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衣分段切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658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衣分段切刀机构,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的减速电机、通过第一轴承同轴连接在支座上的大带轮和从动盘、以及连接在大带轮上且与大带轮同轴安装的主动盘,所述主动盘与从动盘相对设置,所述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还设有切刀装置;所述从动盘与支座之间还设有摩擦缓冲棒,以保证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大带轮、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圆心处均设有同轴孔,待切割的肠衣从所述同轴孔内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渐开线导槽,实现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目的,方便对切割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控制;该肠衣分段切刀机构自动化程度高,全程自动控制,刀片设有缓冲结构,使用安全,能够满足大批量连续生产的要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肠衣分段切刀机构,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的减速电机、通过第一轴承同轴连接在支座上的大带轮和从动盘、以及连接在大带轮上且与大带轮同轴安装的主动盘,所述主动盘与从动盘相对设置,所述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还设有切刀装置;所述从动盘与支座之间还设有摩擦缓冲棒,以保证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大带轮、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圆心处均设有同轴孔,待切割的肠衣从所述同轴孔内穿过。本技术通过设置渐开线导槽,实现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目的,方便对切割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控制;该肠衣分段切刀机构自动化程度高,全程自动控制,刀片设有缓冲结构,使用安全,能够满足大批量连续生产的要求。【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胶原蛋白肠衣进行分段切割 的肠衣分段切刀机构。 肠衣分段切刀机构
技术介绍
胶原蛋白肠衣是以牛皮或猪皮的胶原蛋白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用于制备灌肠的蛋 白肠衣。其色泽呈半透明米黄色,形状呈无缝管状,无破孔。可食性胶原蛋白肠衣可用于生 肠,蒸煮/烟熏类产品,干制/半干制类产品,其抗压强度是天然肠衣的四倍以上,在一定程 度上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具有很宽的市场前景。 目前,市场对胶原蛋白肠衣的规格有多种不同的需求,但现有的机器生产的胶原 蛋白肠衣出品率低,肠衣的分段切割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肠衣产出较慢,无法满足工业化 大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胶原蛋白肠衣生产中,肠衣的分段切割设 备自动化程度较低,肠衣产出较慢,无法满足工业化大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肠衣分段切刀机构,包括:支座、 固定在支座上的减速电机、通过第一轴承同轴连接在支座上的大带轮和从动盘、以及连接 在大带轮上且与大带轮同轴安装的主动盘,所述主动盘与从动盘相对设置,所述主动盘与 从动盘之间还设有切刀装置;所述从动盘与支座之间还设有摩擦缓冲棒,以保证主动盘与 从动盘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大带轮、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圆心处均设有同轴孔,待切 割的肠衣从所述同轴孔内穿过。 其中,所述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大带轮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 支座上,所述减速电机的主轴上连接有小带轮,所述小带轮与大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从 动盘通过第一轴承连接在第二支座上。 其中,所述主动盘上绕圆心均匀设有若干渐开线导槽,若干所述渐开线导槽同向 设置。 其中,所述从动盘上设有若干刀架导向孔,所述刀架导向孔的长度方向与从动盘 的径向一致,所述刀架导向孔的数量与渐开线导槽的数量一致;所述刀架导向孔的一侧设 有第二轴承导向槽,所述第二轴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刀架导向孔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 第二轴承导向槽与所述主动盘相对。 其中,所述切刀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刀架导向孔内的刀架导柱、连接在所述刀架 导柱朝向从动盘圆心一端的刀架、以及与所述刀架连接的刀片;所述刀架导柱远离从动盘 圆心的一端设有第一销轴孔,所述第一销轴孔的中心轴与从动盘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 第一销轴孔内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导向孔,且在端部连接有第 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渐开线导槽内。 其中,所述刀架导柱远离从动盘圆心的一端还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 与所述第一销轴孔垂直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销轴位于所述第一销轴孔内;所述第一螺纹 孔内设有螺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销轴。 其中,所述刀架导柱朝向从动盘圆心的一端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侧面对称设有 两个直槽,所述直槽的长度方向与圆孔的轴向一致;所述刀架的一端设有第二销轴孔,另一 端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刀片通过第二螺纹孔连接在刀架上;所述刀架设有第二销轴孔的 一端位于所述圆孔内,所述第二销轴孔内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孔的端部位于所述 直槽内;所述圆孔内还设有顶在所述刀架端部的弹簧。 其中,所述刀片为平面结构,所述刀片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从动盘的中心轴。 其中,所述刀片的刀刃为直线结构。 其中,所述刀片的刀刃为圆弧结构。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渐开线导槽,实现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 线运动的目的,方便对切割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控制;摩擦缓冲棒与渐开线导槽的结合,使主 动盘与从动盘之间可以实现同步转动和相对转动两种运动,将对肠衣的环形切割动作和对 切割装置的控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肠衣分段切刀机构自动化程度高, 全程自动控制,刀片设有缓冲结构,使用安全,能够满足大批量连续生产的要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肠衣分段切刀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支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第二支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左视图; 图6是本技术从动盘与第二支座的组合状态示意图(视图方向与图5-致); 图7是本技术主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大带轮与主动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从动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技术刀架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技术刀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技术刀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是本技术刀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减速电机;2、第一轴承;3、第一支座;4、大带轮;5、主动盘;6、刀架导柱; 7、从动盘;8、第二支座;9、小带轮;10、第二轴承;11、第一销轴;12、弹簧;13、螺钉;14、刀 架;15、渐开线导槽;16、刀架导向孔;17、第二轴承导向槽;18、刀片;19、第一销轴孔;20、 第一螺纹孔;21、圆孔;22、直槽;23、第二销轴孔;24、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为便于描述,定义从动盘7上朝向从动盘7圆心的方向为内,远离从动盘7圆心的 方向为外。 图1是本技术肠衣分段切刀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可知:肠衣分段 切刀机构包括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8、减速电机1、大带轮4、主动盘5、从动盘7以及切刀装 置,减速电机1固定在第一支座3上,减速电机1的小带轮9通过皮带与大带轮4连接,主 动盘5连接在大带轮4上,大带轮4和从动盘7分别通过第一轴承2连接在第一支座3和 第二支座8上,主动盘5与从动盘7相对设置,大带轮4、主动盘5和从动盘7均同轴安装且 均为中空结构。切刀装置安装在从动盘7内,切刀装置通过第一销轴11和第二轴承10与 主动盘5连接。 图2和图3分别是第一支座3和第二支座8的结构示意图,两支座的上部均为圆 环结构,圆环的内表面用于安装第一轴承2,以实现连接大带轮4和从动盘7的目的。 图4是图1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结合图10-图12所示,刀架导柱6外端沿轴心 设有第一螺纹孔20,沿垂直第一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肠衣分段切刀机构,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的减速电机(1)、通过第一轴承(2)同轴连接在支座上的大带轮(4)和从动盘(7)、以及连接在大带轮(4)上且与大带轮(4)同轴安装的主动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盘(5)与从动盘(7)相对设置,所述主动盘(5)与从动盘(7)之间还设有切刀装置;所述从动盘(7)与支座之间还设有摩擦缓冲棒,以保证主动盘(5)与从动盘(7)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大带轮(4)、主动盘(5)和从动盘(7)的圆心处均设有同轴孔,待切割的肠衣从所述同轴孔内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仙施贵成黎克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