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4024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输送装置,是在机体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及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是由多个传动模块所组成,动力装置则由驱动马达及转向马达所组成;驱动马达可带动传动模块上的滚轮行进驱动与距离的控制,转向马达则可带动传动模块上的滚轮瞬间旋转控制功能,如此传动模块上的滚轮,便可以360度全方位快速、任意地输送对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输送装置,是在机体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及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是由多个传动模块所组成,动力装置则由驱动马达及转向马达所组成;驱动马达可带动传动模块上的滚轮行进驱动与距离的控制,转向马达则可带动传动模块上的滚轮瞬间旋转控制功能,如此传动模块上的滚轮,便可以360度全方位快速、任意地输送对象。【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输送装置,尤指一种可360度任意转向且无限延 伸的输送装置。 自动化设备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般传动式自动化的输送设备,可以运送对象;然而该现有技术的自动化输送装 置,遇到被输送对象欲转向时,必须根据所规划的路线输送,无法360度任意的转向,因此 输送装置受到限制,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输送装置,是在机体上装设有由 多个传动模块所组成的传动装置,并利用机体内部所安装的驱动马达及转向马达所组成的 动力装置,便可令传动模块上的滚轮360度任意地转向以及行进驱动与距离的控制。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种自动化设备输送装置,包括一机体,机体上设有多个由传动模块所组成的传 动装置,该传动模块的中心轮轴上依序套设有链轮、驱动齿轮、下驱动轴培林、两个公转培 林、公轴、公转驱动齿轮、底座、固定框体及伞形齿轮;其中底座上方的固定框体内另设一伞 形齿轮与上述伞形齿轮啮合,一伞形齿轮中心的轴杆与一传动齿轮连接,轴杆两端分别轴 接一框体培林,该传动齿轮再与另一传动齿轮哨合,一中心轴贯穿传动齿轮与滚轮后,枢接 在垫圈上,中心轴两端分别轴接一框体培林,而上述滚轮则可运送对象。 优选的,所述传动模块的两个公转培林是分别安装在机体的上、下固定板内,公轴 则利用两个公转培林而旋转。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是轴接一上驱动轴培林,中心轮轴利用上、下驱动轴培林而 旋转。 优选的,所述机体内部设置一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包括一驱动马达及一转向马 达,该驱动马达通过减速机及驱动链轮驱动链条,进而连动外圈传动模块下方的链轮旋转, 链条或传动皮带是环绕在机体最外圈其他传动模块下方的链轮上,两个链轮间是安装一辅 助链条轮,使链条绕接成一循环的曲线,以同步带动外圈传动模块上的滚轮转动;机体内部 其他传动模块,是利用其下方驱动齿轮及其相啮合的被动齿轮,以带动内部传动模块上方 的滚轮同步转动。 为了对本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现附以图示详细说明本技术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 :是本技术的外观结构图。 图2 :是本技术传动模块的外观图。 图3 :是本技术传动模块的主视图。 图4 :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5 :是本技术图4的A-A仰视传动的示意图。 图5-1 :是本技术图4的B-B仰视传动的示意图。 图6 :是本技术图4的C-C俯视同步转向联动示意图。 