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黑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高原黑木耳菌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807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3:22
一株高原黑木耳菌株,它涉及一株黑木耳菌株。它为黑木耳HDXZ-1(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032。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黑木耳栽培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株高原黑木耳菌株,它涉及一株黑木耳菌株。它为黑木耳HDXZ-1(Auricularia?auricular?HDXZ-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032。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黑木耳栽培领域。【专利说明】一株高原黑木耳菌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黑木耳菌株。
技术介绍
黑木耳是一类营腐生生活的食用真菌,在生长发育的两个阶段靠菌丝体深入基质 中,降解基质中的有机物吸收被释放出的营养元素来提供自身的营养和繁殖需求。黑木耳 是我国的传统食用菌,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有人体清道夫之称,是人们生活中的健 康食品。 西藏黑木耳是青藏高原山珍中的极品,是生长在朽木上的一种腐生真菌,由菌丝 体和子实体组成。西藏独特环境条件赋予了高原黑木耳营养价值高、价格昂贵等特点;但也 因为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如紫外光照高、森林基质环境不同导致高原当地木耳产量普遍 较低,也使得内地的优秀木耳品种在西藏"水土不服",品质、口感等有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适合在高原环境条件下种植的黑木耳,其在高原地区种植产量 高、商品性能好,综合性能优于内地移植品种。 本专利技术黑木耳HDXZ_l(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 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0:M2013032。 在西藏种植本专利技术黑木耳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每个菌袋 (菌袋规格为Φ16. 5cmX33cm,接种块为lcmX2cmX2cm)的产量干重达48. 7±0. 26g,与种 植在内地平原地区(黑龙江东宁)的黑29 (每个菌袋产量干重为50. 3±0. 29g)和元宝2号 (每个菌袋产量干重为49. 7±0. 31g)产量基本相当,是移植到西藏地区的黑29(每个菌袋产 量干重为40. 6±0. 31g)的1. 2倍,是元宝2号(每个菌袋产量干重为45. 7±0. 28g)的1. 1 倍,具有产量高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黑木耳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具有口感好,优于内地 移植木耳的特点。 本专利技术黑木耳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的栽培季节与传统 的农忙时间不冲突,使广大农牧民在农闲时有事可做,有钱可赚。采用袋料栽培不占用 耕地,滩涂、沙石地均可栽培,这样可有效地扩大土地使用面积。通过栽培黑木耳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可以增加高原地区农牧民的收入,20万袋需用地20亩, 预估可收获干耳约1. 9万余斤,根据每袋原材料成本1. 2元,人工成本1元,每斤售价150 元,能带来241万元的纯收入,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黑木耳 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为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属于木耳属(Auricularia);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 址是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3年1月21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0:M2013032。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 1 是选取黑木耳 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同源性在 99% 以上 的真菌构建系统发育树。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硬度对比试验结果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弹性对比试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 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黑木耳 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 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3年1月21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0:M2013032〇 黑木耳HDXZ_l(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米集自西藏米林县南伊沟景区, 海拔2800m,木耳基物为青R树,采集人为刘振东,采集时间为2010年。 黑木耳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黑木耳。 将采集到的黑木耳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标本除去污物,用 高锰酸钾-甲醛溶液进行熏蒸处理30min,然后将子实体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无菌分 离(用接菌铲取子实体的胶质部分),将分离出来的胶质部分(黄豆粒大小)接种到PDA培养 基中央在25°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5天后挑取菌落边缘的尖端菌丝体,并且移植到试管培 养基(1L试管培养基由200g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3.0g KH2P04、1.5g MgS04、14.0g琼 脂、75g麦麸和余量的水组成)斜面中央在25°C条件下培养至菌丝长满斜面,如此重复3次。 纯化后的菌种接入装有木屑培养基(装有木屑培养基由40%的干料与60%的水组成,干料按 质量百分比由78%的阔叶硬杂木木屑、20%的麦麸或米糠、1%的石膏和1%的白砂糖组成)组 成的试管中保藏。 拮抗试验: 将黑木耳HDXZ-1 (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与对照木耳菌株(木耳品种 黑29、元宝2号以及在西藏波密县才采集获得的另一黑木耳菌株西藏8号--西藏8号采 集自西藏波密县,海拔2900m,木耳基物为桦树,采集人为张彦龙,采集时间为2010年,现保 藏于黑龙江大学211实验室,并对公众发放提供),两两组合进行菌株独立性检验,分别接种 到装有PDA培养基的试管两端,每个组合做3个重复。接种标记序号后25°C条件下恒温培 养,每隔12h观察一次,及时发现并弃掉被杂菌污染的试管,更换新的试管斜面重新接菌培 养。待管内菌株菌丝接触后,观察菌丝接触部位、菌丝的亲和程度及拮抗线形成情况并记 录,具体形态特征隆起、隔离型、沟型参照《GB/T12728食用菌术语》的规定来判定;以" 一" 表示亲和、" + "表示不亲和但无明显拮抗线、"++"表示不亲和且有明拮抗线。拮抗试验结果 如表1所示。 表1拮抗反应结果 【权利要求】1. 一株高原黑木耳菌株,它为黑木耳HDXZ_l(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保藏 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0:M2013032。【文档编号】A01G1/04GK104145709SQ201310278146【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专利技术者】张彦龙, 刘振东, 雷虹, 王静, 赵丹丹, 孙越, 曾伟民 申请人:黑龙江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高原黑木耳菌株,它为黑木耳HDXZ‑1(Auricularia auricular HDXZ‑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0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龙刘振东雷虹王静赵丹丹孙越曾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