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燃气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1736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燃气热风炉,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支撑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一端设有燃烧器,燃烧器底部设有助燃风调节阀门,外壳体的侧壁上在靠近燃烧器的位置上设有冷却风调节阀门,外壳体内还通过支撑导流板支撑有一体化的内层炉膛,内层炉膛的轴向长度为外壳体的轴向长度的60%~75%,支撑导流板分为3~4组,每组6~8片沿内层炉膛外壁均布,并与炉膛中轴线成15~30°夹角倾斜,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出口方向的一端设有热风出口,在外壳体上的内层炉膛和热风出口之前的区间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优点是:本双层燃气热风炉的结构简单明晰,性能可靠,成本低廉,能量利用率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燃气热风炉,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支撑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一端设有燃烧器,燃烧器底部设有助燃风调节阀门,外壳体的侧壁上在靠近燃烧器的位置上设有冷却风调节阀门,外壳体内还通过支撑导流板支撑有一体化的内层炉膛,内层炉膛的轴向长度为外壳体的轴向长度的60%~75%,支撑导流板分为3~4组,每组6~8片沿内层炉膛外壁均布,并与炉膛中轴线成15~30°夹角倾斜,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出口方向的一端设有热风出口,在外壳体上的内层炉膛和热风出口之前的区间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优点是:本双层燃气热风炉的结构简单明晰,性能可靠,成本低廉,能量利用率高。【专利说明】双层燃气热风炉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应用于建材、电力、矿山、冶金、化工、涂塑、印染、非金属矿等行业空气集中加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燃气热风炉。
技术介绍
燃气式热风炉就是采用气体燃料在炉膛内直接燃烧,燃气燃烧生成的烟气与过剩空气形成热风,然后和物料直接接触进行加热干燥或烘烤,广泛应用于建材、电力、矿山、冶金、化工、涂塑、印染、非金属矿等各行业。该种方法燃料的消耗量约比用蒸汽式或其他间接加热器减少一半左右。因此,在不影响烘干产品品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使用直接式高净化热风。燃料为气体燃料,如煤气、天然气、液体气。 燃料经燃烧反应后得到的高温燃烧气体进一步与外界空气接触,混合到某一温度后直接进入干燥室或烘烤房,与被干燥物料相接触,加热、蒸发水分,从而获得干燥产品。随着工业规模的大型化以及信息控制技术的发展,燃气式热风炉的规格与适应范围大幅提高,因此对燃气式热风炉的能量利用率和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燃气式热风炉有多种结构形式与类型,常见有单筒卧式燃气热风炉,立式燃气热风炉等。单筒卧式燃气热风炉设备笨重,炉膛集耐热与保温于一体,厚度与重量较大,能量利用率低且投资较大;立式燃气热风炉结构高大,不易布置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层燃气热风炉,该双层燃气热风炉的结构简单明晰,性能可靠,成本低廉,能量利用率高。 —种双层燃气热风炉,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支撑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一端设有燃烧器,燃烧器底部设有助燃风调节阀门,外壳体的侧壁上在靠近燃烧器的位置上设有冷却风调节阀门,外壳体内还通过支撑导流板支撑有一体化的内层炉膛,内层炉膛的轴向长度为外壳体的轴向长度的60%?75%,支撑导流板分为3?4组,每组6?8片沿内层炉膛外壁均布,并与炉膛中轴线成15?30°夹角倾斜,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出口方向的一端设有热风出口,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和热风出口之前的区间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了冷却风的通道,巧妙的将炉膛散失的热量二次回收利用,将冷空气也转化成热空气,与炉膛内的燃烧后的气体混合后一起排出,用于物料的干燥和烘烤,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双层炉膛结构,相对于单层炉膛,减小了炉膛厚度,节约耐火材料用量,投资与维护成本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中:1、自动控制柜;2、燃烧器;3、外壳体;4、内层炉膛;5、支撑导流板;6、检修门;7、防爆口 ;8、温度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10、热风出口 ;11、助燃风调节阀门;12、冷却风调节阀门;13、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技术创造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2所示, —种双层燃气热风炉,包括支座13,支座上支撑有外壳体3,外壳体的一端设有燃烧器2,燃烧器底部设有助燃风调节阀门11,外壳体的侧壁上在靠近燃烧器的位置上设有冷却风调节阀门12,外壳体内还通过支撑导流板5支撑有内层炉膛4,支撑导流板5分为3?4组,每组6?8片沿内层炉膛外壁均布,并与炉膛中轴线成15?30°夹角倾斜,内层炉膛的轴向长度为外壳体的轴向长度的60 %?75 %,一端连接燃烧器2,另一端伸长至燃烧烟气与冷却风的混合区;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出口方向的一端设有热风出口 10,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和热风出口之前的区间还设有温度传感器8和压力传感器9。 在内层炉膛出口和热风出口之间区段的外壳体上,还设有朝上的防爆口 7和位于外壳体侧面的检修门6。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动作原理为: 本技术主要由燃烧器2,外壳体3,内层炉膛4,支座13以及一套自动控制柜组成。燃烧器2安装在炉体前端面的中部,燃气与助燃空气混合后喷入燃烧炉膛,被点火器引燃后形成火焰;冷却风进风口 12在炉体前端侧面,冷却风由外部风机或其它动力送入内层炉膛4与外壳体3之间的夹层空间,冷却空气经多组倾斜的支撑导流板5的导引,使得冷却空气在内层炉膛的外侧迅速的分布均匀,尽快的覆盖内层炉膛的尽可能大的外侧表面,从而在夹层空间充分吸收内层炉膛侧向散发的热量后进入混合区,与燃烧后的热烟气混合形成用户所需的热气,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在接近热风出口端经过温度传感器8与压力传感器9,热风的温度与压力数据被时时采集并送入自动控制柜I ;当热风温度与压力低于或高于设定值时,系统计算后分别调节燃气、助燃空气和冷却风流量,使热风的压力与温度在设定值附近一定的区间内保持稳定。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燃气热风炉,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支撑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一端设有燃烧器,燃烧器底部设有助燃风调节阀门,外壳体的侧壁上在靠近燃烧器的位置上设有冷却风调节阀门,外壳体内还通过支撑导流板支撑有一体化的内层炉膛,内层炉膛的轴向长度为外壳体的轴向长度的60%?75%,支撑导流板分为3?4组,每组6?8片沿内层炉膛外壁均布,并与炉膛中轴线成15?30°夹角倾斜,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出口方向的一端设有热风出口,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和热风出口之前的区间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文档编号】F24H3/00GK203964353SQ201420366099【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日 【专利技术者】侯国锋, 张黎, 兰广林, 许芬 申请人:中材(天津)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燃气热风炉,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支撑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一端设有燃烧器,燃烧器底部设有助燃风调节阀门,外壳体的侧壁上在靠近燃烧器的位置上设有冷却风调节阀门,外壳体内还通过支撑导流板支撑有一体化的内层炉膛,内层炉膛的轴向长度为外壳体的轴向长度的60%~75%,支撑导流板分为3~4组,每组6~8片沿内层炉膛外壁均布,并与炉膛中轴线成15~30°夹角倾斜,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出口方向的一端设有热风出口,在外壳体的内层炉膛和热风出口之前的区间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国锋张黎兰广林许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天津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