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春华专利>正文

一种离心沉流式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4690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沉流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柱形腔体,其一端设置有进气端面,所述进气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总排油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叶轮与隔离层元件,所述叶轮凸出的吸入口与进气端面进气口无限接近但不接触,所述隔离层元件套设在叶轮的外围且不与叶轮接触并与壳体内壁形成隔离空间,所述叶轮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通过排气端面固定在壳体的外侧,所述排气端面上开设有排气通口和电机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分离单纯、能效恒定、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沉流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柱形腔体,其一端设置有进气端面,所述进气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总排油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叶轮与隔离层元件,所述叶轮凸出的吸入口与进气端面进气口无限接近但不接触,所述隔离层元件套设在叶轮的外围且不与叶轮接触并与壳体内壁形成隔离空间,所述叶轮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通过排气端面固定在壳体的外侧,所述排气端面上开设有排气通口和电机定位孔。本技术具有分离单纯、能效恒定、分离效率高的特点。【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油雾分离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将气体与液体、液体 粉尘混合相分离装置。 一种离心沉流式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金属加工行业,金属零件加工过程生成大量的热量,这种热量会影响生产工艺、 部件质量、工具机本身的使用寿命。金属加工液能使切削刀具或砂轮冷却,有助于防止过热 燃烧;运用金属加工液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油雾、油烟、油雾粉尘混合物;以及减速器箱、柴 油机曲轴箱等的运转机构会产生油雾,其油雾中存在油微颗粒,粉尘等有害物质,如果直接 排放到空气中将污染环境,危害工人的健康;在其他工业生产或者餐饮行业中也会产生出 大量的油烟,直接呼入油烟不利于员工身体的健康,有必要将油雾或油烟进行分离。 现有技术在运用离心力方面有几种常见方式,一种通过将叶轮设置成类似筒状, 在筒状外围或内壁附加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和叶轮一体旋转;一种将叶轮周边设置多层叠 片结构,叠片间留有间隙,气液混合体同步透过各间隙被甩向壳体内壁后排向下一环节;还 有将叶轮外围设置孔网或孔板,混合气流穿透孔网或孔板拦截后再混合一体排向下一环 节;所列举这几种常见方式在运用离心力作用之后的气流仍混合一体,不能将混合气流明 确或相对分割,除去相对设置较繁琐之外,离心力作用后的液体仍存在再次混合到欲排出 的气流中的问题,存在各自分离功能上的缺陷。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油雾分离装置,它能够 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离效果差,分离后再次混合、分离效率低、缺乏恒定性的技术缺点, 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恒定分离出气体中所含有的微小液体颗粒及液体粉尘混合颗粒的分离 装直。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离心沉流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 为柱形腔体,一端设置有进气端面,进气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油孔,壳体内设置有叶轮 与隔离层元件,叶轮凸出的吸入口与进气端面进气口无限接近但不接触,隔离层元件套设 在叶轮的外围且不与叶轮接触并与壳体内壁形成隔离空间,叶轮与电机相连,电机通过排 气端面固定在壳体的外侧,排气端面上开设有排气口。本专利技术将吸入的气液混合体通过叶 轮高速旋转形成的吸收力、离心力与排气端面排气口及隔离元件配合作用后,分解成两种 不同方向、不同大小、不同气液比值的直流气流和沉流气流;受离心力及气液比重不同因素 作用,混合气体中比重大的气液混合体被甩向隔离元件隔离层面,透过隔离层面进入隔离 元件与壳体内壁所形成的沉流气流区域,隔离层元件的隔离层面上的孔隙持续受到来自叶 轮的离心力推进作用,进入到沉流气流区域的气液混合体难以再次从隔离层面上的孔隙向 电机轴为中心的方向散逸,且进入沉流区域的油滴液体值不断增大聚集在壳体的内壁上受 重力作用向下沉降,通过隔离元件上的排泄口挤压排出,去除脱离且进入隔离元件内的高 比重液气混合流之外的直流气流通过排气端端面排气口直接排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壳体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的柱形腔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进气端面的中部中央设置有圆形进气口,下部 靠近边角区域设置有排油口,所述进气端面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的薄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隔离层元件包括有进气侧定位边框、隔离层面 和排气侧定位边框,通过隔离层面将进气侧定位边框与排气侧定位边框相连,所述进气侧 定位边框设置在靠近进气端面的一侧,所述排气侧定位边框设置在靠近排气端面的一侧并 压紧在排气端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隔离层元件与叶轮之间存有安装间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进气侧定位边框上开设有半圆形的排泄口,当 壳体沿电机的轴线水平放置时,所述排泄口设置在进气侧定位边框的底部边框上,当电机 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直角时,所述排泄口在进气侧定位边框的外侧均匀开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隔离层面上布满孔隙,所述孔隙成圆形或非圆 形状,所述孔隙位于隔离层面里外两面的中心点连线与隔离层面呈直角或非直角关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隔离层元件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排气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电机定位孔和至少两个 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口被限定在以电机轴轴心为中心点,隔离层元件的隔离层面围合所 形成的范围之内,所述排气端面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的薄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叶轮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套设在叶轮外围的隔离 层元件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沉流气流空间区域,隔离层元件的隔离层面上的孔隙持续受到 来自叶轮的离心力推进作用,进入到沉流空间区域的气液混合体难以再次从隔离层面上的 孔隙向电机轴为中心的方向散逸,且进入沉流区域的油滴液体体积不断增大聚集在壳体的 内壁上受重力作用向下沉降,通过隔离元件上的排泄口挤压排出,分离功能恒定,分离单 纯、效果好,分离效率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 图1为本技术离心沉流式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离心沉流式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技术进气端面的结构图之一; 图8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10为本技术隔离层元件的结构分解示意 图; 图11为本技术隔离层面孔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技术隔离层面孔隙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为本技术隔离层元件的结构图之一; 图14为本技术隔离层元件的结构图之二; 图15为本技术隔离层元件的结构图之三; 图16为本技术进气侧定位边框垂直放置时的结构图之一; 图17为本技术进气侧定位边框垂直放置时的结构图之二; 图18为本技术进气侧定位边框垂直放置时的结构图之三; 图19为本实用进气侧定位边框水平放置时的结构图之一; 图20为本实用进气侧定位边框水平放置时的结构图之二; 图21为本实用进气侧定位边框水平放置时的结构图之三; 图22为本技术隔离层元件与壳体所形成的沉流空间图之一; 图23为本技术隔离层元件与壳体所形成的沉流空间图之二; 图24为本技术隔离层元件与壳体所形成的沉流空间图之三; 图25为本技术排气端面的结构图之一; 图26为本技术排气端面的结构图之二; 图27为本技术排气端面的结构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沉流式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02),所述壳体(02)为柱形腔体,其一端设置有进气端面(01),所述进气端面(01)上设置有进气口(12)和总排油口(11),所述壳体(02)内设置有叶轮(03)与隔离层元件(04),所述叶轮(03)凸出的吸入口与进气端面(01)进气口(12)无限接近但不接触,所述隔离层元件(04)套设在叶轮(03)的外围且不与叶轮(03)接触并与壳体(02)内壁形成隔离空间,所述叶轮(03)与电机(06)相连,所述电机(06)通过排气端面(05)固定在壳体(02)的外侧,所述排气端面(05)上开设有排气通口(52)和电机定位孔(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俞春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