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0081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引风单元、脱硫单元、氨制备单元、脱硝除氨单元、压缩空气单元、颗粒物输送单元;所述引风单元由引风机等设备组成;脱硫单元由干粉流态化设备等组成;氨制备单元由氨水储罐等设备组成;脱硝除氨单元由脱硝催化剂层、除氨催化剂层等设备组成,压缩空气单元由压缩空气贮罐及连接管道组成,颗粒物输送单元由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焦化厂剩余氨水,按照干法脱硫与S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相结合的工艺合理配置设备组成,采用脱硝催化剂与除氨催化剂结合的复合式脱硝除氨设备,实现对低温焦炉烟气进行高效脱硫脱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
本技术涉及焦炉烟道废气无害化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焦化厂焦炉烟道废气具有以下特点: 1.烟道废气温度较低,一般在180°C?250°C之间。 2.对于以焦炉煤气为热源的焦化厂,其烟道废气中的SO2含量一般在100?150mg/Nm3之间,对于原料煤中有机硫含量比较高的企业,其焦炉烟道废气中的SO2含量可达 350mg/Nm3。 3.对于新建焦化厂,通过废气循环技术、分段加热技术等手段可将NOx含量有效控制在<500mg/Nm3。对于现有企业或特别地区,无法通过改进焦炉加热工艺满足NOx排放标准要求,必须采取烟气后脱硝措施。 4.焦炉烟道废气中的氧含量较低,约为6%。含水量则随焦炉加热介质的不同而不同,采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约为17.25%,采用混合煤气加热时约为6.6%。 电力、水泥、玻璃等行业对氮氧化合物的处理工艺已相当成熟,但焦化厂排放的焦炉烟道废气温度相对较低,N0X、SO2含量相对较高,如果采用传统脱硝工艺,必然受烟气温度低、SO2含量高等因素的制约,无法满足焦化行业NOx排放标准要求。如果为了降低SO2对低温烟气脱硝效率的影响,而在脱硝工艺中前置传统的脱硫工艺,则由于烟气温度随之降低,会进一步降低脱硝效率。虽然可以通过加热焦炉烟道废气来解决这一问题,但会造成能源浪费,同时增加一次投资及运行费用。 目前,焦化行业还没有一种经济、可靠的脱硫脱硝工艺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因此,开发一种针对焦炉烟道废气的脱硫脱硝工艺及装置十分必要,也是一个很好的环保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提供了一种低温焦炉烟气高效脱硫脱硝装置,充分利用焦化厂剩余氨水,按照干法脱硫与S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相结合的工艺合理配置设备组成,采用脱硝催化剂与除氨催化剂结合的复合式脱硝除氨设备,实现对低温焦炉烟气进行高效脱硫脱硝及除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引风单元、脱硫单元、氨制备单元、脱硝除氨单元、压缩空气单元、颗粒物输送单元;所述脱硫单元、氨制备单元、脱硝除氨单元依次设置在沿气流方向的烟气主管道上,引风单元的引风机设在靠近脱硝除氨单元出口附近的烟气管道上,颗粒物输送单元的链式输送机设置在脱硝除氨单元颗粒物收集仓的下方,压缩空气单元中的压缩空气贮罐通过连接管道分别连通脱硝除氨单元的催化剂反吹装置、密闭排料锁气设备及脱硫单元的干粉流态化设备。 所述引风单元还包括烟道气入口风量调节阀,设在焦炉烟?底部两侧烟气管道上; 所述脱硫单元由干粉贮存槽、变频定量给料设备、干粉流态化设备组成;干粉贮存槽设在氨制备单元之前的烟气管道旁,底部设置变频定量给料设备及干粉流态化设备,干粉流态化设备另一端接入烟气管道; 所述氨制备单元由氨水储罐、氨水定量供给泵、氨喷淋蒸发器、氨气缓冲罐、氨气-烟气混合器、喷氨格栅、静态混合器组成;氨水储罐出口处设氨水定量供给泵,并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氨喷淋蒸发器、氨气缓冲罐、氨气-烟气混合器,氨喷淋蒸发器的两端通过管道接入脱硫脱硝处理后的烟气管道,形成回路,其位于氨喷淋蒸发器前的管路另设一管道支路依次连通氨气-烟气混合器和安装在脱硝除氨单元入口管道上的喷氨格栅,静态混合器安装在喷氨格栅位于烟气输送方向前方的烟气管道中; 所述脱硝除氨单元由脱硝催化剂层、除氨催化剂层、催化剂反吹装置、密闭排料锁气设备、颗粒物收集仓组成,脱硝除氨单元内部为复合结构:底层为脱硝催化剂层,其上为催化剂反吹装置,最顶层为除氨催化剂层,其下为颗粒物收集仓和密闭排料锁气设备; 所述颗粒物输送单元由刮板输送机、链斗式提升机、颗粒物贮仓、螺杆式插板阀组成;刮板输送机位于颗粒物收集仓的下方,其尾部通过管道接入链斗式提升机下部,颗粒物贮仓的上方连接链斗式提升机,下方出料口设有螺杆式插板阀。 所述脱硝催化剂层为滤筒状结构,其结构形式与布袋除尘器中的滤袋相似,其滤筒由催化剂加工而成,催化剂孔隙为PM2.5。 