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横跨骨折压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5591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沿着第一纵向轴线从第一头部延伸到第一轴,并具有延伸穿过第一元件的第一通道。第一头部抵靠在与第一孔相邻的骨的一部分上,第一轴插入穿过第一孔。第二元件包括沿着第二纵向轴线延伸到第二头部的第二轴,并具有延伸穿过第二元件的第二通道,第二头部抵靠在与第二孔相邻的骨的一部分上,第二轴插入穿过第二孔。第二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将第一轴接收在其中。张紧元件可穿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插入,使得施加在其第二末端处的张力向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插入其中的骨赋予压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横跨骨折压缩的装置
技术介绍
骨盆骨折,并且更具体地骶髂关节骨折通常通过横跨骨折部位插入固定装置来治疗。现有的固定系统和方法通常涉及横跨骨折部位插入一个或多个骶骨棒或松质骨螺钉。骶骨棒形成为细长的平面杆,其穿过骶骨后方的骨盆直至杆的自由端延伸出骨盆的相对壁。然后将螺母旋到骶骨棒的末端上,以形成并保持骨盆的压缩。可插入松质骨螺钉以横跨骨盆,或可从骨盆的任一侧插入松质骨螺钉以保持骶髂关节的稳定性。然而,这些螺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骨的整体强度和螺纹固着力以保持骨盆的压缩。因此,这些设备由于骨强度的损耗(例如由于骨质疏松等)、螺栓的松动和/或骨固着力的损耗(例如通过骶骨棒在骨内的旋转和/或纵向运动)而易于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沿着第一中心纵向轴线从第一末端处的第一头部延伸到第二末端处的第一轴,并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元件的第一通道,第一头部横向于提供第一肩部的第一轴延伸,所述第一肩部在操作构型中抵靠在与第一孔相邻的骨的一部分上,第一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一孔以限定第一元件可插入孔中的最大程度。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包括沿着第二中心纵向轴线从第三末端延伸到其第四末端处的头部的第二轴,并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元件的第二通道,第二头部横向于提供第二肩部的第二轴延伸,所述第二肩部在操作构型中抵靠在与第二孔相邻的骨的一部分上,第二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二孔以限定第二元件可插入第二孔中的最大程度,第二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将第一轴可滑动地接收在其中。骨固定装置还包括可穿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插入的张紧元件,该张紧元件包括第一末端,所述第一末端的大小被设计为防止第一末端进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一个中,使得施加在张紧元件的第二末端处的张力向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赋予压缩力,并因此向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插入其中的骨赋予压缩力。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第一构型的示例性骨固定元件的第一透视图;图2示出了处于第二构型的图1的骨固定元件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1的骨固定元件的第二透视图;图4示出了处于植入构型的图1的骨固定元件的透视图;并且图5示出了处于植入构型的图1的骨固定元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说明和附图可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相似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号标示。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用于固定骨折的或损伤的骨盆骨的装置和方法。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骨固定元件插入骨中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骨固定元件包括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其均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在操作构型中,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插入穿过设置在骨盆骨的相对侧上的第一侧向开口和第二侧向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向开口和第二侧向开口可为通过横跨骨盆完全钻孔而形成的单个孔的两个末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开口可在骨盆的相对壁上钻出。然后将第一元件的自由端插入延伸穿过第二元件的通道中,直至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抵靠骨盆骨牢固地固定。然后穿过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插入缆线。缆线的第一末端包括被配置成与第一元件的侧向头部上的开口锁定接合的缆线止挡件。然后使用夹具将缆线在第二元件的侧向末端处锁定就位,以使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在所需位置并压缩骨折的骨,如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应当注意,虽然相对于骶骼部固定系统和方法描述了示例性的系统和方法,但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修改设备的尺寸和形状以适应特定的解剖结构而用于身体的任何其他骨中的任何其他骨固定手术。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内侧”是指在操作构型中接近身体的内侧平面的方向,而术语“侧向”是指在左右方向上远离内侧平面延伸的方向。如图1至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骨固定装置100包括第一元件102和第二元件104。第一元件102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10从侧向末端106延伸到内侧末端108。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元件102为大致圆柱形的,并包括具有第一外径的侧向主体部分112和具有第二外径的内侧主体部分114,第二外径小于第一外径。细长的第一通道116从侧向末端106延伸穿过第一元件102到达内侧末端108。第一通道116与纵向轴线110纵向对齐,并被配置成且尺寸被设计为接收穿过第一通道的缆线200,如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侧向末端106包括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直径增大头部118。然而,应当注意,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横截面形状(例如卵形、圆形、矩形等)。头部118还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开口120,所述开口120的孔轴线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10延伸。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口120的孔轴线可相对于轴线110以任何其他角度延伸。开口120邻近通道116定位。如图4至5中所示,头部118还可包括被配置成有助于操纵缆线200的埋头孔部分121,如还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第二元件104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10从侧向末端122延伸到内侧末端124。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元件104的形状为大致圆柱形的,并包括基本上等于侧向主体部分112的第一外径的大致均匀的外径。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第一元件102和第二元件104可分别采用任何所需的形状,只要内侧主体部分114被可滑动地接收在延伸穿过第二元件104的细长第二通道126内。第二通道126以与纵向轴线110纵向对齐的方式从侧向末端122延伸到内侧末端124,并被配置成且尺寸被设计为允许将内侧主体部分114插入其中。