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塑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25677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塑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四组分单体在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共聚反应而得,其中,组分A是烯基聚醚丙烯酸酯,组分B是烯基聚醚,组份C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及其相应的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组份D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组分A的质量占单体的1%~10%;共聚反应温度为60~95℃,时间4~8小时;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引发剂的总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8%;共聚反应完成后,向共聚产物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调节pH值至7~8。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稳塑剂具有良好的分散和保水性,保塑性好,用于砂浆,可塑时间长达24—48小时,是一种环保型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砂浆添加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水泥硬化速度的稳塑剂,以及稳塑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节能降耗的环保工艺和产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此前砂浆现场拌制会出现大量的粉尘污染,而且制备的砂浆由于计量上的原因随意性很大,砂浆质量难以保证。干粉砂浆生产需要将砂子烘干,消耗大量资源,因而成本高,现场搅拌也产生粉尘污染。2007年,国家六部局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禁止在施工现场使用水泥搅拌砂浆工作,要求在工程中使用预拌砂浆。这一规定被称为“砂浆禁现”。然而,干混砂浆的很多特点无法满足普通砂浆大面积推广的要求,同时,其生产设备等投资过大、成本过高。为了成功解决砂浆禁现的难题,让湿拌砂浆变成可能,需要研发用于控制水泥硬化速度的稳塑剂。稳塑剂应当能使砂浆具有下列特性:良好的塑性保持性,以实现24—48小时内都能施工;砂浆上墙后10小时内能凝结,不影响后期强度。因此,这类产品的研发对于砂浆禁现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塑剂,以适用于湿拌砂浆,使湿拌砂浆具有良好的塑性保持性,同时不影响后期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这种稳塑剂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塑剂的制备方法,由共聚单体在引发剂存在、通氮气和搅拌条件下在水中进行共聚反应而得。所述共聚单体由组分A、组分B、组分C和组分D构成,组分A的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10%,其中,组分A:分子量为400~1500的烯基聚醚丙烯酸酯,其结构式为:R1-O-(C2H4O)m-OCCH=CH2式中,R1为碳原子数3~6的烯基;m为整数;组分B:分子量为2000~4500的烯基聚醚,其结构式为:R2-O-(C2H4O)nH式中,R2为碳原子数3~6的烯基;n为整数;组份C: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及其相应的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组份D: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所述共聚反应温度为60~95℃,时间4~8小时;所述共聚反应的引发方式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引发剂的总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8%;共聚反应完成后,向共聚产物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调节pH值至7~8。上述技术方案获得的产品为液体,也可以制备粉末产品,其方法是,进一步,调节pH值后获得的产物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组分A的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5%~5%。由此获得的稳塑剂具有更高的保塑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先在水中加入组分B、组分C、组分D,达到所述共聚反应温度后滴加引发剂,反应进行110~130分钟时加入所述组分A。从而能有效地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组分A在聚合时生成可控的交联,提高了稳塑剂的分散性,表现在砂浆产品的性能上可提高保塑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发剂由氧化剂和还原剂构成,所述氧化剂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双氧水中的一种或两种;还原剂选自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稳塑剂。所述稳塑剂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可以在反应釜中预先放入水,随后加入组分B、组分C和组分D,在通氮气和搅拌条件下,将物料升温至共聚反应温度,然后同时分别滴加氧化剂、还原剂的水溶液到釜中,反应进行110~130分钟时一次性加入组分A,继续滴加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共聚反应。滴加完毕后,保温一段时间,保证反应完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组份A、组份B、组分C与组份D进行共聚反应生产的稳塑剂。由于各分子的双键在引发剂的激发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了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稳塑剂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砂浆可塑时间长达24—48小时。