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脂油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38020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脂油加热装置,包括外体、储油体及搅拌组件,其中,上述外体内部为空腔结构,储油体设置在该空腔结构内,并与外体的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介质外流道;上述储油体的中部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形成介质内流道,介质内流道与上述介质外流道连通,介质内流道与储油体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储油空间;上述搅拌组件设置在储油空间中;外部的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右上而下与储油空间内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的底部流入介质外流道中,并经储油体的两侧部右下而上流动与储油体外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以便加热物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热效率高,能耗小,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磷脂油加热装置,包括外体、储油体及搅拌组件,其中,上述外体内部为空腔结构,储油体设置在该空腔结构内,并与外体的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介质外流道;上述储油体的中部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形成介质内流道,介质内流道与上述介质外流道连通,介质内流道与储油体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储油空间;上述搅拌组件设置在储油空间中;外部的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右上而下与储油空间内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的底部流入介质外流道中,并经储油体的两侧部右下而上流动与储油体外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以便加热物料。本技术加热效率高,能耗小,成本低。【专利说明】一种磷脂油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磷脂油生产设备,特别指一种磷脂油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磷脂油,也称之为液体磷脂或粗磷脂,为黄色粘稠状物质,是生产大豆油脱胶时的副产品,经真空干燥、脱色所制得的产物。其主要成份为: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豆油等。磷脂七十年代由前苏联科学家从植物油中提炼出来,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随着其功能逐步被科学界认识和发现已成为最主要的饲料营养强化剂之一。大豆磷脂油主要由大豆油、卵磷脂(PC)、脑磷脂(PE)、磷脂酰肌醇(PI)、磷酸脂(PA)、其他磷脂等营养成份组成 O 大豆磷脂油的流动性很差,特别是天气温度较冷时,流动性更差,依次需要一种加热装置预先对大豆磷脂油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大豆磷脂油流动性增强,以便运输和进行后续加工。传统的加热装置加热效率低,能耗大,能源利用率低,加热时热能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能耗小,成本低的磷脂油加热装置。 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磷脂油加热装置,包括外体、储油体及搅拌组件,其中,上述外体内部为空腔结构,储油体设置在该空腔结构内,并与外体的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介质外流道;上述储油体的中部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形成介质内流道,介质内流道与上述介质外流道连通,介质内流道与储油体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储油空间;上述搅拌组件设置在储油空间中;外部的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右上而下与储油空间内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的底部流入介质外流道中,并经储油体的两侧部右下而上流动与储油体外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以便加热物料。 优选地,所述的储油体的外壁及介质内流道的内壁均设置成波浪形,分别形成第一波浪形槽体及第二波浪形槽体,以便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加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介质内流道B内设置至少二个挡流板,挡流板将介质内流道分隔成多个加热层。 优选地,所述的挡流板包括本体及导孔,导孔包括至少二个,各导孔分布在本体上,并使上下两个加热层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储油体的上端面上开有环形的搅拌槽,搅拌槽内放置搅拌组件,以便搅拌储油体2中的物料,使物料加热均匀。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组件包括转轴、连接件及搅拌叶,其中,上述搅拌叶设置在储油空间中,搅拌叶的两侧壁也为波浪形,并与储油体的侧壁相对应设置;上述连接件下端连接在搅拌叶上,连接件的上端向上延伸经过搅拌槽而延伸至储油体外部;上述转轴固定在连接件上;转轴的上端外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转轴4旋转,以带动搅拌叶沿环形的储油空间运动,搅拌储油空间中的物料。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叶包括二个,两搅拌叶均连接在连接件的底部,转轴设置在连接件的中部,转轴转动带动连接件绕转轴旋转,使得两搅拌叶在储油空间中做环形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介质内流道的上部连接介质进管,介质进管将外部的加热介质导入介质内流道中,加热介质沿介质内流道向下流动。 优选地,所述的外体的上部设有介质导出管,完成加热后的介质经介质导出管导出。 优选地,所述的储油空间C的底部设有输料管,输料管包括管体及保温层,保温层包裹在管体外部,输料管将加热后的物料导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一种包括外体和储油体的加热装置,储油体设置在外体内部,并与外体内壁之间形成介质外流道,储油体中部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为介质内流道,介质外流道与介质内流道之间形成环形的储油空间;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往下流动,逐步加热储油空间的内侧部分,最后经介质内流道底部流入介质外流道中,介质逐步流向储油体的两侧,并在两侧空间中逐步向上流动,以便加热储油空间外侧部分的物料,形成物料的内外加热效益,加热介质中的热能利用率高,加热速度快;同时,储油体的外壁及介质内流道的内壁均设置为波浪形曲面,以便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速度,并且,在介质内导体内设置挡料板,挡料板上设置多个导孔,挡料板将介质内流道分割为多个加热层,加热介质,由上至下依次经过各加热层,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另外,在储油空间内设置搅拌叶,搅拌叶侧部也为波浪型,并与储油体外壁的凹凸部分对应设置,旋转搅拌轴使储油空间内的物料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加热速度;加热介质可为热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储油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挡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输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磷脂油加热装置,包括外体1、储油体2及搅拌组件,其中,上述外体I内部为空腔结构,储油体2设置在该空腔结构内,并与外体I的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介质外流道A ;上述储油体2的中部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形成介质内流道B,介质内流道B与上述介质外流道A连通,介质内流道B与储油体2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储油空间C ;上述搅拌组件设置在储油空间C中;外部的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B右上而下与储油空间C内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B的底部流入介质外流道A中,并储油体2的两侧部右下而上流动与储油体2外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以便加热物料。 储油体2的外壁及介质内流道B的内壁均设置成波浪形,分别形成第一波浪形槽体21及第二波浪形槽体22,以便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加热效果。 介质内流道B内设置至少二个挡流板3,挡流板3将介质内流道B分隔成多个加热层。 挡流板3包括本体31及导孔32,导孔32包括至少二个,各导孔32分布在本体31上,并使上下两个加热层连通。 储油体2的上端面上开有环形的搅拌槽23,搅拌槽23内放置搅拌组件,以便搅拌储油体2中的物料,使物料加热均匀。 搅拌组件包括转轴4、连接件8及搅拌叶7,其中,上述搅拌叶7设置在储油空间C中,搅拌叶7的两侧壁也为波浪形,并与储油体2的侧壁相对应设置;上述连接件8下端连接在搅拌叶7上,连接件8的上端向上延伸经过搅拌槽23而延伸至储油体2外部;上述转轴4固定在连接件8上;转轴4的上端外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转轴4旋转,以带动搅拌叶7沿环形的储油空间C运动,搅拌储油空间C中的物料。 搅拌叶7包括二个,两搅拌叶7均连接在连接件8的底部,转轴4设置在连接件8的中部,转轴4转动带动连接件8绕转轴4旋转,使得两搅拌叶7在储油空间C中做环形运动。 介质内流道B的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脂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体(1)、储油体(2)及搅拌组件,其中,上述外体(1)内部为空腔结构,储油体(2)设置在该空腔结构内,并与外体(1)的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介质外流道(A);上述储油体(2)的中部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形成介质内流道(B),介质内流道(B)与上述介质外流道(A)连通,介质内流道(B)与储油体(2)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储油空间(C);上述搅拌组件设置在储油空间(C)中;外部的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B)右上而下与储油空间(C)内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加热介质经介质内流道(B)的底部流入介质外流道(A)中,并经储油体(2)的两侧部右下而上流动与储油体(2)外侧的物料发生热交换,以便加热物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阿炳谈忠会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荣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