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805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炉,尤其是一种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包括依次连接的炉体、循环回收装置、过滤吸收塔、烟囱,所述的循环回收装置包括回收外壳,所述回收外壳内分别设有进气出气层、冷热风交替层、废弃物回收层,所述的进气出气层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进气腔、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炉体顶部相连接,所述出气腔与过滤吸收塔的底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增加循环回装置以及过滤吸收塔,有效将炉膛内产生的废热气净化降温,达到减排的目的,有益效果明显,适于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炉,尤其是一种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包括依次连接的炉体、循环回收装置、过滤吸收塔、烟囱,所述的循环回收装置包括回收外壳,所述回收外壳内分别设有进气出气层、冷热风交替层、废弃物回收层,所述的进气出气层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进气腔、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炉体顶部相连接,所述出气腔与过滤吸收塔的底部相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增加循环回装置以及过滤吸收塔,有效将炉膛内产生的废热气净化降温,达到减排的目的,有益效果明显,适于产业化生产。【专利说明】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尤其是一种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新兴的工业大国。随着工业生产的需要,在能源利用上,我国在这个范围不断发展、扩大。我国是产煤大国,同时也是耗能大国。如何利用我国现有煤炭资源解决工厂所需热能及人民生活所用热能是我们所探讨的关键问题。我国目前雾霾天气频发不穷原因之一就是工厂二次污染的排放。我国工厂所用中小型炉窖大部分是采用前苏联60年代的炉窖技术,不符合我国目前生产中所需要的设备,这种炉窖的缺点是:污染大、能耗高。这与2011年国家提出的重点减排项目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我国现有的锅炉情况看,必须加大力度对工业锅炉进行改进,打破常规设计理念,改变我国目前现有锅炉的不足之处,提高锅炉的出力,降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充分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减少工厂锅炉对油、气的依赖。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包括一次连接的炉体、循环回收装置、过滤吸收塔、烟?,所述的循环回收装置包括回收外壳,所述回收外壳内分别设有进气出气层、冷热风交替层、废弃物回收层,所述的进气出气层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进气腔、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炉体顶部相连接,所述出气腔与过滤吸收塔的底部相连接;本技术通过将进气出气层设置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进气腔、出气腔,有可有效的炉体排出的废气与冷风机送入的清洁气体分成两路,实现废气的降温、除尘以及清洁气体的升温,无需增加另外的加热设备,成本低廉,优异效果明显。 所述冷热风交替层设于进气出气层下部,所述冷热风交替层包括两根风管、梯级导风通道,所述风管顶部分别与进气腔、出气腔相连通,所述的梯级导风通道呈U形,其中间左右隔离,底部连通;左侧通道的顶部与炉体的底部相连通,右侧通道的顶部连接冷风机;本技术通过将梯级导风通道设计成U行,两条风管设于其中,风管内通入炉体排出的废气,风管外通入冷气,所述的梯级通风管将冷风循环于风管的外侧,可有效降低管内热风温度,使热风中的粉尘及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下沉入废物回收层内,而风管外的空气也同样经过风管的热能传递,其自身温度也同样升高,通入炉体中可有效使炉内进行二次燃烧,进一步净化炉体排出的空气,提高锅炉净化能力。 所述废弃物回收层设于冷热风交替层的下部,所述废弃物回收层为两个相互连通的V形筒体,本技术通过将V形筒体设为V形,可有效收集空气内的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提高循环回收装置的净化效果; 所述的过滤吸收塔包括两个首尾相接的塔体、循环液仓,其中一个塔体下部与冷热风交替层相连接,另一塔体顶端与烟?相连接,所述塔体内部设有两层喷液管,所述喷液管下部设有滤料板,循环液仓设于两个塔体下方,所述循环液仓上部通过回液管与塔体的底部相连接,循环液仓底部的输液管与塔体内的喷液管相连接,所述输液管上设有水泵;本技术通过增设过滤吸收塔,在循环回收装置净化气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空气的净化质量,有效降低排出空气的污染程度,有利于环境的清洁。