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树脂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343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氟树脂膜,所述氟树脂膜在不损害氟树脂本来具有的高的透明性、机械特性、耐气候性等特性的情况下,具有热射线阻断功能,并且具有无色透明感,透过其可看见自然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氟树脂膜,所述氟树脂膜维持了机械特性、透明性、长期耐气候性等氟树脂膜的特性,并且,热射线阻断性优异,而且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其看见自然色。一种氟树脂膜,含有平均粒径为10~200nm的范围的氧化铟锡和平均粒径为10~200nm的范围的蓝色颜料,其特征在于,该膜中的氧化铟锡含量A(重量%)和蓝色颜料含量B(重量%)同时满足下式(1)、(2)。10/t≤A≤60/t(1),0.05A≤B≤0.3A(2),在上式中,t表示膜厚度(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氟树脂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射线阻断性优异的氟树脂膜。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射线阻 断性优异,并且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其看见自然色的氟树脂膜。
技术介绍
氟树脂膜因其优异的耐气候性、透明性、机械特性、防湿性而被用于农业温室用被 覆材料、屋顶膜材料、窗户材料、太阳能电池表面保护材料、聚光面板表面材料、显示板表面 材料、建材外部装饰材料等。 特别是在屋顶膜材料、窗户材料等建材领域,需求因以下优点而扩大:由于对环境 的顾虑,所以通过太阳光的引入而在白天不需要室内照明,和利用自然光而提供屋内展示 物的自然色的色调,另外,由从屋内看得见天空而带来的开放感的演出等。 另一方面,由于太阳光含有紫外光和红外光(热射线),所以有时也会变得有害。 例如,若强烈照射紫外线,则人发生皮炎,或合成物质发生劣化。红外线大量射入导致室内 温度上升,室内的人有不适感,温室栽培植物有时会受到损伤。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红外线阻断性农业用片材, 所述片材在合成树脂中分散混合有氧化锡等无机微粒;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氟树脂 膜,所述氟树脂膜配合有用无定形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被覆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在专利文 献3中公开了一种热射线阻断性氟树脂复合片材及使用该复合片材的屋顶材料,所述复合 片材在至少一面含有红外线阻断性无机微粒。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窗户粘贴用双轴取向聚酯膜,所述聚酯膜在中 间层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剂,着色或无色的透明性优异;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也是包 含热射线在内的红外线的阻断物质的透明导电膜的透过色改良了的透明导电性层合体。 但是,专利文献1的农业用片材有以下问题:由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合成树脂至 少含有3重量份以上或10重量份以上的以氧化锡为主体的无机粒子,所以具有对包含热射 线在内的红外线的阻断性,但可见光透过率差,看起来发黑,所以存在透视性差的问题。另 夕卜,由于基体树脂为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的 复合树脂,所以即使在表面上设置防污层、防露层,也会因紫外线的影响而发生强度劣化、 褪色,难以得到长期耐久性。 专利文献2为一种热射线阻断性氟树脂膜,所述氟树脂膜在氟树脂中分散有粒径 的95%分布范围为0. 1?30 μ m的复合粒子。使用的复合粒子是用无定形二氧化硅进行了 表面被覆的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粒子,但由于粒径大(平均粒径为〇. 5?10 μ m),所以若使添 加量为阻断热射线所需要的添加量,则透明性降低,露出粒子颜色,所以存在在透视时难以 看见自然色的问题。 专利文献3为一种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在增强基材的至少一面设置含有近红 外线阻断性无机粒子的氟树脂的层。使用的增强基材为玻璃纤维织布、聚酰胺系纤维织布、 聚酯系纤维织布等纤维织布,由于露出纤维织布的颜色图案,所以有透视性差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3层共挤出层合聚酯膜,其为了控制日照透过率,具有 在聚酯树脂中配合有亚铵(immonium)系化合物、酞菁化合物、铝化合物、聚甲炔化合物等 作为近红外线吸收剂的中间层,并使可见光透过率为70?90%、雾度为5. 0%以下的范围。 在该方法中也有以下问题:无法避免由近红外线吸收剂导致的透射光的着色,可见光透过 率降低。虽然也提出了以下着色膜,所述着色膜在中间层中添加有近红外线吸收剂和在可 见光区具有吸收的染料,但将着色作为目标,可见光透过率进一步降低。另外,由于基体树 脂为聚酯,所以有因紫外线导致的劣化,难以得到长期耐气候性。 