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用绑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8992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绑固装置,包括:一灯体,所述灯体具有一照明部和二分别延伸于照明部两侧的绑套部,各个绑套部分别具有一环圈孔;以及至少一扣件,所述扣件与其中一绑套部相互结合,所述至少一扣件包括有一主片部和一连接所述主片部的一端的弧勾部,所述弧勾部朝主片部的一侧弯曲,并形成有一勾扣空间,在主片部与弧勾部所形成有勾扣空间的一侧延伸设置有一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朝主片部设有弧勾部的相反端弯曲,并与主片部形成有一结合空间,而其中一绑套部卡设在所述结合空间内,并且所述至少一扣件的弧勾部朝另一绑套部位移以勾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绑套部和扣件的相互绑固或解除,达到快速组装、调整或拆卸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提供骑乘者在骑乘的过程中予以照明、警示的绑固装置,是一种能以较快速、方便、简易操作的方式进行拆组的自行车用绑固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在近几年来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运动器具之一,自行车提供给许多运动爱好者增强体魄、纾解心灵,更可增加友情、亲情间的联系,因此许多上班族或是学生等平日白天无时间能从事运动时,皆会利用夜晚空闲时间来运动,然而纵观现今社会新闻事件,不少的交通意外皆存在于夜晚的路上,因夜晚天色的昏暗,视线不佳的问题,导致许多人因无注意到骑乘者导致意外的发生,骑乘者毕竟不如汽车股将人包覆,因此受到冲撞时骑乘者皆会受较严重的伤。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许多骑乘者除了通过佩戴安全帽、护膝、护肘或穿防摔衣等,进一步将提供后方警示之用以及自身观看前方路况的灯具装设于自行车上,如此一来,在后方的人员皆可清楚辨识前方的骑乘者,需减速小心行驶,而自身也可通过灯来观看前方路面的情况,减少意外的发生,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33360“自行车之固定结构”,其包含有:一固定座,其设有一容槽,固定座底部设有一卡固部;一束带,设于固定座顶部,其一侧设有一卡制段;一迫抵组,设有一螺杆及一顶块,该顶块设于容槽内,该螺杆穿设固定座且与顶块枢接;一支座,供该束带穿设;一连接座,组设于支座顶面,且连接座顶面与以构件组接;借由上述构件,该束带穿设支座并束缚于车架管后,再卡固于固定座,配合该迫抵组之迫抵,以达稳固定位之功效,且该支座与连接座可更换,整体具有产业实用性及创新效益。又或者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23082“方便结合于自行车竖管之灯具构造”,包括至少两结合螺栓,一灯具及至少两固定螺栓,该两结合螺栓可穿过一自行车之竖管盖而螺锁在一竖管上,使该竖管盖与该竖管夹紧一车把手的中央,每一结合螺栓之头部的端面具有一螺孔,该灯具包含一灯座、一LED灯光模组、一电池座、一电池盖及一控制开关,该灯座具有至少一穿孔,该LED发光模组设在该灯座中可供将灯光投射向该自行车的前方,该电池座与该灯座组合且位在该竖管盖的一外侧,该电池座具一电池槽可容纳该LED发光模组电力之至少一电池,该电池盖可分离地盖住该电池槽,该控制开关可控制该LED发光模组之灯光的亮、灭,该两固定螺栓可穿过该穿孔而分别螺锁在该两结合螺栓的螺孔中,以将该灯具结合固定在该竖管盖上;借由上述结构可直接将灯具安装在旧有的竖管盖上,进而使其具有组装方便、降低成本及易于更换电池之功效。上述“自行车之固定结构”以及“方便结合于自行车竖管之灯具构造”皆为现今市面上常见用来组装于自行车上,并提供使用者能辨识周遭路况和环境,以及提供周围人员能够清楚辨识骑乘者所在之处,虽然大幅增加骑乘者的运动安全,但是此两种灯具皆是通过两块相对应之元件框组包覆于自行车管架上,再通过复数螺丝穿过锁设,借此让灯具能固定于自行车上使用,此种方式在组装、调整上皆造成了许多骑乘者的不便,每当骑乘者要调整、位移灯具时,必须一一将螺丝松卸,借此才可调整组装,又当位置确定完成后,骑乘者必须一一锁回,且每根螺丝必须平均的锁设才可,不然容易造成锁设不均破坏自行车管件,设置让灯具无法按照自身的需求照射适当位置等缺失。因此,相关业者必须再次的审慎思考,如何的灯具装置才是符合大众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用绑固装置,提供骑乘者能够以最方便、快速、省时省力的方式调整、替换、组装灯具,借此达到骑乘上的安全,其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需要通过螺丝锁设,使得骑乘者在调整、组装、拆卸上必须耗费过多的时间与体力进行,且复数螺丝如果锁设无法平均则会造成自行车管件的磨损、变形,甚至影响到灯具本体的照明的缺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用绑固装置,其装设在自行车管件上,其包括:一灯体,所述灯体具有一照明部和二分别延伸于照明部两侧的绑套部,各个绑套部分别具有一环圈孔;以及至少一扣件,所述扣件与其中一绑套部相互结合,所述至少一扣件包括有一主片部和一连接所述主片部的一端的弧勾部,所述弧勾部朝主片部的一侧弯曲,并形成有一勾扣空间,在主片部与弧勾部所形成有勾扣空间的一侧延伸设置有一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朝主片部设有弧勾部的相反端弯曲,并与主片部形成有一结合空间,所述结合空间与勾扣空间呈偏心设置,而其中一绑套部卡设在所述结合空间内,并且所述至少一扣件的弧勾部朝另一绑套部位移以勾固。