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787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导柱、铰接杆和限位块,铰接杆铰接设置在动模侧壁;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定模外壁,限位块沿定模外壁所在平面向外延伸,限位块上设有与导柱相适配的滑槽;滑槽上端高于定模上端面;铰接杆上远离与动模铰接的铰接端设有导柱相适配的安装通孔,导柱通过安装通孔与铰接杆竖直连接,导柱长度与定模宽度相等,导柱轴向设有贯穿通孔,导柱侧壁设有若干清洁通孔。将导柱上的贯穿孔与气泵连接,让气体能够顺利的通入导柱内。开模时,限位固定块就会带动导柱相下移动,导柱就会横卧在动模与定模之间,让清洁通孔对对准型芯和型腔,通入贯穿孔内的气体会通过清洁通孔喷射到型芯或是型腔上,完成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的安全而又方便的去除注塑模具内的异物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在注塑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型芯型腔的清洁,因为灰尘回事其他异物落在型芯或是型腔上时,会与对注塑成型的产品质量照成影响,会使得产品的表面有凸起或是凹坑,这样不仅仅降低注塑模具产品的成品出模率,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所以在没一腔注塑出模后,就要让注塑模具的型芯和型腔保持整洁和卫生。现有的注塑模具中,在灰尘或是异物落到入型腔内时,一般的通过人工手动擦拭,清除,但是这样太过于危险,而且效果不明显;或是使用气压枪直接将灰尘或是异物吹除,但是这样操作也太过于麻烦,都需要人们经常操作,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工人是生产劳动力,大大降低的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的安全而又方便的去除注塑模具内的异物的注塑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定模朝向动模的端面上设有型腔,所述定模被相动模的端面中心设有浇注口,所述动模朝向定模的端面上设有与型腔相适配的型芯,其特征是: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导柱、铰接杆和限位块,所述铰接杆铰接设置在动模侧壁;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定模外壁 ,所述限位块沿定模外壁所在平面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导柱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上端高于定模上端面;所述铰接杆上远离与动模铰接的铰接端设有导柱相适配的安装通孔,所述导柱通过安装通孔与铰接杆竖直连接,所述导柱长度与定模宽度相等,所述导柱轴向设有贯穿通孔,所述导柱侧壁设有若干清洁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塑模具使用时,就可以将导柱上的贯穿孔与气泵连接在一起,让气体能够顺利的通入导柱内,在注塑模具开模时,动模就会远离定模,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这样限位固定块就会带动导柱相下移动,这样导柱就会横卧在动模与定模之间,让清洁通孔对对准型芯和型腔,这样通入贯穿孔内的气体就会通过清洁通孔喷射到型芯或是型腔上,能够快速而又准确进行清洁护理工作,保持型芯和型腔的整洁,无需人工操作,解放了工人的生产劳动力,工人无需再对注塑模具进行配方的清洁工作,这样就能大大的提高工人是生产效率。在合模时,动模和定模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这样导柱就又能沿着滑槽相外滑动,从而滑出定模与动模之间,这样就会与影响注塑模具的正常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槽朝向动模的侧壁与定模设有型腔的端面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就能保证注塑模具完全开模后,其顺着滑槽滑入到动模和定模之间的导柱能够与动模保持最远的距离,这样就不会影响动模上产品的脱模工作,而且还能对定模上的型腔保持最大的清理效果,能让型腔内壁保持清洁,这样就能够保证产品的外表面能有足够的光洁度,大大提高的产品是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安装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导柱与安装通孔的连接端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导柱就能通过螺纹连接与铰接杆固定连接,这样既能保证导柱与铰接杆的连接端互相连接后能够足够的连接强度,而且还能方便导柱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人们对机构的维护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柱远离铰接杆的一端为闭合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就通入贯穿孔内的气体就只会从清洁通孔内喷射出去,能让通入贯穿孔内的气体完全的喷射到型芯和型腔内,不会造成浪费,让机构能够更加高效,更加节能环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铰接杆背相导柱的一侧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安装通孔同轴固定连接在铰接杆上,所述连接环外壁设有外连接螺纹,所述连接环内壁设有内连接