2、由于选用组份A烯基聚醚酯这种双端具有反应基团的原料作为大单体来合成稳塑剂,并且后期加入反应体系中,可有效地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使得合成的稳塑剂具有良好的分散和保水性,提高了其保塑性。3、由于本聚合物具有类似聚羧酸减水剂结构,对砂浆也有减水功效,能提高砂浆强度。聚合物分子量高,表现在砂浆具有了保水性和增稠性。4、由于本产品制备过程中不使用、不产生对环境、人体有害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产生对环境、人体有害的物质,因而是一种环保型的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在500毫升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00克去离子水,搅拌下加入105克烯丙醇聚氧乙烯醚2000(APEG-2000)、5克马来酸酐、10克丙烯酸、1克丙烯酰胺。加完后,开始通入氮气并升温,到80℃,同时滴加6克35%双氧水与40克去离子水配制的氧化剂溶液和1克亚硫酸钠及1克维生素C与25克去离子水配制的还原剂溶液,控制反应温度80--85℃。反应2小时后一次性加入3克甲基丙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分子量为1000),剩余引发剂在3小时内同时滴加完,再恒温1小时。冷却到50℃左右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7.5即可。调节pH值后的产品亦能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实施例二:在500毫升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00克去离子水,搅拌下加入105克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2400(TPEG-2400)、7.5克甲基丙烯酸、7.5克丙烯酸、1克甲基丙烯酰胺。加完后,开始通入氮气并升温,到70℃,同时滴加4克35%双氧水及2克过硫酸钾与40克去离子水配制的氧化剂溶液和1克焦亚硫酸钠及1克维生素C与25克去离子水配制的还原剂溶液,控制反应温度70--75℃,反应110分钟后一次性加入3克烯丙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分子量为700)、剩余引发剂在3小时内同时滴加完,再恒温1小时。冷却到50℃左右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7.5即可,调节pH值后的产品亦能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实施例三:在500毫升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00克去离子水,搅拌下加入105克甲基丙烯醇聚氧乙烯醚4000(HPEG-4000)、15克丙烯酸、1克N-羟甲基丙烯酰胺。加完后,开始通入氮气并升温,到70℃,同时滴加3克35%双氧水及3克过硫酸钠与40克去离子水配制的氧化剂溶液和2克亚硫酸氢钠与25克去离子水配制的还原剂溶液,控制反应温度70--75℃。反应130分钟后一次性加入3克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分子量为1300),剩余引发剂在3小时内同时滴加完,再恒温1小时。冷却到50℃左右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7.5即可,调节PH值后的产品亦能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由实施例一到三所制得的稳塑剂按照标准GB/T25181-2010预拌砂浆进行测试,测试项目有稠度、保水率、凝结时间(稳塑剂掺量折固为砂浆总质量的0.1%)。各实施例的砂浆测试项目列于下表:实施例一二三稠度mm9810095保水率%95.293.195.6凝结时间h272628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烯基聚醚丙烯酸酯生产的稳塑剂,砂浆稠度≥90mm,保水率≥90%,凝结时间≥24h,且对后期强度不产生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共聚单体在引发剂存在、通氮气和搅拌条件下在水中进行共聚反应而得;所述共聚单体由组分A、组分B、组分C和组分D构成,组分A的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10%,其中,组分A:分子量为400~1500的烯基聚醚丙烯酸酯,其结构式为:R1‑O‑(C2H4O)m‑OCCH=CH2式中,R1为碳原子数3~6的烯基;m为整数;组分B:分子量为2000~4500的烯基聚醚,其结构式为: R2‑O‑(C2H4O)n H式中,R2为碳原子数3~6的烯基;n为整数;组份C: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及其相应的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组份D: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所述共聚反应温度为60~95℃,时间4~8小时;所述共聚反应的引发方式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引发剂的总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8%;共聚反应完成后,向共聚产物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调节pH值至7~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共聚单体在引发剂存在、通氮气和搅拌条件下在水中进行共聚反应而得;所述共聚单体由组分A、组分B、组分C和组分D构成,组分A的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10%,其中,组分A:分子量为400~1500的烯基聚醚丙烯酸酯,其结构式为:R1-O-(C2H4O)m-OCCH=CH2式中,R1为碳原子数3~6的烯基;m为整数;组分B:分子量为2000~4500的烯基聚醚,其结构式为:R2-O-(C2H4O)nH式中,R2为碳原子数3~6的烯基;n为整数;组份C: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及其相应的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组份D: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所述共聚反应温度为60~95℃,时间4~8小时;先在水中加入组分B、组分C、组分D,达到所述共聚反应温度后滴加引发剂,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高李国云李茂山胡久宏傅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弗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