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酮连续化脱水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8566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酮连续化脱水的生产方法,属于丙酮连续化脱水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1)将丙酮原液打入第一分子筛脱水器内,并流回丙酮原液储罐继续进行脱水,丙酮脱水完成后打入中间罐,通过蒸馏系统进一步提纯;2)当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将需要脱水的丙酮打入第二分子筛脱水器内,并流回丙酮原液储罐继续脱水,同时对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进行再生;3)当第二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将需要脱水的丙酮切换到已完成再生的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继续进行脱水,并对第二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进行再生,以此形成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丙酮脱水的连续化进行,达到分子筛脱水与再生的连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丙酮连续化脱水
。具体步骤为:1)将丙酮原液打入第一分子筛脱水器内,并流回丙酮原液储罐继续进行脱水,丙酮脱水完成后打入中间罐,通过蒸馏系统进一步提纯;2)当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将需要脱水的丙酮打入第二分子筛脱水器内,并流回丙酮原液储罐继续脱水,同时对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进行再生;3)当第二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将需要脱水的丙酮切换到已完成再生的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继续进行脱水,并对第二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进行再生,以此形成循环。本专利技术可以保证丙酮脱水的连续化进行,达到分子筛脱水与再生的连续进行。【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丙酮连续化脱水
,具体涉及一种丙酮连续化脱水的生产方 法。
技术介绍
由丙酮作为溶剂进行的回流反应时,由于反应时产生的水分和原料中所含的水 分,若反应体系中含水量超过一定量时,将使反应难以进行,影响产物的收率和质量,因此 反应后的丙酮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一般是采用分子筛脱水剂的方法进行脱水处理。 虽然分子筛脱水脱水工艺具有稳定、高效脱水的效果,但分子筛饱和吸附后需要 进行再生,而现有技术是把分子筛脱水剂单独取出进行再生。分子筛在吸附有机物中的水 分时,也会吸附少量有机物,因此如果直接把分子筛取出进行再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 且分子筛再生完成之后,分子筛需要冷却再重新进行装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分子筛需要单独再生、反复装卸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丙酮连 续化脱水的生产方法,使得分子筛对丙酮脱水与分子筛再生同时在一个设备中进行,省去 分子筛反复装卸这一过程,实现丙酮连续化脱水,延长分子筛的使用寿命。 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为:,具体步骤如 下: 步骤1)、将丙酮原液经循环泵打入第一分子筛脱水器内,并流回丙酮原液储罐继续进 行循环脱水,丙酮脱水完成后打入中间罐,通过蒸馏系统进行进一步地提纯; 步骤2)、当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关闭第一分子筛脱水器的丙酮 进口和出口阀门,将需要脱水的丙酮通过循环泵打入第二分子筛脱水器内,并流回丙酮原 液储罐继续进行循环脱水,同时对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进行蒸汽加热再生; 步骤3)、当第二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关闭第二分子筛脱水器的丙酮 进口和出口阀门,将需要脱水的丙酮切换到已完成再生的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继续进行脱 水,并对第二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进行蒸汽加热再生,以此形成循环,实现丙酮连续化 脱水。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中所述的丙酮原液,其水分含量为2000?3500 mg/kg。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经循环脱水后的丙酮打入中间罐,该丙酮中的水分含量为 600 ?800 mg/kg。 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其判断方法为:将丙酮原液打入分子 筛脱水器中,每间隔15分钟对丙酮原液储罐中的丙酮进行检测,当丙酮中的水分含量无变 化时,即视为分子筛已饱和吸附。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子筛再生,其再生温度为170?200°C,再生时间为1?3小时。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子筛为3A分子筛。 toon]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可以保证丙酮脱水的连续化进行,本专利技术设计两个分子筛脱水器,当一个分 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吸附饱和时对其进行再生,可以通过另一个分子筛脱水器继续进行 脱水,从而达到分子筛脱水与再生的连续进行。 2.