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翻转的减震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328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翻转的减震油缸,包括底座(1),底座连接缸筒(2),缸筒内活动连接活塞(10),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有一组主油道。第一主油道(19)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与其单向连通的阀芯(16);第二主油道(20)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顶杆(15);第三主油道(21)配合连接第二单向堵球(17a)和第三单向堵球(17b);其余的主油道内均分别配合连接一个接头(12),缸筒(2)通过短油管(4)与长油管(5)与底座(1)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装置的油缸具有浮动功能,实现驾驶室上升和回收的平稳翻转,油缸同卡车底盘和驾驶室都是软接触,消除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翻转的减震油缸,包括底座(1),底座连接缸筒(2),缸筒内活动连接活塞(10),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有一组主油道。第一主油道(19)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与其单向连通的阀芯(16);第二主油道(20)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顶杆(15);第三主油道(21)配合连接第二单向堵球(17a)和第三单向堵球(17b);其余的主油道内均分别配合连接一个接头(12),缸筒(2)通过短油管(4)与长油管(5)与底座(1)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装置的油缸具有浮动功能,实现驾驶室上升和回收的平稳翻转,油缸同卡车底盘和驾驶室都是软接触,消除噪音。【专利说明】—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翻转的减震油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翻转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翻转的减震油缸。
技术介绍
中、重型汽车在需要保养或维修发动机时,通常采用液压系统将驾驶室举升以便于保养或维修操作。现阶段在中、重型汽车驾驶室在进行举升和下降时,驾驶室的上升和回收过程很难保持平稳翻转,而导致急剧的振动,噪音大,在驾驶室翻过临界点时,出现自由落体运动,在油缸被驾驶室因下落而拉至最长时,此时驾驶室和油缸同时承受由于驾驶室的下落运动而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在长期使用后会导致驾驶室变形、撕裂,油缸被拉脱或拉断的现象,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中、重型汽车在驾驶室的上升和回收过程很难保持平稳翻转,冲击大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翻转的减震油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翻转的减震油缸,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连接缸筒,所述缸筒内通过活塞杆活动配合连接一个活塞,其特征在于:a、所述底座内设有一组主油道;第一主油道通过第一封堵块封堵,所述第一主油道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与其单向连通的阀芯,所述第一封堵块和阀芯之间还配合连接一个弹簧,所述阀芯内设有一个阀芯油道,在所述阀芯油道内活动配合连接两个单向堵球,在所述两个单向堵球之间设有一个弹簧;第二主油道通过第二封堵块封堵,在所述第二油道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顶杆,所述顶杆的内侧还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油道对应配合;第三主油道通过第三封堵块封堵,在所述第三主油道内配合连接第二单向堵球和第三单向堵球,在所述第二单向堵球和第三单向堵球之间设有一个弹簧;在第二单向堵球与第三封堵块之间也设有一个弹簧;其余的主油道内均分别配合连接一个接头,所述接头内均设有一个接头油道,在接头油道内配合连接一个单向堵球,每个所述接头的接头油道一侧均设有一个节流油道;b、所述活塞将缸筒的腔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通过短油管与所述第一主油道连通,所述上腔体还通过长油管与第六主油道连通,所述下腔体通过第一连接油道与所述第三主油道连通,所述下腔体还通过第二连接油道与所述阀芯油道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油道还包括第四主油道、第五主油道和第六主油道,所述第四主油道通过第一支油道分别与第一主油道和第三主油道单向连通;所述第二主油道通过长油管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第三主油道还通过第三连接油道和第四连接油道与第五主油道连通。 所述顶杆为一个阶梯杆,顶杆前端的导向杆与所述第二支油道导向配合。 在所述底座的和活塞杆的耳环内均套接一个聚氨酯环垫。 油缸安装后,活塞处于浮动区L段,Lx与Ls两极限位置之间,下浮区段为LI,上浮区段为L2,当驾驶室向上抖动时,活塞上浮,L2减小,LI加大;当驾驶室向下抖动时,活塞下浮,L2加大,LI减小。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的油缸具有浮动功能,随着驾驶室的抖动而上下浮动,能够实现驾驶室的上升和回收过程保持平稳翻转,避免其急剧振动现象的发生,且在底座和耳环上都装有聚氨酯环垫,使油缸同卡车底盘和驾驶室的连接都是软接触,减小冲击力,消除噪音。