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旭明专利>正文

摆角斜齿轮及基于该摆角斜齿轮的偏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133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角斜齿轮,其为直齿轮和斜齿轮叠合形成的双联齿轮结构,其设有内孔,该斜齿轮的轮齿以180°为周期进行变角;位于周期起点处,该斜齿轮的轮齿与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线平行;自周期起点处的轮齿相邻的轮齿至位于半周期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地向正方向倾斜,位于半周期处的该轮齿达到最大倾斜度β;自半周期处的该轮齿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地向负方向侧倾斜,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恢复至与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平行,从而完成以180°为周期的变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磨块的偏摆,代替现有技术的摆杆模式,从而摆脱摆杆模式带来占用空间大、易劳损等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摆角斜齿轮,其为直齿轮和斜齿轮叠合形成的双联齿轮结构,其设有内孔,该斜齿轮的轮齿以180°为周期进行变角;位于周期起点处,该斜齿轮的轮齿与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线平行;自周期起点处的轮齿相邻的轮齿至位于半周期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地向正方向倾斜,位于半周期处的该轮齿达到最大倾斜度β;自半周期处的该轮齿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地向负方向侧倾斜,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恢复至与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平行,从而完成以180°为周期的变角。本技术实现磨块的偏摆,代替现有技术的摆杆模式,从而摆脱摆杆模式带来占用空间大、易劳损等问题。【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具体涉及一种摆角斜齿轮及基于该摆角斜齿轮的偏摆 机构。 摆角斜齿轮及基于该摆角斜齿轮的偏摆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抛光磨头是利用摆杆机构带动磨块偏摆,但是,通过摆杆机构传动存 在两个个问题:其一,摆杆机构作往复运动,其活动关节容易造成劳损,报废率高;其二,摆 杆机构占据大量空间,按照每组摆杆机构匹配一组磨块安装座及一磨块来计算,摆杆机构 大大限制每个抛光磨头所携带的磨块数量,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角斜齿轮,其为直齿轮 和斜齿轮叠合形成的双联齿轮结构,其设有内孔,该斜齿轮的轮齿以180°为周期进行变 角;位于周期起点处,该斜齿轮的轮齿与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线平行;自周期起点处的轮 齿相邻的轮齿至位于半周期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地向正方向倾斜,位于半周期处的 该轮齿达到最大倾斜度β ;自半周期处的该轮齿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 地向负方向侧倾斜,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恢复至与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平行,从而完成以 180°为周期的变角。 具体地,该递增角度α为1?2°。 具体地,该最大倾斜度β为10?15°。 -种基于所述摆角斜齿轮的偏摆机构,包括该摆角斜齿轮、转动齿轮轴、双联内齿 轮及最多八个传动直齿轮;该双联内齿轮为内直齿轮和偏心内齿轮叠合形成的双联齿轮结 构,其设有内孔。该双联内齿轮罩设于该摆角斜齿轮,且该双联内齿轮的偏心内齿轮与该摆 角斜齿轮的直齿轮啮合;该转动齿轮轴贯穿该双联内齿轮的内孔及摆角斜齿轮的内孔,且 该转动齿轮轴的齿轮与该双联内齿轮的内直齿轮啮合;该最多八个传动直齿轮等角度环绕 该摆角斜齿轮,并分别与该摆角斜齿轮的斜齿轮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技术具有周期往复性的斜轮齿用 于带动具有直齿轮的磨块安装座,实现磨块的偏摆,代替现有技术的摆杆模式,从而摆脱摆 杆模式带来占用空间大、易劳损等问题;2、基于该摆角斜齿轮的偏摆机构直接用于抛光磨 头的偏摆机构,突破性地实现八个磨块于一抛光磨头机内同时工作,避免摆杆模式带来占 用空间大、易劳损等问题,并提供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摆角斜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摆角斜齿轮的轮齿变角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摆角斜齿轮的裁剪图。 图4是本技术的基于该摆角斜齿轮的偏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的摆角斜齿轮10为一体成型的直齿轮11和 斜齿轮12叠合形成的双联齿轮结构,其设有内孔。