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及自动扶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409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所述轴承具有一外套圈、一内套圈、一滚子组件和一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环绕于所述滚子组件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圈内面形成有一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外凹设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具有沿所述轴承径向设置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嵌设于所述外套圈上的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端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形成有一第一支承部和一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抵靠于所述内套圈内面。藉此,有效地控制尺寸精度和光洁度,彻底解决轴承装配后松紧不一的问题,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增加轴承的防腐蚀性、抗水性,大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自动扶梯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所述轴承具有一外套圈、一内套圈、一滚子组件和一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环绕于所述滚子组件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圈内面形成有一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外凹设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具有沿所述轴承径向设置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嵌设于所述外套圈上的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端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形成有一第一支承部和一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抵靠于所述内套圈内面。藉此,有效地控制尺寸精度和光洁度,彻底解决轴承装配后松紧不一的问题,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增加轴承的防腐蚀性、抗水性,大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自动扶梯的运行安全。【专利说明】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及自动扶梯
本技术涉及自动扶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及自动扶梯,本技术也应用于电梯、自动人行道及机场行李输送机等。
技术介绍
自动扶梯广泛地应用于商场、车站或楼宇内。行人只要站在扶梯的一端,便会自动被带到扶梯的另一端,解决上下楼层的问题,轻松便利。近几年,自动扶梯的人员伤亡事故屡见报端,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自动扶梯的生产质量不能满足现在大客流、高强度的使用要求。传动滚轮作为自动扶梯的一重要部件,对自动扶梯的安全可靠性不言而喻。参见图1和2,现有的轴承结构主要由一外套圈、一内套圈、一位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滚子组件和一连接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内、外套圈。由于标准轴承内圈凹槽的尺寸很难控制,无法彻底解决尺寸稳定问题,导致轴承装配后松紧不易,降低密封性。鉴于上述情况,亟待对该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扶梯传动滚轮,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装配后松紧不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所述轴承具有一外套圈、一内套圈、一位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滚子组件和一连接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环绕于所述滚子组件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圈内面形成有一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外凹设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具有沿所述轴承径向设置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嵌设于所述外套圈上的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端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形成有一第一支承部和一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抵靠于所述内套圈内面。 作为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密封圈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构成“Y”形。 作为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密封圈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构成“Y”形。 作为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水平设置,使得所述密封圈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构成“Y”形。 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处同一面且该面沿所述轴承轴向设置。 作为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都沿所述轴承轴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外侧。 作为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所形成的夹角控制在70°?75。。 作为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圈由一硬性支撑部和一包裹于所述硬性支撑外围的软性包覆部。 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轴承不仅能够应用在自动扶梯,还能广泛于机场传送带等领域。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有效地控制尺寸精度和光洁度,彻底解决轴承装配后松紧不一的问题,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增加轴承的防腐蚀性、抗水性,大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自动扶梯的运行安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见图3和4,图中所示的是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所述轴承具有一外套圈 1、一内套圈2、一位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滚子组件3和一连接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密封圈4,其中,所述密封圈环绕于所述滚子组件外,所述外套圈内面形成有一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外凹设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具有沿所述轴承径向设置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嵌设于所述外套圈上的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端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形成有一第一支承部41和一第二支承部42,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抵靠于所述内套圈内面。具体地说,所述第一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密封圈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构成“Y”形。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处同一面且该面沿所述轴承轴向设置。所述密封圈由一硬性支撑部和一包裹于所述硬性支撑外围的软性包覆部。所述硬性支撑部两端较厚,中间部分较薄。 根据上述结构,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有外套圈加工一环形凹槽,简单方便。并且在装配时,密封圈第二端与内套圈外面紧配合,有一定的调整空间,解决原本松紧不一的问题。 实施例2: 请参见图3,图中所示的是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所述轴承具有一外套圈1、一内套圈2、一位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滚子组件3和一连接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密封圈4,其中,所述密封圈环绕于所述滚子组件外,所述外套圈内面形成有一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外凹设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具有沿所述轴承径向设置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嵌设于所述外套圈上的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端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形成有一第一支承部41和一第二支承部42,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抵靠于所述内套圈内面。所述第一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承部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且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密封圈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构成“Y”形。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都沿所述轴承轴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与所述内套圈外面接触的配合面外侧。 以上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扶梯转向端轴承,所述轴承具有一外套圈、一内套圈、一位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滚子组件和一连接于所述内、外套圈间的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环绕于所述滚子组件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圈内面形成有一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外凹设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具有沿所述轴承径向设置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嵌设于所述外套圈上的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端沿所述轴承径向向内形成有一第一支承部和一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抵靠于所述内套圈内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龙电梯配件有限公司上海佳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