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382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在压辊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及第三压辊,第一压辊位于压辊固定座的顶部中间位置;两个第二压辊位于压辊固定座的顶部两侧位置,第二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a为45度;第一圆形滚轮宽度L1与所述第二圆形滚轮宽度L2之比为7:6;两个第三压辊位于压辊固定座两侧底部位置,第三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b为17度,所述第三压辊包括辊轮排及承接支架,承接支架底部凹槽内设有多个压合辊轮,压合辊轮通过两个圆台滚轮设置,呈中间凹两端凸结构;第三压辊另一端连接有液压油缸;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压合辊进行压合,可有效避免钢管压合变形,提高压合效果,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在压辊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及第三压辊,第一压辊位于压辊固定座的顶部中间位置;两个第二压辊位于压辊固定座的顶部两侧位置,第二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a为45度;第一圆形滚轮宽度L1与所述第二圆形滚轮宽度L2之比为7:6;两个第三压辊位于压辊固定座两侧底部位置,第三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b为17度,所述第三压辊包括辊轮排及承接支架,承接支架底部凹槽内设有多个压合辊轮,压合辊轮通过两个圆台滚轮设置,呈中间凹两端凸结构;第三压辊另一端连接有液压油缸;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压合辊进行压合,可有效避免钢管压合变形,提高压合效果,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合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口径的钢管绝大部分采用单张钢板单支制造,在形成圆筒后需要点焊固定,为焊接工序做好准备。点焊前,由于钢管卷筒时留有中缝,需要对钢管的缝隙进行合缝。现阶段的合缝机在对钢管进行合缝时,大多采用压合辊从上、左、右三个方向进行压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仅从三个方向进行压合,会导致钢管受力不均,压合的过程可能会造成钢管变形,其压合效果不佳,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弊端提供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压合辊进行压合,可有效避免钢管压合变形,提高压合效果,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包括压辊固定座,其中,压辊固定座的为开口的截面形状为八边形的结构框架,所述压辊固定座上设有多个压辊,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及第三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位于压辊固定座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压辊底部设置的第一辊轮排由六个第一圆形滚轮并排组成,其顶部设有液压油缸;所述第二压辊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压辊固定座的顶部两侧位置,以第一压辊为对称轴,两个第二压辊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a为45度,所述第二压辊底部设置的第二辊轮排由六个第二圆形滚轮并排组成,其顶部设有液压油缸;所述第一圆形滚轮宽度LI与所述第二圆形滚轮宽度L2之比为7:6 ;所述第三压辊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压辊固定座两侧底部位置,以第一压辊为对称轴,两个第三压辊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b为17度,所述第三压辊包括辊轮排及承接支架,所述承接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承接支架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方形凹槽,其截面呈H型结构;所述承接支架底部凹槽内设有多个压合辊轮,所述压合辊轮数量为6个,在凹槽内呈并排设置形成滚轮排,所述压合辊轮中心设有轴承,中心轴承两端与承接支架底部凹槽两侧连接;所述压合辊轮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两个圆台滚轮和连接轴,所述两个圆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两侧,以连接轴为对称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圆台滚轮通过连接轴承连接为一体,所述压合辊轮通过两个圆台滚轮设置,呈中间凹两端凸结构;所述承接支架顶部凹槽两侧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有液压油缸。 上述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压辊通过螺栓与压辊固定座实现固定连接。 上述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压辊通过螺栓与压辊固定座实现固定连接。 上述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其中,所述第三压辊通过螺栓与压辊固定座实现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通过从5个方向,采用三种压合辊进行压合,可有效避免钢管压合变形,提闻压合效果,大大提闻企业生广效率。 2、经过上万次科学试验表明,当第二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a为45度,第二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b为17度,且第一圆形滚轮宽度LI与第二圆形滚轮宽度L2之比为7:6时,钢管在压合过程中受力最为均匀,最大幅度降低钢管因受力不均二导致变形的可倉泛。 3、当压合辊轮数量为6个时,压合效果最佳的同时,不影响压合工序进程,操作简便,流程简单;若压合辊轮数量小于6个,则压合效果力度不够,不能达到最佳压合效果;若压合辊轮数量大于6个时,压合辊轮排长度过长,钢管压合时操作不便。 