所述除氨催化剂层为V字型结构,其内填充物为颗粒状除氨催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脱硫脱硝一体化 在脱硝之前先脱除烟气中的SO2,可降低SO2的外排浓度,同时防止SO2在脱硝催化剂作用下转化成SO3,从而防止SO3与NH3反应生成硫酸铵盐潮解后堵塞催化剂,可以进一步保证脱硝效率、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2)结构形式新颖,脱硝效率更高 脱硝催化剂采用滤筒状结构,改变了传统催化剂所采用的蜂窝型、板型、波纹型等结构形式,传统结构中烟气在催化剂中流动状态为层流状,烟气与催化剂为表面接触式反应,催化剂表面如果覆盖粉尘或由于烟气中粉尘浓度过高而磨损催化剂表面,都会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及脱硝效率降低。而滤筒状结构中烟气与催化剂的反应为强制性的过滤、渗透式反应,孔隙仅为PM2.5,纳米级的催化剂孔隙不仅可以高效滤除粉尘及颗粒物,同时由于滤筒结构本身即由催化剂组成,所以即使滤筒外表面被粉尘磨损,暴露的仍然是催化剂层,且烟道气被强制性的从滤筒外表面过滤、渗透至滤筒内表面的过程中,会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反应,具有更高的脱硝效率,使用寿命也更加长久。同时滤筒状结构具有一定阻力,稳压效果明显,更利于设备中气流场均布。 3)除氨催化剂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 在脱硝催化剂结构层上部设有除氨催化剂结构层,在催化剂作用下,NH3优先与NOx等强氧化气体反应,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逃逸氨的浓度,使氨排放浓度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同时进一步降低烟道气中的NOx浓度,提高脱硝效率,使低温烟气的脱硝效率达90%以上。 4)节省能源,降低运行费用及一次投资 采用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可高效脱除焦炉烟道气中的SO2,将低温烟气中SO2含量对脱硝效率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将脱硝催化剂结构层与除氨催化剂结构层结合使用,高效脱除焦炉烟道气中的NOx,不需要对低温焦炉烟道废气采取加热措施,节省能源,降低运行费用及一次投资。 5)充分回收利用煤气净化工艺中的剩余氨水 采用煤气净化蒸氨工段中产生的浓度约为15%?18%的剩余氨水作为还原剂,降低焦化厂外排污染物浓度,同时降低处理污染物运行成本及一次投资。 6)充分回收利用余热 氨蒸发及氨气混合均采用经过脱硝后的焦炉烟道废气,充分回收利用烟道废气的余热,不需另外增设加热媒,大大节约能源。 7)清灰模式简单、便捷 脱硝催化剂结构层采用压缩空气脉冲清灰,脱硫系统生成的硫酸钠经过脱硝反应装置时会被过滤在催化剂表层,利用压缩空气系统反吹清灰,吹下的积灰及颗粒物经输灰系统送入粉尘仓,集中回收外卖,提高系统收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除氨催化剂结构简图。 图3是本技术中脱硝催化剂结构简图。 图中:1.引风单元Ia.引风机Ib.烟道气入口风量调节阀2.脱硫单元2a.变频定量给料设备2b.干粉流态化设备2c.干粉贮存槽3.氨制备单元3a.氨水贮罐3b.氨水供给泵3c.氨喷淋蒸发器3d.氨气缓冲罐3e.氨气-烟气混合器3f.喷氨格栅3g.静态混合器4.脱硝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单元、脱硫单元、氨制备单元、脱硝除氨单元、压缩空气单元、颗粒物输送单元;所述脱硫单元、氨制备单元、脱硝除氨单元依次设置在沿气流方向的烟气主管道上,引风单元的引风机设在靠近脱硝除氨单元出口附近的烟气管道上,颗粒物输送单元的链式输送机设置在脱硝除氨单元颗粒物收集仓的下方,压缩空气单元中的压缩空气贮罐通过连接管道分别连通脱硝除氨单元的催化剂反吹装置、密闭排料锁气设备及脱硫单元的干粉流态化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单元、脱硫单元、氨制备单元、脱硝除氨单元、压缩空气单元、颗粒物输送单元;所述脱硫单元、氨制备单元、脱硝除氨单元依次设置在沿气流方向的烟气主管道上,引风单元的引风机设在靠近脱硝除氨单元出口附近的烟气管道上,颗粒物输送单元的链式输送机设置在脱硝除氨单元颗粒物收集仓的下方,压缩空气单元中的压缩空气贮罐通过连接管道分别连通脱硝除氨单元的催化剂反吹装置、密闭排料锁气设备及脱硫单元的干粉流态化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还包括烟道气入口风量调节阀,设在焦炉烟?底部两侧烟气管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单元由干粉贮存槽、变频定量给料设备、干粉流态化设备组成;干粉贮存槽设在氨制备单元之前的烟气管道旁,底部设置变频定量给料设备及干粉流态化设备,干粉流态化设备另一端接入烟气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制备单元由氨水储罐、氨水定量供给泵、氨喷淋蒸发器、氨气缓冲罐、氨气-烟气混合器、喷氨格栅、静态混合器组成;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承祐王充尹华霍延中孙刚森吕文彬金周平郑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