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道126具有基本上等于内侧主体部分114的外径的大致均匀的直径,并具有微小的间隙以允许内侧主体部分114在其中滑动。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通道126包括内侧通道部分128和侧向通道部分130。内侧通道部分128的直径基本上等于或大于内侧主体部分114的第二外径且小于侧向主体部分112的第一外径。该构型允许内侧主体部分114插入通道126内,同时防止侧向主体部分112插入其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104的尺寸被设计为使得当插至操作构型时,内侧主体部分114坐置在内侧通道部分128内,并具有足够的重叠以保持稳定性。改变重叠的长度允许对装置100的长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患者体内解剖结构的变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装置100能够以多种长度提供,使得医师可选择具有与特定工序的要求相符的长度范围的装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装置100可被配置成防止内侧主体部分114完全坐置于内侧通道部分128中。即,通过使内侧主体部分114仅部分地坐置于内侧通道部分128中,可经由缆线200施加较大的压缩量,如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侧向通道部分130具有基本上与第一通道116相同的直径,使得穿过装置100插入的缆线200选择平滑的、基本上无障碍的路径。侧向末端122包括具有与头部118的形状类似的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直径增大头部132。然而,应当注意,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头部132可包括任何其他形状。头部132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开口134,开口134的孔轴线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10延伸。与开口120一样,开口134的孔轴线还可相对于轴线110以任何角度延伸。依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方法,医师或其他用户制作通向骨盆的左右侧向壁的切口。然后将骨折缩小并使用例如克氏针(Kirschnerwir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横跨骨折压缩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沿着第一中心纵向轴线从第一末端处的第一头部延伸到第二末端处的第一轴,并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元件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头部横向于提供第一肩部的所述第一轴延伸,所述第一肩部在操作构型中抵靠在与第一孔相邻的骨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一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一孔以限定所述第一元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孔中的最大程度;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包括沿着第二中心纵向轴线从第三末端延伸到其第四末端处的第二头部的第二轴,并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元件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头部横向于提供第二肩部的所述第二轴延伸,所述第二肩部在操作构型中抵靠在与第二孔相邻的骨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二孔以限定所述第二元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孔中的最大程度,所述第二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将所述第一轴可滑动地接收在其中;以及张紧元件,所述张紧元件能够插入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张紧元件包括第一末端,所述第一末端的大小被设计为防止所述第一末端进入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中,使得施加在所述张紧元件的第二末端处的张力向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赋予压缩力,并因此向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插入其中的骨赋予压缩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14 US 61/570,5271.一种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沿着第一中心纵向轴线从第一末端处的第一头部延伸到第二末端处的第一轴,并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元件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头部横向于所述第一轴延伸提供第一肩部,所述第一头部在操作构型中抵靠在与第一孔相邻的骨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一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一孔以限定所述第一元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孔中的最大程度;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包括沿着第二中心纵向轴线从第三末端延伸到其第四末端处的第二头部的第二轴,并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元件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头部横向于所述第二轴延伸提供第二肩部,所述第二头部在操作构型中抵靠在与第二孔相邻的骨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二孔以限定所述第二元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孔中的最大程度,所述第二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将所述第一轴可滑动地接收在其中;以及张紧元件,所述张紧元件能够插入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张紧元件包括第一末端,所述第一末端的大小被设计为防止所述第一末端进入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中,使得施加在所述张紧元件的第二末端处的张力向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赋予压缩力,并因此向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插入其中的骨赋予压缩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部包括邻近所述第一通道定位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被配置成且尺寸被设计为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张紧元件的第二末端,并防止所述张紧元件的第一末端移动经过所述第一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头部包括邻近所述第二通道定位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被配置成且尺寸被设计为接收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张紧元件的第二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纵向轴线成一小于90°的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纵向轴线成一小于90°的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肩部上的第一埋头孔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肩部上的第二埋头孔部分。8.一种骨固定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米克海尔G皮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德普伊新特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