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988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冷却液溢流口,所述的壳体上部设有调味液输入管连接在结晶釜中部,所述的壳体中设有圆环型的柱式冷凝罐,所述的冷凝罐的上端设有圆锥形的喷淋头活动连接在调味液输入管上,所述的冷凝罐的下方设有排液口,所述的排液口上设有出液管连接在壳体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动安装在结晶釜壳体内的圆环型柱式冷凝罐结构,方便冷凝罐中调味品溶液与壳体内冷却液的充分接触,冷却效果好,提高结晶釜的反应效率;冷凝罐安装和取出方便,方便收集冷凝罐中析出的固体产品;在结晶反应过程中,可以持续向冷凝罐中通入调味品溶液,方便进行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冷却液溢流口,所述的壳体上部设有调味液输入管连接在结晶釜中部,所述的壳体中设有圆环型的柱式冷凝罐,所述的冷凝罐的上端设有圆锥形的喷淋头活动连接在调味液输入管上,所述的冷凝罐的下方设有排液口,所述的排液口上设有出液管连接在壳体外侧;本技术通过活动安装在结晶釜壳体内的圆环型柱式冷凝罐结构,方便冷凝罐中调味品溶液与壳体内冷却液的充分接触,冷却效果好,提高结晶釜的反应效率;冷凝罐安装和取出方便,方便收集冷凝罐中析出的固体产品;在结晶反应过程中,可以持续向冷凝罐中通入调味品溶液,方便进行连续生产。【专利说明】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
本技术涉及调味粉末的生产和提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饱和的调味溶液的循环冷凝结晶釜。
技术介绍
重结晶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以达到去除产品中可溶性杂质的目的;溶液的重结晶是生广和提纯调味品粉末如:味精,花椒粉等广品的必要的生广工艺之一。 目前普通的重结晶方法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却,通过低温将溶液中的产品析出以达到提出产品的目的,但是由于普通的结晶釜中,存在着冷却液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小,冷却完成后的析出的在结晶釜中的固体产品收集困难等问题,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液与调味液接触充分,方便循环生产和收集的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所述的冷凝结晶釜为圆柱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釜盖,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冷却液溢流口,所述的壳体上部设有调味液输入管连接在结晶釜中部,所述的壳体中设有圆环型的柱式冷凝罐,所述的冷凝罐的上端设有圆锥形的喷淋头活动连接在调味液输入管上,所述的冷凝罐的下方设有排液口,所述的排液口上设有出液管连接在壳体外侧。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T型固定支架,所的冷凝罐固定安放在T型固定支架的上部;通过T型固定支架用于冷凝罐稳定连接,同时可提高冷凝罐下方的冷却液的流通,提高整体装置的冷却效率。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壳体下方设有人工操作孔,所述的出液管通过活动操作孔活动连接在排液口上;所述的人工操作孔的内侧设有防漏密封层;通过人工操作孔可以在反应前,人工将出液管固定连接在排液口上,安装方便;当反应完成后,通过人工操作孔将排液口上的出液管拆卸下来,方便柱形冷凝罐从壳体内的取出操作。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调味液输入管为伸缩式管路,所述的调味液输入管活动连接在壳体上方的侧壁上;通过调味液输入管输入需要结晶的溶液,当反应完成后,通过拆卸活动安装在调味液输入管上的喷淋头结构,缩短调味液输入管的长度,方便将柱形冷凝罐从壳体内的取出操作。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喷淋头的下方与冷凝罐的连接位置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圆弧型喷淋口;通过圆弧型的喷淋口分散喷出调味品溶液,均匀分布的喷淋口保证了调味品溶液与圆环状的柱形冷凝罐侧壁的充分接触,进而提高冷却液与调味品溶液的接触面积。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活动安装在结晶釜壳体内的圆环型的柱式冷凝罐结构,方便冷凝罐中调味品溶液与壳体内冷却液的充分接触,冷却效果好,提高结晶釜的反应效率;同时冷凝罐安装和取出方便,可以将冷凝罐整体从壳体内取出,方便收集冷凝罐中析出的固体产品;在结晶反应过程中,可以持续向冷凝罐中通入调味品溶液,方便进行连续生产,实用效果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简图; 图2为本技术喷淋头安装结构简图; 其中,I壳体,2釜盖,3冷却液进口,4冷却液溢流口,5调味液输入管,6喷淋头,7冷凝罐,8排液口,9出液管,10人工操作孔,11防漏密封层,12 T型固定支架,13圆弧型喷淋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爸,所述的冷凝结晶爸为圆柱形的壳体I,所述壳体I的顶部设有爸盖2,所述壳体I的下方设有冷却液进口 3,所述壳体I的上方设有冷却液溢流口 4,所述的壳体I的上部设有调味液输入管5连接在结晶釜中部,所述的壳体I中设有圆环型的柱式冷凝罐7,所述的冷凝罐7的上端设有圆锥形的喷淋头6活动连接在调味液输入管5上,所述的冷凝罐7的下方设有排液口 8,所述的排液口 8上设有出液管9连接在壳体I的外侧。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的壳体I底部设有T型固定支架12,所的冷凝罐7固定安放在T型固定支架12的上部;通过T型固定支架12用于冷凝罐7稳定连接,同时可提高冷凝罐7下方的冷却液的流通,提高整体装置的冷却效率。 实施例3:如图1所示,所述的壳体I下方设有人工操作孔10,所述的出液管9通过活动操作孔10活动连接在排液口 8上;所述的人工操作孔10的内侧设有防漏密封层11 ;通过人工操作孔10可以在反应前,人工将出液管9固定连接在排液口 8上,安装方便;当反应完成后,通过人工操作孔10将排液口 8上的出液管9拆卸下来,方便柱形冷凝罐7从壳体I内的取出操作。 实施例4:如图1所示,所述的调味液输入管5为伸缩式管路,所述的调味液输入管5活动连接在壳体I上方的侧壁上;通过调味液输入管5输入需要结晶的溶液,当反应完成后,通过拆卸活动安装在调味液输入管5上的喷淋头结构6,缩短调味液输入管5的长度,方便将柱形冷凝罐7从壳体I内的取出操作。 实施例5: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喷淋头6的下方与冷凝罐7的连接位置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圆弧型喷淋口 13 ;通过圆弧型的喷淋口 13分散喷出调味品溶液,均匀分布的喷淋口 13保证了调味品溶液与圆环状的柱形冷凝罐7的侧壁的充分接触,进而提高冷却液与调味品溶液的接触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所述的冷凝结晶釜为圆柱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釜盖,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冷却液溢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部设有调味液输入管连接在结晶釜中部,所述的壳体中设有圆环型的柱式冷凝罐,所述的冷凝罐的上端设有圆锥形的喷淋头活动连接在调味液输入管上,所述的冷凝罐的下方设有排液口,所述的排液口上设有出液管连接在壳体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T型固定支架,所的冷凝罐固定安放在T型固定支架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下方设有人工操作孔,所述的出液管通过活动操作孔活动连接在排液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操作孔的内侧设有防漏密封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饱和调味液的冷凝结晶釜,所述的冷凝结晶釜为圆柱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釜盖,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冷却液溢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部设有调味液输入管连接在结晶釜中部,所述的壳体中设有圆环型的柱式冷凝罐,所述的冷凝罐的上端设有圆锥形的喷淋头活动连接在调味液输入管上,所述的冷凝罐的下方设有排液口,所述的排液口上设有出液管连接在壳体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味门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