图7 :是本技术传动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8 :是本技术传动模块转向后的俯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机体 (11)上固定板 (12)下固定板 (2)传动装置 (20)传动模块 (201)中心轮轴 (21)链轮 (211)辅助链条轮 (22)驱动齿轮 (221)被动齿轮 (23)下驱动轴培林 (24)公转培林 (25)公轴 (26)公转培林 (27)公转驱动齿轮 (271)联动齿轮 (28)底座 (281)上驱动轴培林 (29)固定框体 (291、292)伞形齿轮 (293)轴杆 (2931)框体培林 (294、295)传动齿轮 (296)滚轮 (297)垫圈 (298)中心轴 (2981)框体培林 (30)驱动马达 (30,)转向马达 (31、33)减速机 (311)驱动链轮 (32)链条 (34)中心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自动化设备输送装置,包括一机体1,机体1上方设 置有传动装置2、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3 (参阅图4),传动装置2是由多个传动模块20所组 成,传动模块20上方的滚轮296则可运送对象。 配合图2及图3所示,传动模块20的中心轮轴201由下向上依序套设有链轮21、 驱动齿轮22、下驱动轴培林23、公转培林24、公轴25、公转培林26、公转驱动齿轮27、底座 28、固定框体29及伞形齿轮291 ;其中公转培林26是安装在机体1的上固定板11内、另一 公转培林24是安装在机体1的下固定板12内;公轴25利用两个公转培林24、26而旋转, 底座28上方的固定框体29内,除容纳一伞形齿轮291外,另设置一伞形齿轮292与之啮合, 该伞形齿轮292中心的轴杆293再与一传动齿轮294连接,轴杆293两端分别轴接一框体 培林2931,上述传动齿轮294与上端另一传动齿轮295啮合,一中心轴298轴接该传动齿轮 295与滚轮296后,枢接在另一端的垫圈297上,中心轴298两端分别轴接一框体培林2981。 上述底座28内部轴接一上驱动轴培林281,中心轮轴201利用上、下驱动轴培林281、23而 旋转。 参阅图4所示,机体1内部的动力装置3包括一驱动马达30及一转向马达30';其 中驱动马达30通过减速机31及驱动链轮311驱动链条32,进而连动外圈传动模块20下方 的链轮21旋转;配合图5所示,驱动马达30通过减速机31驱动链轮311带动链条32而使 外圈链轮21旋转,链条32或传动皮带是环绕在机体1最外圈其他传动模块20下方的链轮 21上,而机体1四周中央相邻的两个链轮21间是安装一辅助链条轮211,使链条32或传动 皮带绕接成一循环的曲线,以同步带动外圈其他传动模块20上的滚轮296的转动;配合图 5-1所示,位于机体1内部其他传动模块20上的滚轮296欲同步转动时,上述驱动马达30 在带动链轮21转动的同时,也同步带动链轮21上方的驱动齿轮22旋转,驱动齿轮22再通 过被动齿轮221来带动其他传动模块20下方的驱动齿轮22旋转,故可令传动模块20上方 的滚轮296也同步转动;如此机体1内最外圈及内部所有传动模块20上的滚轮296,同时 以旋转方向一致性的驱动旋转。 当机体1的所有传动模块20欲同步转向时,配合图4及图6所示,转向马达30' 通过另一减速机33内部齿轮组的输入,带动一中心齿轮34旋转,中心齿轮34再带动啮接 的联动齿轮271旋转,该联动齿轮271再带动其他传动模块20的公转驱动齿轮27旋转,公 转驱动齿轮27再带动联动齿轮271旋转,联动齿轮271再带动其他传动模块20的公转驱 动齿轮27旋转,依此类推,依照公转驱动齿轮27与其啮接联动齿轮271的传动方式,令传 动模块20旋转;参阅图7所示,机体1上的传动模块20以向前方的方式转动,参阅图8所 示,机体1上的传动模块20依转向马达30'的带动,瞬间逆时钟方向旋转90度,以将对象 瞬间转向方式运送;传动模块20的转向,可依实际需要而设定转向的角度,故具有360度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设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机体上设有多个由传动模块所组成的传动装置,该传动模块的中心轮轴上依序套设有链轮、驱动齿轮、下驱动轴培林、两个公转培林、公轴、公转驱动齿轮、底座、固定框体及伞形齿轮;其中底座上方的固定框体内另设一伞形齿轮与上述伞形齿轮啮合,一伞形齿轮中心的轴杆与一传动齿轮连接,轴杆两端分别轴接一框体培林,该传动齿轮再与另一传动齿轮啮合,一中心轴贯穿传动齿轮与滚轮后,枢接在垫圈上,中心轴两端分别轴接一框体培林,而上述滚轮则可运送对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嘉福
申请(专利权)人:士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