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本公司生产上的余热蒸汽对分子筛进行加热再生,通过循环系 统的冷凝水对分子筛降温及对低浓度的丙酮水溶液冷凝。而现有技术需要耗费较多的外加 热源,如电加热板、高温氮气或导热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图1中:1、丙酮原液储罐;2、第一分子筛脱水器;3、第二分子筛脱水器;4、丙酮中 间罐;5、低浓度丙酮水溶液收集器;6、冷凝器;7、循环泵;8、第一加热/冷却盘管;9、第二 加热/冷却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其具体工艺步骤 为: 步骤1 )、将丙酮原液储罐1中的丙酮原液经循环泵7打入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内,并流 回丙酮原液储罐1继续进行循环脱水,将完成脱水的丙酮打入丙酮中间罐4,通过蒸馏系统 进行丙酮的进一步提纯; 步骤2)、当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关闭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的丙 酮进口和出口阀门,将需要脱水的丙酮通过循环泵7打入第二分子筛脱水器3内,并流回丙 酮原液储罐1继续进行循环脱水,同时对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中的分子筛进行再生; 步骤3)、最后当第二分子筛脱水器3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关闭第二分子筛脱水器2 的丙酮进口和出口阀门,将需要脱水的丙酮切换到已完成再生的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中继 续进行脱水,并对第二分子筛脱水器2中的分子筛进行再生,以此形成循环,实现丙酮连续 化脱水。 本专利技术将含水量较高的丙酮原液用循环泵7按一定流速经过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 内,然后再回流到丙酮原液储罐1中,丙酮中的水分不断被分子筛吸附,经过一段时间后, 丙酮原液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水分含量< 800mg/kg时,直接把丙酮打入丙酮中间罐4,后 续丙酮进入蒸馏系统进行进一步提纯。 当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中的分子筛吸附饱和后,此时关闭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中 丙酮进口和出口阀门,将需要脱水的丙酮通过循环泵7打入第二分子筛脱水器3内,并流回 丙酮原液储罐1继续进行循环脱水,同时对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中的分子筛进行再生。分 子筛的再生步骤为:在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装上可拆卸保温套,向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内的 第一加热盘管通入热蒸汽,通过真空系统将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内的空气进行抽真空,使 分子筛吸附的水分进入冷凝器6中,冷却之后进入低浓度丙酮水溶液收集器5中。当分子 筛加热再生完成后,拆掉保温加热套,关闭热蒸汽进、出口阀门,切换到第一冷却盘管上的 冷却水进、出口阀门,通过循环冷却水对分子筛进行降温。所述的第一加热盘管与第一冷却 盘管为同一管道,即第一加热/冷却盘管8。 最后当第二分子筛脱水器3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关闭第二分子筛脱水器2的 丙酮进口和出口阀门,将需要脱水的丙酮切换到已完成再生的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中继续 进行脱水,并对第二分子筛脱水器2中的分子筛进行再生,具体再生步骤同上。 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例: 分别将两份50kg 3A分子筛装入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和第二分子筛脱水器3中,丙酮 原液通过循环泵7打入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中进行脱水操作,丙酮原液的水分含量2000? 3500 mg/kg,其连续与3A分子筛循环接触1小时,此时水分含量降到约600mg/kg,将丙酮直 接打入丙酮中间罐4,后续进入蒸馏系统进行进一步提纯。 当第一分子筛脱水器2中继续打入丙酮原液,经过与3A分子筛循环接触15分钟 左右,取丙酮原液储罐中的丙酮进行检测,丙酮中的水分含量无变化,即视为3A分子筛吸 附饱和。经过试验,50kg 3A分子筛吸附饱和,其孔内含水量达到10%左右。此时把丙酮打 入第二分子筛脱水器3中,关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酮连续化脱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丙酮原液经循环泵打入第一分子筛脱水器内,并流回丙酮原液储罐继续进行脱水,丙酮脱水完成后打入丙酮中间罐,通过蒸馏系统进行进一步提纯;步骤2)、当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关闭第一分子筛脱水器的丙酮进口和出口阀门,将需要脱水的丙酮通过循环泵打入第二分子筛脱水器内,并流回丙酮原液储罐继续进行循环脱水,同时对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进行蒸汽加热再生;步骤3)、当第二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饱和吸附后,关闭第二分子筛脱水器的丙酮进口和出口阀门,将需要脱水的丙酮切换到已完成再生的第一分子筛脱水器中继续进行脱水,并对第二分子筛脱水器中的分子筛进行蒸汽加热再生,以此形成循环,实现丙酮连续化脱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鸣于楼云刘利娟孙宇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晶协高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