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野隆次专利>正文

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38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用较低的车轮主体的转速来增大压缩空气的生成量,并且可以用较小的压力来生成压缩空气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其具备:第1压缩空气生成部(1a)和第2压缩空气生成部(1b)这两个压缩空气生成部、将由这些压缩空气生成部生成的压缩空气导向空气轮胎而供给的空气轮胎用压缩空气供给路径(2a)、(2b)。第1压缩空气生成部(1a)和第2压缩空气生成部(1b)在轮毂的轮毂壳上,被安装于相互沿圆周方向相隔180°的位置上,在行进之时,第1压缩空气生成部(1a)和第2压缩空气生成部(1b)交替地生成压缩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相关申请的参照本申请通过参照日本国专利申请2003年第090079号(2003年3月28日申请)及国际申请PCT/JP/2003/015820(国际申请日2003年12月10日)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的范围、附图及摘要的全部公布内容而构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在车轮主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生成压缩空气而向空气轮胎供给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
技术介绍
例如在自行车或汽车的车轮中,设有保持有空气的空气轮胎。此种空气轮胎即使为了达到规定的空气压力而被输入空气,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也会慢慢地泄漏,空气压力降低。当空气压力下降较多时,乘坐感觉就会变差,并且导致难以进行手柄的操作等麻烦。由此,在空气压力低于规定压力的情况下,需要利用空气输入泵等空气输入装置向空气轮胎供给空气。但是,当利用例如空气输入泵向空气轮胎供给空气时,在空气输入泵的操作中需要相当大的力。由此,例如对于力量较弱的人等来说,有难以进行空气输入泵的操作,不容易供给空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示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即,即使不使用空气输入泵等,当空气轮胎的空气压力低于规定值时,也可以利用空气轮胎相对于车轴的旋转,自动地向空气轮胎供给空气。-->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雨水等水进入压缩空气生成部的可能性小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以用较低的车轮主体的转速来增大压缩空气的生成量,并且可以用较小的压力来生成压缩空气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以在较短的行进距离中生成足够量的压缩空气,向在通常的行进中行进距离短而车轮的转速低的轮椅等车辆的空气轮胎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以车轮主体的较低的转速增大压缩空气的生成量,并且可以用较小的力生成压缩空气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是可以在车辆的行进之时向空气轮胎供给空气,同时可以向空气轮胎以外的车辆的其他的部分供给空气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以减小车轮主体相对于车轴的旋转阻力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是能够向被可以相对于车辆的车轴旋转地设于车轮主体上的空气轮胎,自动地供给空气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备在车轮主体相对于车轴旋转之时生成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生成部,可以将在该压缩空气生成部中生成的压缩空气向空气轮胎供给。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虽然可以如上所述地宽泛地表示,但是其构成或内容可以与目的及特征一起,在将附图加入考虑范围之后,利用以下的阐述而变得更为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的侧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放大了的剖面说明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说明图。图4是表示第2通气路径及第3通气路径的要部放大剖面说明图。图5是图4的V-V线剖面图。-->图6是从图2的状态开始直至压缩空气生成部的滑动部滑动至最上位置后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面说明图。图8是沿着图1的VIII-VIII线放大了的剖面说明图。图9是具有实施方式2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轮椅的车轮的侧视图。图10是沿图9的X-X线放大了的剖面说明图。图11是沿图10的XI-XI线的剖面说明图。图12(A)是滑动轮的前视图。图12(B)是图12(A)的XII-XII线剖面图。图13(A)是凸轮部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3(B)是图13(A)的XIII-XIII线剖面图。图14是从图11的状态开始,第1压缩空气生成部的滑动部朝向最上位置滑动,并且第2压缩空气生成部的滑动部朝向最下位置滑动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15是从图14的状态开始进一步滑动,第1压缩空气生成部的滑动部滑动至最上位置,并且第2压缩空气生成部的滑动部滑动至最下位置后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16是图15的XVI-XVI线剖面图。图17是从图16的状态开始,第1压缩空气生成部的滑动部朝向最下位置滑动,并且第2压缩空气生成部的滑动部朝向最上位置滑动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18是具有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19是实施方式3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要部的放大剖面说明图。图20是将旋转连接构件制成纵剖面的说明图。图21是将旋转连接构件制成横剖面的说明图。图22是具有实施方式3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座部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23是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说明图。