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其属于合金材料制备
。该方法采用在紫铜熔炼时加入0.01%-0.06%的稀土元素钇,利用钇细化紫铜的晶粒,达到提高紫铜塑性的目的,以解决紫铜在高应变速率塑性加工时形成微观缺陷的问题。与紫铜相比,加入稀土元素钇的紫铜晶粒度小,塑性和强度性能明显提高,加入稀土元素钇的紫铜的抗拉强度可以提高40-75MPa,经过高应变速率的塑性加工后无微观组织缺陷,晶界处未形成开裂或空洞。通过该方法提高了紫铜的塑性性能并能够增大其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属于合金材料制备
。
技术介绍
紫铜即纯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紫铜具有面心立方晶格,无同素 异形转变,塑性较好而强度低,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虽然紫铜的塑性较好,但是在应变速 率较高时仍会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一定的晶界缺陷,图1是紫铜热轧时所形成的晶 界开裂(乳制温度750-KKKTC,压缩率30%-45%,轧制速度30-50mm/s)。如果在轧制、挤压等 强烈塑性变形的过程中形成晶界缺陷,则会导致塑性加工后的紫铜强度降低甚至开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钇的高塑性紫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将钇与紫铜按照 0.01%‑0.06%:1的比例投入到高频感应电炉的石墨坩埚中,采用氩气作为保护气进行熔炼;所述紫铜的纯度质量百分比为99.99%,钇的纯度质量百分比为99.99%;(2)熔炼形成的合金在真空炉中均匀退火,退火温度600‑800℃,退火时间30‑45小时;(3)退火后的合金缓慢降温至450‑550℃;(4)再以6‑9℃/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得到含钇的高塑性紫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升,刘玉君,曲严冰,纪卓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