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机供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0777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7:53
一种凹印机供墨系统,包括油墨缸,所述油墨缸上设置有油墨回流管道、油墨泵、油墨加入口、电机;所述油墨泵设置有油墨出口管道和与油墨缸相连通的油墨进口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通入油墨缸的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为密封结构,密封管为封闭结构,密封管上部、油墨缸外设置有冷凝水加入口和散热片;密封管下部、油墨缸内设置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内部为中空,旋转叶片内部的空腔与密封管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供墨系统中的油墨温度不因搅拌而温度升高,节约了溶剂、油墨的使用成本,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凹印机供墨系统,包括油墨缸,所述油墨缸上设置有油墨回流管道、油墨泵、油墨加入口、电机;所述油墨泵设置有油墨出口管道和与油墨缸相连通的油墨进口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通入油墨缸的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为密封结构,密封管为封闭结构,密封管上部、油墨缸外设置有冷凝水加入口和散热片;密封管下部、油墨缸内设置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内部为中空,旋转叶片内部的空腔与密封管内部连通。本技术能够使供墨系统中的油墨温度不因搅拌而温度升高,节约了溶剂、油墨的使用成本,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专利说明】凹印机供墨系统
本技术涉及凹印机,尤其涉及一种凹印机供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包装印刷行业中,凹印机因其结构简单、印刷速度快、印刷的墨层厚实鲜艳,印版耐印率高而被广泛应用。凹版印刷有的采用直接供墨方式,即将版辊浸泡在墨斗里,与墨斗直接接触上墨。有的采用自动供墨系统供墨,由自动供墨系统向版辊表面不断地提供一定黏度的油墨,以满足连续印刷的需要。由于凹印机使用的油墨为挥发型的专用油墨,其油墨具有多种特性,包括黏度、触变性、流动性、干燥性、着色力、细度等,其特性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会因油墨的搅拌,温度、湿度等印刷环境的变化,以及版辊与油墨的摩擦,致使油墨的温度升高,进而使油墨中的溶剂不断挥发,造成油墨的黏度逐渐增大,油墨颜色变深,流动性减小,影响到产品墨色的一致性和均匀分布,增加了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在印刷过程中,通常使用擦恩杯不断地测试油墨的黏度,以保障油墨黏度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油墨在搅拌的过程中,油墨的温度升高,油墨的溶剂挥发加快,油墨黏度变大,油墨消耗量增大,浪费溶剂及油墨,同时影响印刷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自动供墨系统供墨时,油墨在揽祥过程中使油墨温度升闻,油墨溶剂挥发,油墨消耗量增大,浪费溶剂及油墨,同时影响印刷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凹印机供墨系统,该供墨系统能够使油墨的温度不因搅拌而升高,节约了溶剂和油墨的成本,提高了印刷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凹印机供墨系统,包括油墨缸,所述油墨缸上设直有油墨回流管道、油墨栗、油墨加入口、电机;所述油墨栗设直有油墨出口管道和与油墨缸相连通的油墨进口管道;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通入油墨缸的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为封闭结构,密封管上部、油墨缸外设置有冷凝水加入口和散热片;密封管下部、油墨缸内设置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内部为中空,旋转叶片内部的空腔与密封管内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还设置有风扇,用于加快散热片散热。 进一步,所述油墨缸内还设置有半封闭结构的油墨桶,用于容置旋转叶片,防止过多油墨搅拌时发生油墨飞溅。 进一步,所述油墨桶的侧壁上还设直有通孔,便于油墨桶内的油墨和油墨缸内的油墨实现充分流动。 进一步,所述油墨泵通过油墨泵固定装置固定设置在油墨缸上;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装置固定设置在油墨缸上;所述旋转叶片通过叶片固定装置固定设置在密封管上。