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设置能够方便气泵等动力装置与贯穿孔相连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注塑模具实施例的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注塑模具实施例的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柱的闭合端的闭合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动模;11、型芯;2、定模;21、型腔;22、浇注口;3、清洁装置;31、导柱;311、贯穿通孔;312、清洁通孔;313、外螺纹;314、闭合端;32、限位块;321、滑槽;322、连接环;3221、外连接螺纹;3222、内连接螺纹;33、铰接杆;331、安装通孔;332、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注塑模具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和定模2,所述定模2朝向动模1的端面上设有型腔21,所述定模2被相动模1的端面中心设有浇注口22,所述动模1朝向定模2的端面上设有与型腔21相适配的型芯11,还包括清洁装置3,所述清洁装置3包括导柱31、铰接杆33和限位块32,所述铰接杆33铰接设置在动模1侧壁;所述限位块32固定设置在定模2外壁 ,所述限位块32沿定模2外壁所在平面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块32上设有与导柱31相适配的滑槽321;所述滑槽321上端高于定模2上端面;所述铰接杆33上远离与动模1铰接的铰接端设有导柱31相适配的安装通孔331,所述导柱31通过安装通孔331与铰接杆33竖直连接,所述导柱31长度与定模2宽度相等,所述导柱31轴向设有贯穿通孔311,所述导柱31侧壁设有若干清洁通孔312。在注塑模具使用时,就可以将导柱31上的贯穿孔与气泵连接在一起,让气体能够顺利的通入导柱31内,在注塑模具开模时,动模1就会远离定模2,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这样限位固定块就会带动导柱31相下移动,这样导柱31就会横卧在动模1与定模2之间,让清洁通孔312对对准型芯11和型腔21,这样通入贯穿孔内的气体就会通过清洁通孔312喷射到型芯11或是型腔21上,能够快速而又准确进行清洁护理工作,保持型芯11和型腔21的整洁,无需人工操作,解放了工人的生产劳动力,工人无需再对注塑模具进行配方的清洁工作,这样就能大大的提高工人是生产效率。在合模时,动模1和定模2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这样导柱31就又能沿着滑槽321相外滑动,从而滑出定模2与动模1之间,这样就会与影响注塑模具的正常使用。所述的滑槽321朝向动模1的侧壁与定模2设有型腔21的端面重合。这样就能保证注塑模具完全开模后,其顺着滑槽321滑入到动模1和定模2之间的导柱31能够与动模1保持最远的距离,这样就不会影响动模1上产品的脱模工作,而且还能对定模2上的型腔21保持最大的清理效果,能让型腔21内壁保持清洁,这样就能够保证产品的外表面能有足够的光洁度,大大提高的产品是质量。所述的安装通孔331内设有内螺纹332,所述导柱31与安装通孔331的连接端设有与内螺纹332相适配的外螺纹313。这样导柱31就能通过螺纹连接与铰接杆33固定连接,这样既能保证导柱31与铰接杆33的连接端互相连接后能够足够的连接强度,而且还能方便导柱31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人们对机构的维护工作。所述的导柱31远离铰接杆33的一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定模朝向动模的端面上设有型腔,所述定模被相动模的端面中心设有浇注口,所述动模朝向定模的端面上设有与型腔相适配的型芯,其特征是: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导柱、铰接杆和限位块,所述铰接杆铰接设置在动模侧壁;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定模外壁 ,所述限位块沿定模外壁所在平面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导柱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上端高于定模上端面;所述铰接杆上远离与动模铰接的铰接端设有导柱相适配的安装通孔,所述导柱通过安装通孔与铰接杆竖直连接,所述导柱长度与定模宽度相等,所述导柱轴向设有贯穿通孔,所述导柱侧壁设有若干清洁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定模朝向动模的端面上设有型腔,所述定模被相动模的端面中心设有浇注口,所述动模朝向定模的端面上设有与型腔相适配的型芯,其特征是:
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导柱、铰接杆和限位块,所述铰接杆铰接设置在动模侧壁;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定模外壁 ,所述限位块沿定模外壁所在平面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导柱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上端高于定模上端面;所述铰接杆上远离与动模铰接的铰接端设有导柱相适配的安装通孔,所述导柱通过安装通孔与铰接杆竖直连接,所述导柱长度与定模宽度相等,所述导柱轴向设有贯穿通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性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精英杰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