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101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飞机防除冰系统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双层的笛形管结构,利用可控旋转角度的电机驱动,保证从发动机引出的热气能够以特定的角度和姿态喷射到结冰区域,对机翼表面的积冰进行清除。在不同飞行姿态下机翼的严重结冰区域不同,该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调节热气喷射方位,对严重结冰区域进行热气除冰,节约能耗,提高除冰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防除冰系统领域。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双层的笛形管结构,利用可控旋转角度的电机驱动,保证从发动机引出的热气能够以特定的角度和姿态喷射到结冰区域,对机翼表面的积冰进行清除。在不同飞行姿态下机翼的严重结冰区域不同,该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调节热气喷射方位,对严重结冰区域进行热气除冰,节约能耗,提高除冰效率。【专利说明】—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防除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
技术介绍
飞机在含有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迎风表面如机翼、尾翼等升力面、进气道前缘等会发生结冰,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防冰、除冰措施。现在飞机热气防冰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成熟的热气防冰系统也在各大型号的飞机上起着关键的防除冰作用。 现代的热气防冰系统中,笛形管作为关键部件,已经被广泛应用。机翼前缘热气防冰管道以及笛形管的布置分为并联和串联两种形式。来自发动机的热引气通过管路分配到笛形管中,热气通过笛形管上的小孔喷射到机翼前缘蒙皮内表面,对机翼前缘上下蒙皮进行加热,起到防冰的目的。但是现今的笛形管为固定式,通过小孔的热气只能在特定方向进行喷射,加热的蒙皮内表面也是在固定区域。但是飞机的飞行状态和飞行姿态的不同,导致机翼表面的结冰位置和严重结冰区域也是有所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的飞机飞行姿态,充分利用热源进行防除冰工作。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包含笛形管、控制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笛形管由相互贴合的内管和外管组成,其中,内管固定,外管通过传动机构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内管和外管上均设有排气孔。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内管上在前半区域均布21排通气孔,相邻两排的角度差为3° ;外管上均布两排通气孔,之间夹角为30。ο 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任意满足角度调节要求的电机驱动外部笛形管转动,保证笛形管外管以3°的分度值进行精确转动;2.可控热气喷射范围为机翼前缘上下角度各30°(整体范围上60° )的结冰区域,保证覆盖飞机的各个飞行状态下的所有可能严重结冰区域,实现热气防冰系统的最大利用效率;3.对机翼蒙皮的严重结冰区域内表面进行重点热气喷射防护,提高了防冰效率,同时减少对热气的利用量,节约能源;4.由于电机精确驱动笛形管外管,实现热气喷射方向具有可调性。因而可以根据特定的飞行环境和飞行姿态,调节热气喷射方向进行防冰,提高了热气防冰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笛形管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外笛形管上通气孔排布示意图;图3是内外笛形管单排通气孔排布示意图;图4是机翼上双层笛形管结构的热气喷射范围示意图。 图中,1-机翼,2-外管,3-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包含笛形管、控制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笛形管由相互贴合的内管和外管组成,其中,内管固定,外管通过传动机构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内管和外管上均设有排气孔。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内管上在前半区域均布21排通气孔,相邻两排的角度差为3° ;外管上均布两排通气孔,之间夹角为30。ο 如示意图1所示,电机驱动外管,以规定的角度进行转动,保证外管的通气孔能够和内管上特定角度的通气孔进行吻合,保证热气喷射到机翼结冰区域内表面上。笛形管内管固定不动,因而调节外管上通气孔同某个角度下的内管通气孔连通,实现对热气喷射角度和方向的控制,实现特定结冰环境和结冰条件下的热气防冰能力。 图2和图3形象说明了双层笛形管上通气孔的排布情况。单排通气孔的排布方式由图3所示。而外管上以图3方式排布两排通气孔,内管上以图3方式排布了 21排通气孔,相邻两排之间的夹角为3°,从而实现由图4所示的该热气防冰笛形管结构可以实现的防冰范围,保证机翼上下部分角度a为30°范围内(整体结构60°的范围内)的防冰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笛形管、控制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笛形管由相互贴合的内管和外管组成,其中,内管固定,外管通过传动机构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内管和外管上均设有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上在前半区域均布21排通气孔,相邻两排的角度差为3° ;外管上均布两排通气孔,之间夹角为30。ο【文档编号】B64D15/04GK104129504SQ201410282191【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专利技术者】朱程香, 苗波, 朱春玲, 白天, 崔宁, 严晓雪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热气防冰的可调角度的笛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笛形管、控制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笛形管由相互贴合的内管和外管组成,其中,内管固定,外管通过传动机构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内管和外管上均设有排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程香苗波朱春玲白天崔宁严晓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