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链引导件以及链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89748 阅读:181 留言:1更新日期:2014-11-26 18:12
在对置配置于转矩传递用的正时链(5)的一侧部的引导基体(21)的对置一对侧板部(22)利用圆弧状的配置设置多个轴卡合部(25),通过该轴卡合部(25)分别对辊轴(31)的轴端部进行支承。通过多个辊轴(31)的每一个将链引导件用的多个辊(41)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在辊轴(31)的轴端部与轴卡合部(25)的封闭端部的彼此之间设置非圆筒状的面卡合部(50)而对辊轴(31)进行止转,通过来自辊(41)的连动转矩防止辊轴(31)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在对置配置于转矩传递用的正时链(5)的一侧部的引导基体(21)的对置一对侧板部(22)利用圆弧状的配置设置多个轴卡合部(25),通过该轴卡合部(25)分别对辊轴(31)的轴端部进行支承。通过多个辊轴(31)的每一个将链引导件用的多个辊(41)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在辊轴(31)的轴端部与轴卡合部(25)的封闭端部的彼此之间设置非圆筒状的面卡合部(50)而对辊轴(31)进行止转,通过来自辊(41)的连动转矩防止辊轴(31)旋转。【专利说明】链引导件以及链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链的张力调整或者链的移动引导的链引导件以及使用了该链引导件的链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安装于曲轴的驱动链轮与安装于凸轮轴的从动链轮之间架设有正时链的凸轮轴驱动用的链传动装置中,在正时链的松弛侧链的一侧方设置能够摆动的链引导件,对该链引导件的摆动侧端部施加链张紧器的调整力而使正时链张紧,从而防止链的松缓、晃动。 另外,在正时链的张紧侧链固定链引导件,通过该固定的链引导件对正时链的移动进行引导而抑制晃动。 作为用于正时链的张力调整、正时链的移动引导的链引导件,公知有通过滑动接触对正时链进行面引导的形式的结构,但存在正时链的移动阻力大、传递转矩损耗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 申请人:在专利文献I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链引导件,即:通过沿正时链的移动方向较长延伸的引导基体对配置为曲线状的多个辊轴的两端部进行支承,通过该多个辊轴分别将由滚子轴承构成的辊支承为自由旋转,通过该多个辊将正时链引导为自由移动。 在上述链引导件中,正时链的引导是基于多个辊的滚动的引导,因此具有正时链的移动阻力小、传递转矩损耗少的特征。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0/090139号 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链引导件中,若辊轴被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则辊轴通过来自辊的连动转矩的负荷而旋转,从而在该辊轴的轴端部与对该轴端部进行支承的轴承部接触的接触部产生磨损。 为了防止产生上述的问题点,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链引导件中,在形成引导基体的对置的一对侧板设置支承轴插入凹处,将形成于该支承轴插入凹处的圆弧状部的内径设为比辊轴的外径小的小径,在圆弧状部设置过盈量,从而通过该圆弧状部的内径面对钢制的辊轴的轴端部的外径面紧固而将辊轴支承为无法旋转。另外,为了具有过盈量而由树脂成形引导基体的整体。 但是,对于引导基体与辊轴而言,原材料不同而线膨胀系数不同,因此若因温度上升而膨胀,则由于膨胀量不同导致过盈量减小,从而无法对辊轴进行止转。在该情况下,辊轴可能会由于来自辊的连动转矩的负荷而旋转,从而可能会由于该旋转在圆弧状部的内径面产生磨损而使引导基体损伤,因此在可靠地防止辊轴的旋转的方面留有应该改善的点。 另外,链引导件组装于发动机室内,由于氛围温度高并且辊通过与正时链的接触而高速旋转,因此辊轴因与该辊的接触而发热从而容易成为高温。 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链引导件中,是辊轴的轴端面的整个面与形成于引导基体的侧板的支承轴插入凹处的圆弧状部的封闭端面接触的支承,因此出现了由于来自辊轴的热传导而导致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引导基体温度上升而强度降低的问题,因此在抑制引导基体的强度降低的方面留有应该改善的点。 并且,在上述链引导件中,作为辊的滚子轴承是在壳形的带凸缘的外圈内组装有滚针等滚子、以及保持该滚子的保持器的结构,因此产生以下的不良情况。 滚子轴承的外圈与正时链滚动接触,但存在因正时链的晃动而对外圈施加偏载荷的情况。因该偏载荷的施加,而使外圈与保持滚子的保持器沿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使保持器的端面与形成于外圈的轴向端部的向内凸缘部的内表面接触。 此时,外圈通过与正时链的接触而进行高速旋转,因此外圈的凸缘部在与保持器的端面接触的状态下相对旋转。在为壳形滚子轴承的情况下,被拉深加工的壳形外圈弯曲形成凸缘部,因此在通过热处理提高整体的硬度后,对端部进行退火,将该退火的端部向内弯曲成形而形成保持器防脱用凸缘部。 因此,外圈的凸缘部通过退火而硬度低于其他部分,保持器的端面与该硬度较低的凸缘部接触且以高的速度进行相对旋转,因此在外圈凸缘部与保持器接触的接触部容易产生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课题在于防止对辊进行支承的辊轴的连动并抑制因引导基体的磨损而导致的强度降低。