4、第三压辊独特设计的压合辊轮通过两个圆台滚轮设置,特殊的对称圆台滚轮结构,呈中间凹两端凸结构,可有效贴合钢管侧面,做到压合均匀准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图。 图2为第三压辊示意图。 图3为第三压辊A向示意图。 图4为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包括压辊固定座1,其中,压辊固定座I的为开口的截面形状为八边形的结构框架,所述压辊固定座I上设有多个压辊,包括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及第三压辊4,所述第一压辊2位于压辊固定座I的顶部中间位置,第一压辊2底部设置的第一辊轮排由六个第一圆形滚轮5并排组成,其顶部设有液压油缸7 ;所述第二压辊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压辊固定座I的顶部两侧位置,以第一压辊2为对称轴,两个第二压辊3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压辊3与水平线A-A所成夹角a为45度,所述第二压辊3底部设置的第二辊轮排由六个第二圆形滚轮6并排组成,其顶部设有液压油缸7 ;所述第一圆形滚轮5宽度LI与所述第二圆形滚轮6宽度L2之比为7:6 ;所述第三压辊4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压辊固定座I两侧底部位置,以第一压辊2为对称轴,两个第三压辊4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压辊与水平线A-A所成夹角b为17度,所述第三压辊4包括辊轮排41及承接支架42,其中,所述承接支架4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承接支架42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方形凹槽421、422,其截面呈H型结构;所述承接支架42底部凹槽422内设有多个压合辊轮43,所述压合辊轮43数量为6个,在底部凹槽422内呈并排设置形成辊轮排41,所述压合辊轮43中心设有轴承44,中心轴承44两端与承接支架底部凹槽422两侧连接;所述压合棍轮43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两个圆台滚轮431和连接轴432,所述两个圆台滚轮431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轴432两侧,以连接轴432为对称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圆台滚轮431通过连接轴432承连接为一体,所述压合辊轮43通过两个圆台滚轮431设置,呈中间凹两端凸结构;所述承接支架42顶部凹槽421两侧间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45上固定有支撑杆46,所述支撑杆46另一端连接有液压油缸7。所述第一压辊2通过螺栓与压辊固定座I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辊3通过螺栓与压辊固定座I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辊4通过螺栓与压辊固定座I实现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通过从5个方向,采用三种压合辊进行压合,可有效避免钢管压合变形,提闻压合效果,大大提闻企业生广效率。 2、经过上万次科学试验表明,当第二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a为45度,第二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b为17度,且第一圆形滚轮宽度LI与第二圆形滚轮宽度L2之比为7:6时,钢管在压合过程中受力最为均匀,最大幅度降低钢管因受力不均二导致变形的可倉泛。 3、当压合辊轮数量为6个时,压合效果最佳的同时,不影响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管合缝的压合机构,包括压辊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压辊固定座的为开口的截面形状为八边形的结构框架,所述压辊固定座上设有多个压辊,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及第三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位于压辊固定座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压辊底部设置的第一辊轮排由六个第一圆形滚轮并排组成,其顶部设有液压油缸;所述第二压辊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压辊固定座的顶部两侧位置,以第一压辊为对称轴,两个第二压辊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a为45度,所述第二压辊底部设置的第二辊轮排由六个第二圆形滚轮并排组成,其顶部设有液压油缸;所述第一圆形滚轮宽度L1与所述第二圆形滚轮宽度L2之比为7:6;所述第三压辊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压辊固定座两侧底部位置,以第一压辊为对称轴,两个第三压辊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压辊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b为17度,所述第三压辊包括辊轮排及承接支架,所述承接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承接支架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方形凹槽,其截面呈H型结构;所述承接支架底部凹槽内设有多个压合辊轮,所述压合辊轮数量为6个,在凹槽内呈并排设置形成滚轮排,所述压合辊轮中心设有轴承,中心轴承两端与承接支架底部凹槽两侧连接;所述压合辊轮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两个圆台滚轮和连接轴,所述两个圆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两侧,以连接轴为对称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圆台滚轮通过连接轴承连接为一体,所述压合辊轮通过两个圆台滚轮设置,呈中间凹两端凸结构;所述承接支架顶部凹槽两侧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有液压油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宝黄国焕李代君蒋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振光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