图24是具有实施方式4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制动装置的-->放大剖面说明图。图25是从图24的状态开始操作闸线而使闸皮顶靠在制动鼓上的状态的放大剖面说明图。图26是将第1轴嵌插孔及第2轴嵌插孔双方制成具有滑动槽的形状的实施方式的剖面说明图。图27是算出在轮毂的旋转之时,活塞构件的保持轴相对于活塞保持部所必需的移动量时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图1是具备了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的侧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放大剖面说明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说明图。该实施方式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被设于自行车的前侧的车轮100上。具有该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用的车轮100具备车轴101、可以相对于车轴101旋转的车轮主体110。车轴101如图2所示,具备在外周具有螺纹部101a的车轴主体101d、被分别螺合固定于车轴主体101d的左右两侧上的球圈101b、101b、管状的定位构件114。而且,对于定位构件114,将在后面叙述。车轮主体110如图1所示,具备轮毂102、空气轮胎103、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轮毂102如图2所示,具备筒状的轮毂壳102a、分别固定于轮毂壳102a的左右两侧的右支撑部102b及左支撑部102c。这些支撑部102b、102c被按照将轮毂壳102a的外周嵌插的方式,不能旋转地安装于轮毂壳102a上。另外,通过在轮毂壳102a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右支撑部102b及左支撑部102c,在轮毂102的内部,就划分形成被与外部划分开的分区空间部111。另外,在这些支撑部102b、102c与轮毂壳102a的外周的嵌插之时,在两者之间配设有由合成橡胶制成的环状的防水衬垫112、112,这样就使得水不会从各支撑部102b、102c与轮毂壳102a的外周之间进入分区空间部111。-->在各支撑部102b、102c的径向的内侧具有可以滚动地承受钢球的钢球承受部102d、被可以滚动地配设于钢球承受部102d中的多个钢球107...107。另外,在钢球承受部102d的径向的内侧,具有使车轴101穿过的车轴孔102e、102e。此外,如图4所示,车轴101被穿过这些车轴孔102e,并且在被与车轴主体101d螺合的球圈101b、101b和钢球承受部102d之间,可以与油脂(未图示)一起滚动地配设有多个钢球107...107,借助这些钢球107...107将钢球承受部102d自由旋转地支撑于车轴主体101d上。这样,轮毂102就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能够向设于可以相对于车辆的车轴旋转的车轮主体上的空气轮胎自动供给空气,其特征是,    具备在车轮主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生成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生成部,可以将在该压缩空气生成部中生成的压缩空气向空气轮胎供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3-28 090079/2003;JP 2003-12-10 PCT/JP03/151.一种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能够向设于可以相对于车辆的车轴旋转的车轮主体上的空气轮胎自动供给空气,其特征是,具备在车轮主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生成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生成部,可以将在该压缩空气生成部中生成的压缩空气向空气轮胎供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压缩空气生成部由多个压缩空气生成部构成,各压缩空气生成部具备压缩室、对压缩室的空气进行压缩操作的压缩操作体,该压缩操作体通过在车轮主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被设于车轴上的凸轮推压,而将压缩室内的空气压缩,所述多个压缩空气生成部被配置成:在车轮主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各压缩空气生成部的压缩操作体被凸轮依次开始推压而依次开始压缩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备用于将在压缩空气生成部中生成的压缩空气导向供给空气轮胎以外的车辆的其他的部分的其他部分用压缩空气供给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压缩空气生成部由第1压缩空气生成部、第2压缩空气生成部这两个构成,这些第1压缩空气生成部和第2压缩空气生成部的各压缩操作体具备沿压缩室滑动的滑动部、和与凸轮顶靠的凸轮顶靠部,该滑动部在从使压缩室的容积达到最大状态的最下位置开始到使压缩室的容积达到最小状态的最上位置的范围内滑动,凸轮顶靠部在车轮主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被凸轮推压,利用该推压,滑动部沿压缩室从最下位置向最上位置滑动,在该滑动部滑动时,压缩室的空气被压缩,第1压缩空气生成部和第2压缩空气生成部被配置成:在任意一方的-->滑动部将压缩室从最下位置向最上位置滑动时,使另一方的滑动部将压缩室从最上位置向最下位置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压缩空气生成部具备压缩室、对压缩室的空气进行压缩操作的压缩操作体、用于将外部的空气输入压缩室的空气输入口,所述压缩操作体具备在从使压缩室的容积达到最大状态的最下位置开始到使压缩室的容积达到最小状态的最上位置的范围内沿压缩室滑动的滑动部,该滑动部在车轮主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沿压缩室从最下位置向最上位置滑动时,对压缩室的空气进行压缩操作,所述空气输入口被配置于将压缩室在从最下位置到最上位置的范围内滑动的滑动部的移动范围内的最下位置的附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压缩空气生成部被安装于设于车轮主体上的轮毂上,从而能够从轮毂的内部将空气向压缩室内输入,并对该输入的空气进行压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压缩空气生成部具备压缩空气的压缩室、用于将外部的空气输入压缩室的空气输入口、防止水从空气输入口进入压缩室的防水机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车轮主体具备被自由旋转地支撑于车轴上的轮毂,所述压缩空气生成部被安装于车轮主体的轮毂上,所述防水机构具备将空气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隆次
申请(专利权)人:中野隆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