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性层合体,所述层合体通过在透明基板上将 特定折射率材料、由氧化铟锡(以下有时称为ΙΤ0)形成的透明导电膜按此顺序层合,从而 具有不存在作为ΙΤ0透过色的黄色调的非彩色(neutral)的色调。对于该方法,由于透明 导电膜(ΙΤ0)成为最外层,所以存在屋外的长期耐气候性差的问题、薄膜层合固有的耐弯 折性、耐摩擦性差的问题。此外,在使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CVD法等的透明导电膜(ΙΤ0) 的形成中,也有加工复杂而变为高成本的问题。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2058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692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4-25586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1-171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8-1818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射线阻断性氟树脂膜,所述氟树脂 膜维持了机械特性、透明性、长期耐气候性等氟树脂膜的特性,同时,热射线阻断性优异,并 且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其看见自然色。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谓的热射线阻断性是指以下功能性的 总称:反射或吸收通常被分类为红外线的光线的全部或一部分,使其完全或一部分不透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构成。 (i) 一种氟树脂膜,含有平均粒径为10?200nm的氧化铟锡和平均粒径为10? 200nm的蓝色颜料,其特征在于,将膜厚度计为t ( μ m),氧化铟锡的含量A (重量% )和蓝色 颜料的含量B (重量% )同时满足下式(1)、(2)。 ΙΟ/t 彡 A 彡 60/t (1) 0. 05A ^ B ^ 0. 3A (2) (ii)如上所述的氟树脂膜,其中,将1800?2200nm波长下的透光率计为TIK(% ), 进一步满足下式(Α)。 20 ^ TIE ^ 70 (A) (iii)如上所述的氟树脂膜,其中,该氟树脂膜的膜厚度t为10?500 μ m,该氟树 脂膜的黄色指数Π 、380?700nm波长下的透光率1;(% )和1800?2200nm波长下的透光 率TIK(% )同时满足下式(3)、(4)、(5)。 -0· Olt 彡 ΥΙ 彡 0· 03t (3) 85 彡 Tv 彡 98 (4) 20 ^ ΤΙΕ ^ 50 (5) (iv)如上所述的氟树脂膜,其中,蓝色颜料为钴蓝。 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如下氟树脂膜:在不损害氟树脂膜本来具有的透明性、机械 特性、耐气候性等特性的情况下,控制有害光线的透过率,没有由添加氧化铟锡所引起的发 黄,无色透明性和热射线阻断性同时优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热射线阻断性评价试验仪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氟树脂膜为由以下树脂构成的膜,所述树脂由氟代烯烃均聚物、2种以上 氟代烯烃的共聚物或1种以上氟代烯烃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形成。 氟代烯烃为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和氟原子的单体,此外可以具有氢原子、氯原子、 氧原子等。作为氟代烯烃,例如可以列举出四氟乙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 醚、三氟氯乙烯、六氟丙烯。作为其它单体,优选非氟系单体,可以列举出乙烯、丙烯、丁烯、 降冰片烯等烯烃类;环己基甲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环己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 醚、乙基烯丙基醚等烯基醚类;乙酸乙烯酯、新戊酸乙烯酯、新戊酸烯丙酯等烯基酯类。 作为代表性的氟树脂,可以列举出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系共 聚物(FEP)、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氟树脂膜,含有平均粒径为10~200nm的氧化铟锡和平均粒径为10~200nm的蓝色颜料,其特征在于,将膜厚度计为t(μm)时,氧化铟锡的含量A(重量%)和蓝色颜料的含量B(重量%)同时满足下式(1)、(2):10/t≤A≤60/t  (1);0.05A≤B≤0.3A  (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23 JP 2012-0370121. 一种氟树脂膜,含有平均粒径为10?200nm的氧化铟锡和平均粒径为10?200nm 的蓝色颜料,其特征在于,将膜厚度计为t(ym)时,氧化铟锡的含量A(重量% )和蓝色颜 料的含量B (重量% )同时满足下式(1)、(2): ΙΟ/t 彡 A 彡 60/t (1); 0· 05A 彡 B 彡 0· 3A (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树脂膜,其中,将1800?2200nm波长下的透光率计为TIK(%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泉一行野口幸男木本敦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