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382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通过接触件保持体固定安装有短接接触件和负载接触件,短接接触件上旋装有短接螺母,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与短接螺母的轴向端面接对接接触而实现金属壳体与短接接触件导通的对接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短接接触件通过其上旋装的短接螺母与金属壳体上的对接端面对接接触而实现短接接触件与金属壳体导通,短接螺母与短接接触件螺旋配合、与金属壳体对接配合,短接可靠;同时,操作时只需旋转短接螺母即可,短接操作过程也非常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通过接触件保持体固定安装有短接接触件和负载接触件,短接接触件上旋装有短接螺母,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与短接螺母的轴向端面接对接接触而实现金属壳体与短接接触件导通的对接端面。本专利技术中的短接接触件通过其上旋装的短接螺母与金属壳体上的对接端面对接接触而实现短接接触件与金属壳体导通,短接螺母与短接接触件螺旋配合、与金属壳体对接配合,短接可靠;同时,操作时只需旋转短接螺母即可,短接操作过程也非常的方便。【专利说明】一种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气领域中,为了将相应电路中的多余静电导出,有的时候需要在电连接器中设置与金属壳体导通的短接接触件,以使相应静电通过金属壳体导出。现有的电连接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9的内孔中通过接触件保持体设置有短接接触件11和用于传递电信号的负载接触件12,其中短接接触件通过导线10搭焊的方式与壳体导通。现有这种电连接器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操作空间的限制,在短接接触件和壳体上焊接导线的操作过程非常的不便,同时搭焊导线的可靠性也较低,对金属壳体、短接接触件的材料、镀层工艺要求较高,增加了电连接器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电连接器中短接接触件与金属壳体的短接可靠性低、且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通过接触件保持体固定安装有短接接触件和负载接触件,所述短接接触件上旋装有短接螺母,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短接螺母的轴向端面接对接接触而实现金属壳体与短接接触件导通的对接端面。 所述的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供短接接触件穿装的短接接触件安装孔,所述短接接触件通过烧结的第一玻璃密封体与短接接触件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对接端面设置于所述短接接触件安装孔靠近短接接触件接线端的一端孔口沿上。 所述的金属壳体上还设置有供负载接触件穿装的负载接触件安装孔,所述的负载接触件通过烧结的第二玻璃密封体与负载接触件的孔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短接接触件布置于所述负载接触件的外围。 所述短接螺母上绕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沿短接螺母的轴向延伸、并用于与相应扭矩输入扳手止转配合的扭矩输入孔或扭矩输入槽。 所述短接螺母上绕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沿短接螺母的轴向延伸、并用于与相应扭矩输入扳手止转配合的扭矩输入槽,所述各扭矩输入槽开设于所述短接螺帽的外周面上,且各扭矩输入槽分别观察短接螺帽的轴向两端面。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短接接触件通过其上旋装的短接螺母与金属壳体上的对接端面对接接触而实现短接接触件与金属壳体导通,短接螺母与短接接触件螺旋配合、与金属壳体对接配合,短接可靠;同时,操作时只需旋转短接螺母即可,短接操作过程也非常的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电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连接器的实施例如图2?3所示:包括金属壳体2,金属壳体内设置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短接接触件安装孔3和多个负载接触件安装孔,短接接触件安装孔布置于负载接触件安装孔的外围,在短接接触件安装孔中穿装有短接接触件6,短接接触件通过烧结的第一玻璃密封体I与短接接触件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在各负载接触件安装孔中分别对应穿装有负载接触件7,各负载接触件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烧结的第二玻璃密封体与各负载接触件安装孔的孔壁对应固定连接,第一、第二玻璃密封体构成了用于将短接接触件、负载接触件固定于金属壳体上的接触件保持体。短接接触件的接线端上通过螺纹旋装有短接螺母5,短接螺母的外周面上绕周向均布有两个沿轴向贯穿短接螺母两轴向端面的扭矩输入槽8,两个扭矩输入槽用于与相应U形扭矩输入扳手止转配合,负载接触件安装孔靠近负载接触件接线端的一端孔口沿上设置有与短接螺母的轴向端面对接接触而实现金属壳体与短接接触件导通的对接端面4。 本电连接器在组装时,先通过烧结的第一、第二玻璃密封体将短接接触件和各负载接触件分别固定于对应的安装孔中,然后在短接接触件的接线端上旋装短接螺母,通过U形的扭矩输入扳手与短接螺母上的扭矩输入槽止转配合而带动短接螺母轴向旋进,直到短接螺母的轴向端面与金属壳体上的对接端面对接接触即可,整个短接操作过程非常的方便,通过短接导通也非常的可靠。通过玻璃密封体来对短接接触件固定,一方面可以增加电连接器的抗压、密封效果,另一方面玻璃密封体所占的径向尺寸较小,从而可以保证短接螺母的轴向端面可以与短接接触件安装孔的对应端孔口沿顺利对接;短接接触件布置于负载接触件的外围,也有利于对短接螺母进行旋紧操作。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当本电连接器在密封效果要求不高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时,接触件保持体也可以是一个普通的绝缘体,此时金属壳体中可以只设置一个安装孔,各接触件可以通过同一绝缘体安装在金属壳体上,此时对接端面可以设置于金属壳体的壳体壁后端面上,或者在金属壳体上设置内翻沿,将短接端面设置于该内翻沿上;短接接触件也可以布置于各负载接触件的内部;扭矩输入槽还可以不贯穿短接螺母的轴向两端面,当然扭矩输入槽也可以被扭矩输入孔或者是端面槽代替;在短接接触件的插接端有足够安装空间时,短接螺母也可以旋装于短接接触件的插接端。【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通过接触件保持体固定安装有短接接触件和负载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接触件上旋装有短接螺母,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短接螺母的轴向端面接对接接触而实现金属壳体与短接接触件导通的对接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供短接接触件穿装的短接接触件安装孔,所述短接接触件通过烧结的第一玻璃密封体与短接接触件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对接端面设置于所述短接接触件安装孔靠近短接接触件接线端的一端孔口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壳体上还设置有供负载接触件穿装的负载接触件安装孔,所述的负载接触件通过烧结的第二玻璃密封体与负载接触件的孔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接接触件布置于所述负载接触件的外围。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螺母上绕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沿短接螺母的轴向延伸、并用于与相应扭矩输入扳手止转配合的扭矩输入孔或扭矩输入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螺母上绕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沿短接螺母的轴向延伸、并用于与相应扭矩输入扳手止转配合的扭矩输入槽,所述各扭矩输入槽开设于所述短接螺帽的外周面上,且各扭矩输入槽分别贯穿短接螺帽的轴向两端面。【文档编号】H01R13/648GK104183988SQ201310562978【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7日 【专利技术者】张莉 申请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通过接触件保持体固定安装有短接接触件和负载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接触件上旋装有短接螺母,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短接螺母的轴向端面接对接接触而实现金属壳体与短接接触件导通的对接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