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片部的一侧与所述卡接部的末端呈间隔设置,并形成有一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与所述结合空间相连通。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各个绑套部的第一带段与第二带段靠近剖口的一端还分别设有一套孔,所述扣件有两个,两个扣件分别对应各第一带段或第二带段,各第二带段分别套组在各个扣件的结合空间内,并以弧勾部勾卡相对应的第一带段的套孔。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在各个绑套部的第一带段和第二带段靠近剖口的一端还分别设有一套孔,所述扣件有两个,两个扣件分别对应各第一带段或第二带段,各第一带段分别套组在各个扣件的结合空间内,并以弧勾部勾卡相对应的第二带段的套孔。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各个绑套部还分别设有一剖口连通所述环圈孔,各个绑套部以剖口的设置分隔成有一第一带段及一第二带段,并且各个绑套部的第一带段和第二带段相互对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绑套部和扣件的相互绑固或解除,达到快速组装、调整或拆卸的目的;2、本技术可以根据骑乘者自身的习惯而改变其绑套部和扣件的配置,大幅度提高骑乘者在组装、拆卸上的速度。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用绑固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扣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扣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尚未扣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处于扣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装设在自行车上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标号说明:自行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绑固装置,其装设在自行车管件上,其包括:一灯体,所述灯体具有一照明部和二分别延伸于照明部两侧的绑套部,各个绑套部分别具有一环圈孔;以及至少一扣件,所述扣件与其中一绑套部相互结合,所述至少一扣件包括有一主片部和一连接所述主片部的一端的弧勾部,所述弧勾部朝主片部的一侧弯曲,并形成有一勾扣空间,在主片部与弧勾部所形成有勾扣空间的一侧延伸设置有一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朝主片部设有弧勾部的相反端弯曲,并与主片部形成有一结合空间,所述结合空间与勾扣空间呈偏心设置,而其中一绑套部卡设在所述结合空间内,并且所述至少一扣件的弧勾部朝另一绑套部位移以勾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用绑固装置,其装设在自行车管件上,其包括:
一灯体,所述灯体具有一照明部和二分别延伸于照明部两侧的绑套部,各个绑套
部分别具有一环圈孔;以及
至少一扣件,所述扣件与其中一绑套部相互结合,所述至少一扣件包括有一主片
部和一连接所述主片部的一端的弧勾部,所述弧勾部朝主片部的一侧弯曲,并形
成有一勾扣空间,在主片部与弧勾部所形成有勾扣空间的一侧延伸设置有一卡接
部,所述卡接部朝主片部设有弧勾部的相反端弯曲,并与主片部形成有一结合空
间,所述结合空间与勾扣空间呈偏心设置,而其中一绑套部卡设在所述结合空间
内,并且所述至少一扣件的弧勾部朝另一绑套部位移以勾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绑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部的
一侧与所述卡接部的末端呈间隔设置,并形成有一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与所
述结合空间相连通。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嵩
申请(专利权)人:漳浦桂宏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