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管和旋转叶片内的冷凝水能够避免供墨系统中的油墨温度因搅拌而温度升高,从而避免了油墨溶剂的挥发,降低了油墨的消耗量,节约了溶剂和油墨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印刷产品的质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油墨缸 2.旋转叶片 3.叶片固定装置 4.密封管 5.冷凝水加入口 6.油墨加入口 7.散热片 8.电机固定装置 9.电机 10.风扇 11.油墨出口管道 12.油墨泵 13.油墨泵固定装置 14.油墨回流管道 15.油墨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不,一种凹印机供墨系统,包括油墨缸I,所述油墨缸I上设直有油墨回流管道14、油墨泵12、油墨加入口 6、电机9。 所述油墨泵12设置有油墨出口管道11和与油墨缸I相连通的油墨进口管道;所述电机9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密封管4。 所述密封管4为封闭结构,密封管4上部、油墨缸I外设置有冷凝水加入口 5和散热片7 ;密封管4下部、油墨缸I内设置有旋转叶片2,旋转叶片2内部为中空,旋转叶片2内部的空腔与密封管内部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9的转轴上还固定设置有风扇10,用于加快散热片7散热。 如图1所不,所述油墨缸I内还设置有半封闭结构的油墨桶15,油墨桶15是具有侧壁和桶底的半封闭结构,通过油墨桶15顶部与油墨缸I连通,用于容置旋转叶片2,防止过多油墨搅拌时发生油墨飞溅。 所述油墨桶15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通孔,通孔可以设置有多个,便于油墨桶15内的油墨和油墨缸I内的油墨实现充分流动。 如图1所示,所述油墨泵12通过油墨泵固定装置13固定设置在油墨缸I上;所述电机9通过电机固定装置8固定设置在油墨缸I上;所述旋转叶片2通过叶片固定装置3固定设置在密封管4上。 工作时,通过油墨加入口 6向油墨缸I内加入油墨,通过冷凝水加入口 5向密封管4内加入冷凝水,启动电机9,通过电机9带动风扇10、散热片7、密封管4、旋转叶片2旋转,对油墨桶15内的油墨进行搅拌。 在搅拌过程中,油墨温度逐渐升高,密封管4和旋转叶片2内的冷凝水温度升高,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通过散热片7、风扇10散热后,温度降低再次形成冷凝水,重新流回到密封管4和旋转叶片2内,如此循环,从而实现对油墨桶15内的油墨降温。 揽祥后油墨桶15的油墨与油墨缸I内的油墨充分流动,流入油墨缸I内,并通过油墨栗12将油墨从油墨出口管道11送入凹印机墨槽内,从凹印机墨槽回流的油墨通过油墨回流管道14进入油墨缸I中,如此循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凹印机供墨系统,包括油墨缸(1),所述油墨缸(I)上设置有油墨回流管道(14)、油墨泵(12)、油墨加入口(6)、电机(9);所述油墨泵(12)设置有油墨出口管道(11)和与油墨缸(I)相连通的油墨进口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的转轴上设置有通入油墨缸(I)的密封管(4);所述密封管(4)为封闭结构,密封管(4)的上部、油墨缸(I)外设置有冷凝水加入口(5)和散热片(7);密封管(4)的下部、油墨缸(I)内设置有旋转叶片(2),旋转叶片⑵内部为中空,旋转叶片⑵内部的空腔与密封管⑷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机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的转轴上还设置有风扇(10),用于加快散热片(7)的散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机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缸(I)内还设置有半封闭结构的油墨桶(15),用于容置旋转叶片(2),防止过多油墨搅拌时发生油墨飞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凹印机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桶(15)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通孔,便于油墨桶(1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印机供墨系统,包括油墨缸(1),所述油墨缸(1)上设置有油墨回流管道(14)、油墨泵(12)、油墨加入口(6)、电机(9);所述油墨泵(12)设置有油墨出口管道(11)和与油墨缸(1)相连通的油墨进口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的转轴上设置有通入油墨缸(1)的密封管(4);所述密封管(4)为封闭结构,密封管(4)的上部、油墨缸(1)外设置有冷凝水加入口(5)和散热片(7);密封管(4)的下部、油墨缸(1)内设置有旋转叶片(2),旋转叶片(2)内部为中空,旋转叶片(2)内部的空腔与密封管(4)内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辉庞远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九发包装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