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短舱前缘的进气道防冰腔结构。
技术介绍
当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层飞行时,发动机的短舱前缘会结冰,短舱结冰会大大地限制通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从而引起发动机性能损失并可能会使发动机发生故障,此夕卜,脱落下来的冰块被吸入发动机时可能造成损坏,所以短舱前缘的防冰设计是必要的。现有的发动机进气道防冰系统多为热气防冰系统,采用从发动机压气机引来的热空气,将发动机热气进行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调节后,对进气道的前缘进行 加热,使撞击在进气道前缘的水吸收从蒙皮传来的热量后蒸发。加热区域通常称为防护区域,防冰区域的内侧加热结构通常称为防冰腔,热空气进入防冰腔后,沿防冰通道流动,热空气在沿通道的流动过程中把热量传给蒙皮,使防冰表面的温度达到一定值,从而保证表面不结冰。防冰腔的形式对防冰的效果影响很大,现有的防冰腔形式多采用通道式或笛形管引射式,如图I、图2所示。图I所示的结构简单、重量轻,但是效率低,图2所示的笛形管引射式,结构复杂、效率高,但是带来重量的增加。CN101962076A中描述了一种防冰腔,如图3所示,这种形式虽然效率很高,但是会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气道防冰腔结构,包括外蒙皮[1]、隔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蒙皮[3],内蒙皮[3]上分布有若干个小孔[5],内蒙皮[3]和隔板[2]组成供气通道[8],外蒙皮[1]和内蒙皮[3]组成防冰通道[7],外蒙皮[1]和内蒙皮[3]之间有间隙,供气通道[8]内的热空气通过小孔[5]进入防冰通道[7]内,热空气进入防冰通道[7]后,沿防冰通道[7]流动,从排气孔[6]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