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塔体的空气净化效果,塔体滤料板的厚度为30-40cm。 所述的风管外缘螺旋缠绕有铝片,本技术通过在风管外缠绕铝片以增加铝风管的散热、手冷面积,使风管内的热风散热效果更好,有利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沉淀以及后续过滤步骤的有效进行。 为了更好的将经循环回收装置内排出的气体送入过滤吸收塔,所述出气腔与过滤吸收塔之间设有引风机。 所述循环液仓的底部设有PH值自动检测加液器。 本技术通过在废弃物回收层的两个相互连通的V形筒体之间设开关阀,可有。 本技术通过将塔体底部设计成V形,可有效将清洁液体回收至循环液仓。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脱硫脱单的效果,所述的塔体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环境污染小:本技术通过在炉体后依次连接循环回收装置以及过滤吸收塔,可有效将炉体排出的气体经过循环回收装置以及过滤吸收塔净化,再经烟?排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节省能耗:本技术通过将梯级导风通道设计成U行,两条风管设于其中,风管内通入炉体排出的废气,风管外通入冷气;以高温通入炉膛的气体,可使炉内的煤炭进行二次燃烧,减少燃料用量,有效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3.热效率高: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风管外缘螺旋缠绕铝片以增加铝风管的散热面积,使风管外侧的空气有效提高温度;对炉体内输送热风可大大提高炉内温度,由于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提高及输入量的控制,可减少大量无效冷空气进入炉膛,使炉内接近贫氧状态,便于炉膛内未燃烧尽的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及煤渣的二次燃烧,使炉膛温度达到1400°C以上,热效率达到95%以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包括一次连接的炉体、循环回收装置2、过滤吸收塔3、烟? 4,所述的循环回收装置2包括回收外壳,所述回收外壳内分别设有进气出气层21、冷热风交替层22、废弃物回收层23,所述的进气出气层21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进气腔211、出气腔212,所述进气腔211与炉体顶部相连接,所述出气腔212与过滤吸收塔3的底部相连接,出气腔212与过滤吸收塔3之间设有引风机213 ; 所述冷热风交替层22设于进气出气层21下部,所述冷热风交替层22包括两根风管222、梯级导风通道221,所述风管222顶部分别与进气腔211、出气腔212相连通,风管222外缘螺旋缠绕有铝片223,所述的梯级导风通道221呈U形,其中间左右隔离,底部连通;左侧通道的顶部与炉体的底部相连通,右侧通道的顶部连接冷风机; 所述废弃物回收层23设于冷热风交替层22的下部,所述废弃物回收层23为两个相互连通的V形筒体231,所述的两个相互连通的V形筒体231之间设有开关阀; 所述的过滤吸收塔3包括两个首尾相接的塔体31、循环液仓32,其中一个塔体31下部与冷热风交替层22相连接,另一塔体31顶端与烟? 4相连接,所述塔体31内部设有两层喷液管311,所述喷液管311下部设有滤料板312312,其厚度为30-40cm,循环液仓32设于两个塔体31下方,所述循环液仓32上部通过回液管33与塔体31的底部相连接,循环液仓32底部的输液管33与塔体31内的喷液管311相连接,所述输液管33上设有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连接的炉体(1)、循环回收装置(2)、过滤吸收塔(3)、烟囱(4),所述的循环回收装置(2)包括回收外壳,所述回收外壳内分别设有进气出气层(21)、冷热风交替层(22)、废弃物回收层(23),所述的进气出气层(21)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进气腔(211)、出气腔(212),所述进气腔(211)与炉体(1)顶部相连接,所述出气腔(212)与过滤吸收塔(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冷热风交替层(22)设于进气出气层(21)下部,所述冷热风交替层(22)包括两根风管(222)、梯级导风通道(221),所述风管(222)顶部分别与进气腔(211)、出气腔(212)相连通,所述的梯级导风通道(221)呈U形,其中间左右隔离,底部连通;左侧通道的顶部与炉体(1)的底部相连通,右侧通道的顶部连接冷风机(224);所述废弃物回收层(23)设于冷热风交替层(22)的下部,所述废弃物回收层(23)为两个相互连通的V形筒体(231);所述的过滤吸收塔(3)包括两个首尾相接的塔体(31)、循环液仓(32),其中一个塔体(31)下部与冷热风交替层(22)相连接,另一塔体(31)顶端与烟囱(4)相连接,所述塔体(31)内部设有两层喷液管(311),所述喷液管(311)下部设有滤料板(312),循环液仓(32)设于两个塔体(31)下方,所述循环液仓(32)上部通过回液管(33)与塔体(31)的底部相连接,循环液仓(32)底部的输液管(34)与塔体(31)内的喷液管(311)相连接,所述输液管(34)上设有水泵(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新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