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堂军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902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它包括本体,本体含有主流道和型腔,主流道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主流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型腔相连通,主流道进料端的口径小于出料端的口径。其特点是所述主流道的横截面近似于矩形,主流道横截面的四条边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主流道的四个面的纵向中心线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使得主流道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的内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采用该注塑模具注塑流动性较差的材料时,可提高注塑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它包括本体,本体含有主流道和型腔,主流道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主流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型腔相连通,主流道进料端的口径小于出料端的口径。其特点是所述主流道的横截面近似于矩形,主流道横截面的四条边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主流道的四个面的纵向中心线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使得主流道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的内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采用该注塑模具注塑流动性较差的材料时,可提高注塑的良品率。【专利说明】 一种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材料成型的工具,具体说是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材料成型的行业内都知道,注塑模具作为一种可以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被广泛用于塑胶制品的加工中。 目前,行业内使用的注塑模具包括本体,本体含有主流道和型腔,主流道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主流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型腔相连通,主流道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的内径是逐渐增大。这种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原材料从主流道的进料端进入,经过主流道,最后从主流道的出料端进入到型腔中。传统注塑模具在注塑流动性较差的材料时,由于材料的流动性较差,所以材料就不易将型腔充填满,产品易产生壁厚不够、缩松、缩孔等不良,从而降低了注塑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采用该注塑模具注塑流动性较差的材料时,可提闻注塑的良品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包括本体,本体含有主流道和型腔,主流道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主流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型腔相连通,主流道进料端的口径小于出料端的口径。其特点是所述主流道的横截面近似于矩形,主流道横截面的四条边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主流道的四个面的纵向中心线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使得主流道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的内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采用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技术的注塑模具所述主流道的横截面近似于矩形,主流道横截面的四条边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主流道的四个面的纵向中心线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使得主流道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的内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使用该注塑模具注塑流动性较差的材料时,材料在经过主流道内径逐渐减小的那一段后就会由于压迫积蓄一定的压力,然后在经过主流道内径逐渐增大的那一段时,压迫得到释放,材料就由于冲击惯性完全充填满整个型腔,使得注塑成型后的产品不易产生壁厚不够、缩松、缩孔等不良,提高了注塑的良品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注塑模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包括本体1,本体I含有主流道2和型腔3,主流道2 —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主流道2的出料端与所述型腔3相连通,主流道2进料端的口径小于出料端的口径。所述主流道2的横截面近似于矩形,主流道2横截面的四条边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主流道2的四个面的纵向中心线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使得主流道2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的内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工作时,热熔材料从主流道2进料端进入到主流道2内,接着,从主流道2出料端进入到模具型腔3中,最后,物料充填满模具型腔3。【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本体(1),本体(I)含有主流道(2)和型腔(3),主流道(2)—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主流道(2 )的出料端与所述型腔(3 )相连通,主流道(2 )进料端的口径小于出料端的口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2)的横截面近似于矩形,主流道(2)横截面的四条边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主流道(2)的四个面的纵向中心线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使得主流道(2 )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的内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文档编号】B29C45/27GK203945589SQ201420349666【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8日 【专利技术者】吴堂军 申请人:吴堂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本体(1),本体(1)含有主流道(2)和型腔(3),主流道(2)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主流道(2)的出料端与所述型腔(3)相连通,主流道(2)进料端的口径小于出料端的口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2)的横截面近似于矩形,主流道(2)横截面的四条边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主流道(2)的四个面的纵向中心线均为凸向其中心的弧线,使得主流道(2)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的内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堂军
申请(专利权)人:吴堂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