道的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水口接通,该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与加热室连通,所述水泵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该中央处理器与位于加热室中的电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位于排水沟的出水口处的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08]为使得结构紧凑,便于装配,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水泵和中央处理器均位于上腔室中,所述水泵和中央处理器固定在隔板的顶板面上,或/和所述水泵和中央处理器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0009]为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管道与给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一体形成流水道,该流水道的形状为U状或W状。
[0010]为便于安装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均采用耐高温的软管。
[0011]为适用于不同构造的寒区隧道排水沟,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的截面为矩形或圆形。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提及的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通过“物理+化学”的处理方式提高隧道排水沟的保温效果,降低排水沟内水的冰点,在保证寒区隧道排水系统的运转同时,对隧道保温、排水防结冰效果进一步改善,降低渗水流出路面结冰或者在隧道结构内反复冻融的概率。
[0014]2、本技术提及的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既可以用于隧道中心排水沟又可以用于隧道侧向排水沟,方便施工、安装,保证了施工的一致性。
[0015]3、本技术提及的寒区隧道排水沟加热保温装置,通过设置的中央处理器,完成了隧道加热保温的智能控制,降低了使用期间的运营成本,不浪费电力等资源。
[0016]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布置在排水沟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出水管道;2、水泵;3、中央处理器;4、给水管道;5、加热室;6、进水管道;7、酒精储存室;8、溶液补充管;9、出液管;10、隔板;11、排水沟;12、温度传感器;1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壳体13,位于壳体13的内腔中的加热室5,穿过壳体13后与加热室5连通的进水管道6和出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3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10,该隔板10将壳体13的内腔分隔上下两
个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加热室5位于上腔室中,在下腔室中设置有酒精储存室7,该精储存室7上设置有溶液补充管8和出液管9,所述精储存室7中设置有酒精;
[0026]所述出水管道1的进水口与水泵2的出水口接通,该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4与加热室5连通,所述水泵2与中央处理器3电性连接,该中央处理器3与位于加热室5中的电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3与位于排水沟11的出水口处的温度传感器12电性连接。
[0027]为使得结构紧凑,便于装配,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水泵2和中央处理器3均位于上腔室中,所述水泵2和中央处理器3固定在隔板10的顶板面上,或/和所述水泵2和中央处理器3固定在壳体13的内壁上。在该实施例中,加热室5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3电性连接。所述给水管道4和出液管9上均设置有阀门,该阀门为程控阀,所述程控阀与中央处理器3电性连接。本方案通过“物理+化学”的处理方式提高隧道排水沟的保温效果,提高了排水系统保温性和保证了寒区隧道排水系统有效运转,智能控制,避免了电力资源浪费,降低了运营成本。
[0028]为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管道6与给水管道4和出水管道1一体形成流水道,该流水道的形状为U状或W状。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区隧道加热保温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壳体(13),位于壳体(13)的内腔中的加热室(5),穿过壳体(13)后与加热室(5)连通的进水管道(6)和出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3)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10),该隔板(10)将壳体(13)的内腔分隔上下两个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加热室(5)位于上腔室中,在下腔室中设置有酒精储存室(7),该精储存室(7)上设置有溶液补充管(8)和出液管(9),所述精储存室(7)中设置有酒精;所述出水管道(1)的进水口与水泵(2)的出水口接通,该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4)与加热室(5)连通,所述水泵(2)与中央处理器(3)电性连接,该中央处理器(3)与位于加热室(5)中的电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3)与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包永朝惠亚强罗霄飞包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