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排料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096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自动排料夹具,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具有若干个上排料孔,所述下板上具有若干个下排料孔,所述上板上具有若干个交叉状滑动槽,所述下板设置有相应个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所述滑动槽连接所述上板并能在所述滑动槽内前后左右移动。所述上板沿所述滑动槽相对滑动时,所述上排料孔和所述下排料孔形成可以排料的通孔或相互错开的布料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与模具形状相配套的半自动排料夹具配合使用,上下板前后左右均能灵活地相对移动,排料速度快,排料均匀,使布料更加均匀,原料可一次性排入模具型腔,特别对于形状不规则胶体原料,更能显示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自动排料夹具,尤其涉及一种橡胶模具的排料夹具。 
技术介绍
橡胶加工是将橡胶制成橡胶制品的工艺过程。各种橡胶制品加工的基本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或压出(即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基本工序,其中每个过程针对制品有不同要求,分别配合以若干辅助操作。  橡胶成型过程则是将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胶料半成品与浸、涂胶的纺织材料按产品的不同要求,粘贴在一起,制成供硫化用的半成品,这也是橡胶加工中比较关键的工序。不同类型的橡胶制品其成型方法与设备均不同。传统的加工方法都是先成型为一定形状半成品,然后硫化为成品,即使最简单的模压制品也需准备胶坯,然后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模压硫化。在模压前,要将制作好的胶胚放入模腔,这个过程称为排料。  目前现有的排料方式,多数采用人工手工排料,操作时间长,排料速度慢。排料不容易准确、快速定位于模具型腔,且对作业员的排料技能要求较高。特别是由于被排于模具型腔生产的橡胶胶料形状不规则,要准确排放在模具型腔上比较困难,该动作花的时间长了,胶料就会焦烧,造成产品死料。且由于被排于模具型腔生产的橡胶胶料形状不规则,要准确排放在模具型腔正中央比较困难,胶料不能很好地填充模具型腔,造成产品缺肉。由于人工手工排料需要一个一个的排入模具型腔,并且要准确排放在模具型腔正中央比较困难,从而造成排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前后左右均能灵活移动,排料速度快,排料均匀的排料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手工布料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不规则形状的橡胶预形物胶料的快速定位和排料的半自动排料夹具。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排料夹具,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具有若干个上排料孔,所述下板上具有若干个下排料孔,所述上板上具有若干个交叉状滑动槽,所述下板设置有相应个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所述滑动槽连接所述上板并能在所述滑动槽内前后左右移动。  当所述上板沿所述滑动槽相对滑动到某个位置例如所述滑动槽交叉处,所述上排料孔和所述下排料孔相互重合,形成通孔。当所述上板沿所述滑动槽相对滑动到另外一个位置如所述滑动槽端点处,所述上排料孔和所述下排料孔相互错开,形成布料腔。  为了方便运送所述排料夹具的所述下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把手,所述把手穿过所述上板。同时,所述上板在把手位置具有配合所述上板移动的把手槽,以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相对滑动,且所述把手和把手槽不少于两个。  所述导柱与模具配合,这样可使本技术的半自动排料夹具在排料时快速,准确地定位到模腔。为了保证本装置的稳定性,所述下板至少在对角处设置两个导柱。  为使本技术的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前后左右相对滑动时形成布料腔,所述滑动槽具有由两个相互交叉的条形槽,每个条形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下排料孔的相邻两孔间隔。  本技术的所述上排料孔和下排料孔形状相同,大小相同,或者所述上排料孔和下排料孔形状相同,所述下排料孔大于所述上排料孔,且所述上排料孔和下排料孔的与相应模具型腔大小和形状相同,或者所述上排料孔和下排料孔的与相应模具型腔形状相同,所述上排料孔和下排料孔小于相应模具型腔,从而实现布料腔与排料通孔。  由于本技术的排料夹具与模腔配合,而模腔温度较高,所述上板 和所述下板使用耐高温的电木板材料。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相对前后移动或左右移动,使得所述上排料孔与所述下排料孔形成错位状态,从而形成布料腔,作业人员可在该布料腔内布料;其次,作业人员将布好料的夹具通过把手运送到需要排料的模具处,采用所述导柱定位于该模具上;然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前后移动或左右移动,使得所述上排料孔与所述下排料孔及模具型腔形成通孔,所布原料由于重力作用自动下落,完成排料过程。  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与模具形状相配套的半自动排料夹具配合使用,使布料更加均匀,原料可一次性排入模具型腔,特别对于形状不规则胶体原料,且模腔孔数较多的模具,更能体现出效率的提升。本技术的半自动排列夹具不仅仅适用于橡胶,也可用于其他模具或设备的布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本半自动化排料夹具实施例的上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本半自动化排料夹具实施例的下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本半自动化排料夹具实施例的错位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本半自动化排料夹具实施例的排料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本半自动化排料夹具实施例的滑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本半自动化排料夹具实施例的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本半自动化排料夹具实施例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板;2-下板;3-上排料孔;4-下排料孔;5-滑动槽;6-导柱;7-把手;8-把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排料夹具,包括上板1和下板2,如图1、图5所示,所述上板1具有若干个上排料孔3,所述上板1上还具有若干个交叉状滑动槽5。  如图2、图6所示,所述下板2上具有若干个下排料孔4,所述下板2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5相对应个导柱6,所述导柱6穿过所述滑动槽5连接所述上板1并能在所述滑动槽5内前后左右移动。  当所述上板1沿所述滑动槽5相对滑动到某个位置例如所述滑动槽5交叉处,所述上排料孔3和所述下排料孔4相互重合,形成通孔。当所述上板1沿所述滑动槽5相对滑动到另外一个位置如所述滑动槽端点处,所述上排料孔3和所述下排料孔4相互错开,形成布料腔。  如图2、图7所示,为了方便运送所述排料夹具的所述下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把手7,所述把手7穿过所述上板1。同时,所述上板1在把手位置具有配合所述上板1移动的把手槽8,以便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能相对滑动,且所述把手和把手槽8不少于两个。  所述导柱6与模具配合,这样可使本技术的半自动排料夹具在排料时快速,准确地定位到模腔。为了保证本装置的稳定性,所述下板2至少在对角处设置两个导柱6。  为使本技术的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前后左右相对滑动时形成布料腔,所述滑动槽5具有由两个相互交叉的条形槽,每个条形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下排料孔4的相邻两孔间隔。  本技术的所述上排料孔3和下排料孔4形状相同,大小相同,或者所述上排料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自动排料夹具,包括上板(1)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具有若干个上排料孔(3),所述下板(2)上具有若干个下排料孔(4),所述上板(1)上具有若干个交叉状滑动槽(5),所述下板(2)设置有相应个导柱(6),所述导柱(6)穿过所述滑动槽(5)连接所述上板(1)并能在所述滑动槽(5)内前后左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排料夹具,包括上板(1)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具有若干个上排料孔(3),所述下板(2)上具有若干个下排料孔(4),所述上板(1)上具有若干个交叉状滑动槽(5),所述下板(2)设置有相应个导柱(6),所述导柱(6)穿过所述滑动槽(5)连接所述上板(1)并能在所述滑动槽(5)内前后左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排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沿所述滑动槽(5)相对滑动时,所述上排料孔(3)和所述下排料孔(4)形成通孔或相互错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排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把手(7),所述把手穿过所述上板(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排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在所述把手(7)位置具有配合所述上板(1)移动的把手槽(8),且所述把手(7)和把手槽(8)不少于两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排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正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翔邦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