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课题在于在采用滚子轴承作为辊的情况下,抑制外圈凸缘部与保持器接触的接触部的磨损而实现长寿命化。 为了解决上述的第一课题,在第一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链引导件中采用了如下结构,SP:配置于正时链的外周一的部分,并且包括:引导基体,该引导基体具有沿该正时链的移动方向较长地延伸的对置的一对侧板部;多个辊轴,该辊轴的轴端部支承于形成于该引导基体的侧板部的轴卡合部,并且多个辊轴沿该侧板部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以及链引导件用的多个辊,多个辊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上述多个辊轴的每一个,在上述辊轴的轴端部与上述轴卡合部的彼此之间设置面卡合部来对辊轴进行止转。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链传动装置中,在驱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架设正时链,在该正时链的松弛侧链的一侧部设置对正时链的移动进行引导的能够摆动的链引导件,对该链引导件的摆动侧端部负载链张紧器的调整力,从而将该摆动侧端部按压于正时链,在该链传动装置中,作为上述链引导件,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上述链引导件。 在由上述的结构构成的链传动装置中,在正时链的张紧侧链的一侧设置对正时链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固定的链引导件,作为该固定链引导件,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上述链引导件,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正时链的晃动。 在第一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链引导件中,如上述那样,在辊轴与轴卡合部的彼此之间设置面卡合部,从而辊通过正时链的移动而接触旋转,若从该辊对辊轴负载连动转矩,则该连动转矩被上述面卡合部承载,从而辊轴不旋转。 另外,是基于面卡合部的止转,因此将辊轴形成钢制,由合成树脂成形引导基体,从而辊轴与引导基体由线膨胀系数不同的不同种类的材料形成,即使因温度变化而导致膨胀量不同,辊轴的止转效果也不变化。 作为轴卡合部,能够采用由具有从侧板部的正时链侧的侧面沿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锥形槽部、以及以与该锥形槽部的狭小端连通的方式对辊轴的轴端部进行支承的圆形的轴支承部,并使上述锥形槽部的狭小部的宽度尺寸小于辊轴的外径的结构构成的结构。 在采用上述的轴卡合部中,面卡合部也可以在轴卡合部以及辊轴的端部外周分别形成凹凸面,或者形成平坦面,而使该凹凸面彼此或者平坦面彼此相互面卡合。 另外,面卡合部也可以使从轴支承部的内周的径向载荷支承面直至开口部的引导突条与形成于辊轴的圆形的轴端面的径向的引导槽嵌合,而使引导突条的两侧面与引导槽的内侧面相互面卡合。 在采用由上述凹凸面、平坦面构成的面卡合部中,若将一对该凹凸面、平坦面设置于辊轴的轴端部外周的对置位置,从而将该一对凹凸面、平坦面形成以包含辊轴的轴中心的平面为对称面对称的形状,则在将辊轴的轴端部插入轴卡合部的辊轴的组装不存在方向性,从而能够实现链引导件的组装的简化。 另外,上述一对平坦面也可以分别形成于轴支承部的内周对置位置以及辊轴的端部外周的对置位置,并将形成于上述轴支承部的内周对置位置的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链引导件以及链传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引导件,其配置于正时链的外周的一部分,并且包括:引导基体,该引导基体具有沿所述正时链的移动方向较长地延伸的对置的一对侧板部;多个辊轴,该辊轴的轴端部支承于形成于所述引导基体的侧板部的轴卡合部,并且所述多个辊轴沿所述侧板部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以及链引导件用的多个辊,所述多个辊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多个辊轴的每一个,所述链引导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辊轴的轴端部与所述轴卡合部的彼此之间设置面卡合部来对辊轴进行止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晃央大石真司中尾吾朗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14日 15:21
    链传动是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链轮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的从动链轮的一种传动方式。链传动有许多优点,与带传动相比,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平均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所需张紧力小,作用于轴上的压力小;能在高温、潮湿、多尘、有污染等恶劣环境中工作。链传动的缺点主要有:仅能用于两平行轴间的传动;成本高,易磨损,易伸长,传动平稳性差,运转时会产生附加动载荷、振动、冲击和噪声,不宜用在急速反向的传动中。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