该斜齿轮12的轮齿以180°为周期进 行变角。位于周期起点处,该斜齿轮12的轮齿与摆角斜齿轮10的轴心线平行;自周期起点 处的轮齿相邻的轮齿至位于半周期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地向正方向倾斜,位于半周 期处的轮齿达到最大倾斜度β ;自半周期处的轮齿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 地向负方向侧倾斜,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恢复至与摆角斜齿轮10的轴心平行,从而完成以 180°为周期的变角。该斜齿轮12上具有两个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周期起点为任意选取的定点,周期起点处和周期终点互为 180°,S卩,第一周期的起点即为第二周期的终点,第一周期的终点即为第二周期的起点。同 时,所述半周期处为于斜齿轮12的横截面自周期起点或周期终点摆动90°。另外,所述正 方向和负方向是相对两者而言,当正方向意指与该周期的前进方向相同,则,负方向为与该 周期的前进方向相反;当正方向意指与该周期的前进方向相反,则,负方向为与该周期的前 进方向相同。 优选地,该递增角度α为1?2°,该最大倾斜度β为10?15°。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的基于该摆角斜齿轮的偏摆机构,包括上述摆 角斜齿轮10、转动齿轮轴20、双联内齿轮30及八个传动直齿轮40。该双联内齿轮30为一 体成型的内直齿轮31和偏心内齿轮32叠合形成的双联齿轮结构,其设有内孔。该双联内 齿轮30罩设于摆角斜齿轮10上方,并且,该双联内齿轮30的偏心内齿轮32与摆角斜齿轮 10的直齿轮11啮合。该转动齿轮轴20贯穿双联内齿轮30的内孔及摆角斜齿轮10的内 孔,并且,该转动齿轮轴20的齿轮与该双联内齿轮30的内直齿轮31啮合。该八个传动直 齿轮40等角度环绕该摆角斜齿轮10,并分别与该摆角斜齿轮10的斜齿轮12啮合。 基于该摆角斜齿轮10的偏摆机构工作时,该转动齿轮轴20带动双联内齿轮30转 动,该双联内齿轮30作偏心转动,带动摆角斜齿轮10自转,该摆角斜齿轮10的斜齿轮12 带动该八个传动直齿轮40作往复偏摆自转。 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 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 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1. 一种摆角斜齿轮,其特征在于:其为直齿轮和斜齿轮叠合形成的双联齿轮结构,其 设有内孔,该斜齿轮的轮齿以180°为周期进行变角;位于周期起点处,该斜齿轮的轮齿与 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线平行;自周期起点处的轮齿相邻的轮齿至位于半周期处的轮齿,以 等角度α递增地向正方向倾斜,位于半周期处的该轮齿达到最大倾斜度β ;自半周期处的 该轮齿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地向负方向侧倾斜,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恢 复至与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平行,从而完成以180°为周期的变角。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摆角斜齿轮,其特征在于:该递增角度α为1?2°。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摆角斜齿轮,其特征在于:该最大倾斜度β为10?15°。4. 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摆角斜齿轮的偏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该摆角斜齿 轮、转动齿轮轴、双联内齿轮及最多八个传动直齿轮;该双联内齿轮为内直齿轮和偏心内齿 轮叠合形成的双联齿轮结构,其设有内孔;该双联内齿轮罩设于该摆角斜齿轮,且该双联内 齿轮的偏心内齿轮与该摆角斜齿轮的直齿轮啮合;该转动齿轮轴贯穿该双联内齿轮的内孔 及摆角斜齿轮的内孔,且该转动齿轮轴的齿轮与该双联内齿轮的内直齿轮啮合;该最多八 个传动直齿轮等角度环绕该摆角斜齿轮,并分别与该摆角斜齿轮的斜齿轮啮合。【文档编号】F16H55/17GK203880036SQ201420219569【公开日】2014年10月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角斜齿轮,其特征在于:其为直齿轮和斜齿轮叠合形成的双联齿轮结构,其设有内孔,该斜齿轮的轮齿以180°为周期进行变角;位于周期起点处,该斜齿轮的轮齿与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线平行;自周期起点处的轮齿相邻的轮齿至位于半周期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地向正方向倾斜,位于半周期处的该轮齿达到最大倾斜度β;自半周期处的该轮齿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以等角度α递增地向负方向侧倾斜,至周期终点处的轮齿恢复至与该摆角斜齿轮的轴心平行,从而完成以180°为周期的变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明刘苗喻彬彬康岱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旭明刘苗康岱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