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 B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翻转的减震油缸,包括底座1,在底座I上焊接一个缸筒2,所述缸筒2内活动配合连接活塞杆3,在活塞杆3的内端连接一个与所述缸筒2相配合的活塞10,其特征在于:a、所述底座I内设有六个主油道,分别为第一主油道19、第二主油道20、第三主油道21、第四主油道22、第五主油道23和第六主油道24。 b、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主油道19的开口处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封堵块11封堵,所述第一封堵块11采用内六角螺堵,所述第一主油道19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与其单向连通的阀芯16,所述阀芯16和第一封堵块11上均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第一主油道19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封堵块11和阀芯16之间还配合连接一个弹簧18,所述阀芯16内设有一个阀芯油道28,所述阀芯16设有一个阀芯节流孔29,所述阀芯油道28通过阀芯节流孔29与所述第一主油道19单向连通,在所述阀芯油道28内活动配合连接两个单向堵球17,所述两个单向堵球17采用钢球,在所述两个单向堵球17之间设有一个弹簧;C、图4所示,活塞10处于浮动区L段时,所述第一主油道19通过短油管4、油道33、上腔体2a、油道34、长油管5与第二主油道20连通;在所述第二主油道20的开口处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封堵块14封堵,所述第二封堵块14采用内六角螺堵,在所述第二油道20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顶杆15,所述顶杆15的内侧还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主油道20对应配合;所述顶杆15为一个阶梯杆,在顶杆15上设有环形凹槽,在所述顶杆15的前侧设有一个导向杆15a,所述导向杆15a与所述第二支油道27导向配合,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导向杆15a上,所述第二封堵块14和顶杆15均通过密封环与所述第二主油道20密封配合。 d、所述第三主油道21为阶梯孔,在所述第三主油道21的开口处通过螺纹连接第三封堵块13封堵,所述第三封堵块13采用内六角螺堵,在所述第三主油道21内侧两个小孔内分别配合连接一个第二单向堵球17a和一个第三单向堵球17b,在所述两个第二单向堵球17a和第三单向堵球17b之间配合连接一个弹簧,在第二单向堵球17a和第三封堵块13之间也设有一个弹簧,所述第三封堵块13封堵也通过密封环与所述第三主油道21密封配合。 e、所述第四主油道22、第五主油道23和第六主油道24均为为阶梯孔,且在这三个主油道内均通过螺纹连接一个接头12,在每个所述接头12的中间均设有一个贯穿的接头油道31,在所述接头油道31前侧的孔内配合连接一个单向堵球17c,所述单向堵球17c可在其所在的孔内自由移动,所述单向堵球17c与所述接头油道31中间直径较小的油孔封堵配合,所述接头油道31中间直径较小的油孔的一侧设有一个节流油道32,所述节流油道32的两端均与所述接头油道31连通,在所述接头油道31的两端还分别连接一个滤网。所述第四主油道22通过第一支油道26与第三主油道21连通,所述第三主油道21还通过第三连接油道39和第四连接油道40与第五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翻转的减震油缸,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连接缸筒(2),所述缸筒(2)内通过活塞杆(3)活动配合连接一个活塞(10),其特征在于:a、所述底座(1)内设有一组主油道;第一主油道(19)通过第一封堵块(11)封堵,所述第一主油道(19)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与其单向连通的阀芯(16),所述第一封堵块(11)和阀芯(16)之间还配合连接一个弹簧(18),所述阀芯(16)内设有一个阀芯油道(28),在所述阀芯油道(28)内活动配合连接两个单向堵球(17),在所述两个单向堵球(17)之间设有一个弹簧;第二主油道(20)通过第二封堵块(14)封堵,在所述第二油道(20)内滑动配合连接一个顶杆(15),所述顶杆(15)的内侧还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油道(20)对应配合;第三主油道(21)通过第三封堵块(13)封堵,在所述第三主油道(21)内配合连接第二单向堵球(17a)和第三单向堵球(17b),在所述第二单向堵球(17a)和第三单向堵球(17b)之间设有一个弹簧;在第二单向堵球(17a)与第三封堵块(13)之间也设有一个弹簧;其余的主油道内均分别配合连接一个接头(12),所述接头(12)内均设有一个接头油道(31),在接头油道(31)内配合连接一个单向堵球(17c),每个所述接头(12)的接头油道(31)一侧均设有一个节流油道(32);b、所述活塞(10)将缸筒(2)的腔体分隔成上腔体(2a)和下腔体(2b),所述上腔体(2a)通过短油管(4)与所述第一主油道(19)连通,所述上腔体(2a)还通过长油管(5)与第六主油道(24)连通,所述下腔体(2b)通过第一连接油道(35)与所述第三主油道(21)连通,所述下腔体(2b)还通过第二连接油道(36)与所述阀芯油道(2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哲代张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鸿机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