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9128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包括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第一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一插入部和第一操持部,第一插入部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一钩部,靠近第一插入部另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凸起;第二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二插入部和第二操持部,第二插入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二钩部,靠近第二插入部的另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操持部背向第一插入部的一端与第二操持部背向第二插入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一个人作业,直接吊装模具中心孔部分即可,能够有效节约工时、人力、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包括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第一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一插入部和第一操持部,第一插入部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一钩部,靠近第一插入部另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凸起;第二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二插入部和第二操持部,第二插入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二钩部,靠近第二插入部的另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操持部背向第一插入部的一端与第二操持部背向第二插入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本技术只需要一个人作业,直接吊装模具中心孔部分即可,能够有效节约工时、人力、减少安全隐患。【专利说明】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加工用工具,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轮毂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轮毂压铸模具是汽车轮毂的压力铸造生产的关键,压铸模具在车加工后需要移动到下一工序(下工程)进行钻孔加工,即吊装移位,现有技术中对轮毂压铸模具进行吊装移位时,通常是借助绳索吊装压铸模具的中心孔,作业时,需要将压铸模具立起,将绳索穿入中心孔,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两人同时作业;到下工程时,需要以同样的方式再将绳索从中心孔中取出,如果需要在工件下方加垫块时,在取出绳索后需要两个人将工件抬起,另一个人在工件下方加垫块,加好后再将压铸模具放在垫块上面。从上述作业过程可以看出,对压铸模具进行吊装的过程,由于吊装中心孔背面不平且较重,因此,常常存在安全隐患,且工作效率较低,浪费人力、工时。且目前还没有特别合适的吊具,在车加工后对其吊装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用该吊具吊装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只需要一个人作业,直接吊装模具中心孔部分,平起平落,即可直接将工件放在放好的垫块上面,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工时、人力、减少安全隐患。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包括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所述第一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一插入部和第一操持部,所述第一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一操持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一钩部,靠近所述第一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一操持部的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二插入部和第二操持部,所述第二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二操持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二钩部,靠近所述第二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二操持部的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操持部背向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操持部背向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插入部相对所述第二插入部转动至平行时,所述第一操持部与所述第二操持部之间形成一大于30度小于90度的夹角。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插入部相对所述第二插入部转动至平行时,所述第一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一侧到所述第二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侧的距离等于待吊装的压铸模具的中心孔的直径;且所述第一钩部与所述第二钩部交叠,所述第一钩部的末端不超出所述第二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钩部的末端不超出所述第一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钢索或吊链。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分别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一吊杆与第二吊杆形成“X”形交叉吊具,类似剪刀的工作模式,且两个吊杆的夹角朝向相对,这样在第一吊杆的第一插入部与第二吊杆的第二插入部合拢时,第一吊杆的第一操持部与第二吊杆的第二操持部呈打开状态,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插入压铸模具的中心孔内。其工作原理为:准备吊装时,一个工作人员的双手分别抓住第一操持部和第二操持部,并调整第一操持部与第二操持部之间的夹角大小(打开该夹角),即可将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收拢;然后将收拢后的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插入压铸模具的中心孔内;插入后,吊车吊住连接件,在吊车的提拉作用下,第一操持部与第二操持部之间的夹角大小缩小(收拢),由杠杆原理,转轴另一侧的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将呈打开状态,即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背向分开,使第一插入部末端的第一钩部与第二插入部末端的第二钩部同时钩住中心孔周边的模具,即可开始起吊,完成吊装移位的功能,因此,本技术只需要一个人作业使用该吊具即可完成吊装汽车轮毂压铸模具的功能,达到有效节约工时、人力、减少安全隐患。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控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凸伸的高度,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凸伸的高度,能够使第一插入部与第二插入部平行时,它们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与压铸模具中心孔的直径相适应,达到恰可插入压铸模具中心孔的效果,方便吊具插入中心孔的同时,能够使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更好的钩住压铸模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吊具插入压铸模具中心孔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吊具在吊车起吊时状态不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I—第一吊杆 11—第一插入部 12——第一操持部13——第一钩部 14——第一凸起 2——第二吊杆 21——第二插入部22——第二操持部 23——第二钩部 24——第二凸起 3——转轴4——连接件 5——夹角6——压铸模具 61-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包括第一吊杆I和第二吊杆2,所述第一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一插入部11和第一操持部12,所述第一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一操持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一钩部13,靠近所述第一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一操持部的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凸起14 ;所述第二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二插入部21和第二操持部22,所述第二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二操持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二钩部23,靠近所述第二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二操持部的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凸起24 ;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操持部背向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操持部背向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4连接。这样,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分别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一吊杆与第二吊杆形成“X”形交叉吊具,类似剪刀的工作模式,且两个吊杆的夹角相对,这样,在第一吊杆的第一插入部与第二吊杆的第二插入部合拢时,第一吊杆的第一操持部与第二吊杆的第二操持部呈打开状态,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插入压铸模具6的中心孔61内。其工作原理为:准备吊装时,一个工作人员的双手分别抓住第一操持部和第二操持部,并调整第一操持部与第二操持部之间的夹角大小(打开该夹角),即可将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收拢;然后将收拢后的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插入压铸模具6的中心孔61内;插入后,吊车吊住连接件,在吊车的提拉作用下,第一操持部与第二操持部之间的夹角大小缩小(收拢),由杠杆原理,转轴另一侧的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将呈打开状态,即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背向分开,使第一插入部末端的第一钩部与第二插入部末端的第二钩部同时钩住中心孔周边的模具,即可开始起吊,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轮毂压铸模具吊装用中心孔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杆(1)和第二吊杆(2),所述第一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一插入部(11)和第一操持部(12),所述第一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一操持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一钩部(13),靠近所述第一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一操持部的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凸起(14);所述第二吊杆包括一体折弯呈钝角状的第二插入部(21)和第二操持部(22),所述第二插入部背向所述第二操持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朝向折弯方向的第二钩部(23),靠近所述第二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二操持部的一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凸起(24);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操持部背向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操持部背向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宗绪惠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