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659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其能够提高在第1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该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具有外管(2)和隔开间隔配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3),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成为第1制冷剂流路(4),并且内管内部成为第2制冷剂流路(5)。沿着内管的内周面,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排列地配置有多个波纹状散热片(15),这些波纹状散热片由波峰部(15a)、波谷部(15b)以及将波峰部与波谷部连结的连结部(15c)而构成,且使波峰部及波谷部朝向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在散热片的连结部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邻的2个散热片的波峰部彼此、波谷部彼此及连结部彼此沿内管的圆周方向错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其能够提高在第1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该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具有外管(2)和隔开间隔配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3),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成为第1制冷剂流路(4),并且内管内部成为第2制冷剂流路(5)。沿着内管的内周面,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排列地配置有多个波纹状散热片(15),这些波纹状散热片由波峰部(15a)、波谷部(15b)以及将波峰部与波谷部连结的连结部(15c)而构成,且使波峰部及波谷部朝向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在散热片的连结部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邻的2个散热片的波峰部彼此、波谷部彼此及连结部彼此沿内管的圆周方向错开。【专利说明】双层管式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双层管式热交换器,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外管和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冷凝器”这一术语,除了包含通常的冷凝器以外,还包含具有冷凝部及过冷却部的过冷却式冷凝器(subcool condenser)。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汽车空调的制冷循环,已提出了一种制冷循环,其具有:压缩机、具有冷凝部和过冷却部的冷凝器、蒸发器、作为减压器的膨胀阀、气液分离器以及中间热交换器,该中间热交换器配置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且使从冷凝器的过冷却部流出的高温制冷剂与从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制冷循环中,在冷凝器的过冷却部中被过冷却的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中由从蒸发器流出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进一步冷却,由此,能够提高蒸发器的冷却性能。 用于专利文献I所述的制冷循环中的中间热交换器是由双层管式热交换器构成的,该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具有外管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通过使管壁变形而在内管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内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成为供从冷凝器流出的高温制冷剂流动的第I制冷剂流路,而内管内部成为供从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制冷剂流动的第2制冷剂流路。 但是,在用于专利文献I所述的中间热交换器中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存在第I制冷剂流路与第2制冷剂流路之间的导热面积变小,而导致热交换性能不足的问题。 于是,本 申请人:先前作为使第I制冷剂流路与第2制冷剂流路之间的导热面积增大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而提出了如下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其具有外管和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成为第I制冷剂流路,并且,内管内部成为第2制冷剂流路,在内管的内周面上,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向径向内侧突出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内部散热片,并且,在内管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凸条,内部散热片的散热片高度与凸条的突出高度相比更高(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在近期,为了提高在第I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而要求一种能够缩短整体长度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2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623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应对上述要求,而提供一种与专利文献2所述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相比,能够使在第I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以下方式构成。 I) 一种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具有外管和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成为第I制冷剂流路,并且内管内部成为第2制冷剂流路,其中,沿着内管的内周面,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排列地配置有多个波纹状散热片,这些多个波纹状散热片由波峰部、波谷部以及将波峰部与波谷部连结的连结部构成,且使波峰部及波谷部朝向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各散热片的波峰部与内管的内周面接合,在散热片的连结部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邻的2个散热片的波峰部彼此、波谷部彼此及连结部彼此沿内管的圆周方向错开。 2)根据上述I)所述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在散热片的连结部上,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百叶板,这些多个百叶板在从波峰部朝向波谷部的方向上延伸,通过设置百叶板而在连结部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设在连结部上的所有百叶板相对于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而向同一方向倾斜。 4)根据上述3)所述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在内管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向外侧突出的螺旋状凸条,螺旋状凸条的扭转方向与由于百叶板的存在而在内管的第2制冷剂流路内产生的制冷剂的旋转流的流向相反。 根据上述I)?4)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沿着内管的内周面,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排列地配置有多个波纹状散热片,这些多个波纹状散热片由波峰部、波谷部以及将波峰部与波谷部连结的连结部而构成,且使波峰部及波谷部朝向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各散热片的波峰部与内管内周面接合,因此,能够增大第I制冷剂流路与第2制冷剂流路之间的导热面积。此外,在散热片的连结部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因此,通过形成在散热片连结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的作用而搅拌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进一步地,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邻的两个散热片的波峰部彼此、波谷部彼此以及连结部彼此沿内管的圆周方向错开,因此,制冷剂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从位于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散热片向位于同一流动方向下游侧的散热片流动时,会产生圆周方向上的流动成分,而搅拌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由此,能够提高在第I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其结果为,能够缩短双层管式热交换器的整体长度。 根据上述2)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能够在散热片的连结部上比较简单地形成制冷剂通过孔。 根据上述3)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在内管内部的第2制冷剂流路中,会产生在绕着内管的轴线的一个方向上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而能够有效地搅拌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 根据上述4)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能够提高在第I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整体结构的垂直纵剖视图,其中省略了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 图2是局部表示图1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的外管以及内管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1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的配置在内管内部的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散热片的连结部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图1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作为中间热交换器来使用的制冷循环的图。 图7是表示本技术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的第2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当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30:双层管式热交换器 2:外管 3:内管 4:第I制冷剂流路 5:第2制冷剂流路 15:散热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具有外管和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成为第1制冷剂流路,并且内管内部成为第2制冷剂流路,该双层管式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沿着内管的内周面,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排列地配置有多个波纹状散热片,所述波纹状散热片由波峰部、波谷部以及将波峰部与波谷部连结的连结部构成,且使波峰部及波谷部朝向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各散热片的波峰部与内管的内周面接合,在散热片的连结部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邻的2个散热片的波峰部彼此、波谷部彼此及连结部彼此沿内管的圆周方向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峰北斗井上晃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