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减振平台,通过设置一定的结构参数,可实现该隔振平台在其平衡位置的准零刚度和平衡位置附近的非线性刚度,能解决传统线性隔振系统隔离低频或超低频振动时的难题;刚度、阻尼都可简便调节,适用于宽频域隔振,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在具有较高支承刚度的同时,还具有很低的运动刚度,静态变形量小,动态固有频率低,隔振效果好;通过刚度、阻尼的灵活调节,可解决制约传统隔振系统的固有矛盾,即低频振动传递率与高频振动衰减率的矛盾;通过减振器弹簧底座高度的调节,能够改变整个平台的高度和静平衡位置,可以适应不同重量的隔振物体。【专利说明】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减振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领域的
,涉及机械工程中的减振、隔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减振平台。
技术介绍
为了克服系统刚度和静态位移之间的矛盾,隔振系统应同时具有较高的静态刚度和较低的动态刚度。较高的静态刚度保证系统承载能力较大,静态位移较小;较低的动态刚度保证系统固有频率较低,低频隔振效果较好。传统的被动隔振系统在外界激励频率大于隔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减振平台,包括有支撑框架(1)、动平台(2)和液力减振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有支撑框架上板(4)和支撑框架下板(5),所述支撑框架上板(4)和支撑框架下板(5)通过支腿(6)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框架上板(4)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导向筒(7),所述导向筒(7)通过虎克铰(8)连接在动平台(2)上,所述支撑框架上板(4)上设置有轮幅(9),所述轮幅(9)上设置有铰链支架(56),所述支撑框架下板(5)设有与所述的支撑框架上板(4)同等数目的轮辐(9),所述支撑框架下板(5)的轮幅(9)上设置有固定杆槽(10),所述固定杆槽(10)上连接有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培成,聂高法,肖平,李震,李文江,奚琳,李仁军,漆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