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5004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套和传动轴,传动套和传动轴通过联动球体相连接,所述传动套内设置旋转叶轮,旋转叶轮外侧设置有密封垫与传动套内壁密封接触,传动套外壁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节流阀,传动套内充有液压油,旋转叶轮与传动轴刚性连接,旋转叶轮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贯通旋转叶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设置有导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成功规避了传动件本身使用寿命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套和传动轴,传动套和传动轴通过联动球体相连接,所述传动套内设置旋转叶轮,旋转叶轮外侧设置有密封垫与传动套内壁密封接触,传动套外壁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节流阀,传动套内充有液压油,旋转叶轮与传动轴刚性连接,旋转叶轮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贯通旋转叶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设置有导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本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成功规避了传动件本身使用寿命的瓶颈问题。【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尤其是一种传动装置。 一种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手的结构中,传动部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结 构的传动部件。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672330B公开了一种传动联轴器,实现了角度补偿 功能,提高了扭矩的承载能力。但是这种结构还是实用传动的传动件直接相连传动的方式, 受限于传动件自身的寿命,整个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无法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通过改变传动结构,成功规避了传动件本身使用寿命的瓶颈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套和传动轴,传动套和传动轴通过联动球体相连接,所述 传动套内设置旋转叶轮,旋转叶轮外侧设置有密封垫与传动套内壁密封接触,传动套外壁 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节流阀,传动套内充 有液压油,旋转叶轮与传动轴刚性连接,旋转叶轮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 流道和第二流道贯通旋转叶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设置有导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对称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包括串联连 接的第一限流部、第二限流部和第三限流部,节流阀设置在第二限流部内,第一限流部与所 述传动套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流部为弯曲的喇叭口形,第二限流部为圆柱形,第三限流部 为螺旋管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流部与所述传动套的接口直径和第一限流部与所述第二限 流部的接口直径之比为1:5?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限流部的螺距与内径之比为1:1?3 :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传 动件直接传动的结构,使用液压油对旋转叶轮的推动力实现传动。这种结构完全避免了传 动件的磨损,大大延长了整个传动装置的寿命。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交换作为进液管和出 液管使用,实现传动方向的正反变化。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度,可以实现改变传动套内液压 油压力的作用,实现改变传动比的功能。在旋转叶轮旋转过程中,液压油通过第一流道或第 二流道流动,提高了旋转叶轮受到的液压的均匀度。第一限流部起到了增加液压油进液压 力的作用,第二限流部起到了提高节流阀调节精度的作用,第三限流部起到了抑制液压油 产生紊流的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流道的示意图。 图中:1、传动套;2、传动轴;3、旋转叶轮;4、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6、节流阀;7、 液压油;8、第一流道;9、第二流道;10、单向阀;11、第一限流部;12、第二限流部;13、第三 限流部;14、U形管;15、缩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 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 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2,本实施例包括传动套1和传动轴2,传动套1和传动轴2通过联动球 体14相连接,所述传动套1内设置旋转叶轮3,旋转叶轮3外侧设置有密封垫14与传动套 1内壁密封接触,传动套1外壁设置有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内 分别设置有一个节流阀6,传动套1内充有液压油7,旋转叶轮3与传动轴2刚性连接,旋转 叶轮3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9贯通旋转叶轮3,第 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内设置有导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10。所述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 对称设置,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限流部11、第二限流部12和第三 限流部13,节流阀6设置在第二限流部12内,第一限流部11与所述传动套1相通。所述第 一限流部11为弯曲的喇叭口形,第二限流部12为圆柱形,第三限流部13为螺旋管形。 其中,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结构相同,在旋转叶轮上反向设置。第一流道8和 第二流道9内设置有U形管14, U形管14在靠近单向阀10的一端设置有缩口 15,单向阀 10设置在进液方向一端。缩口 15可以减小由于设置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而对液压油 压力的损失,U形管14可以起到抑制缩口 15产生紊流的作用。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本技术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传动件直接传动 的结构,使用液压油对旋转叶轮3的推动力实现传动。这种结构完全避免了传动件的磨损, 大大延长了整个传动装置的寿命。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5交换作为进液管和出液管使用, 实现传动方向的正反变化。通过调节节流阀6的开度,可以实现改变传动套1内液压油压 力的作用,实现改变传动比的功能。在旋转叶轮3旋转过程中,液压油通过第一流道8或第 二流道9流动,提高了旋转叶轮3受到的液压的均匀度。第一限流部11起到了增加液压油 进液压力的作用,第二限流部12起到了提高节流阀6调节精度的作用,第三限流部13起到 了抑制液压油产生紊流的作用。所述第一限流部11与所述传动套1的接口直径和第一限 流部11与所述第二限流部12的接口直径之比优选为1:3,可以在保证调节平顺性的前提下 增宽调节范围。所述第三限流部13的螺距与内径之比优选为2:1,可以减弱第三限流部13 对液压油压力的衰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 一种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套(1)和传动轴(2),传动套(1)和传动轴(2)通过联动球 体(1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⑴内设置旋转叶轮(3),旋转叶轮⑶外侧设置 有密封垫(14)与传动套(1)内壁密封接触,传动套(1)外壁设置有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 道(5),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节流阀(6),传动套(1)内充有液 压油(7),旋转叶轮(3)与传动轴(2)刚性连接,旋转叶轮(3)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流道(8) 和第二流道(9),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贯通旋转叶轮(3),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9) 内设置有导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套(1)和传动轴(2),传动套(1)和传动轴(2)通过联动球体(1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1)内设置旋转叶轮(3),旋转叶轮(3)外侧设置有密封垫(14)与传动套(1)内壁密封接触,传动套(1)外壁设置有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节流阀(6),传动套(1)内充有液压油(7),旋转叶轮(3)与传动轴(2)刚性连接,旋转叶轮(3)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贯通旋转叶轮(3),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9)内设置有导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安王小龙孙洁同彦恒李志博麻辉刘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