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0995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装置与方法。装置中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烟室、文丘里管、一级反应区、缩口、二级反应区和反应塔出口,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内分别设有雾化喷枪;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外均匀设置4~6根旁路管道,旁路管道进出口分别与烟室和二级反应区底部相连;吸收剂活化器和返料活化器上均设有氧化剂添加口,活化后的吸收剂和返料灰渣直接进入一级反应区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钙基吸收剂现场消化、循环流化床反应塔结构改进及操作参数优化,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基础上,强化了一级反应区内吸收剂对NOx和气态单质汞(Hg0)的催化氧化能力,并通过一、二级反应区的合理组合,实现了脱硫脱硝脱汞的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装置中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烟室、文丘里管、一级反应区、缩口、二级反应区和反应塔出口,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内分别设有雾化喷枪;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外均匀设置4~6根旁路管道,旁路管道进出口分别与烟室和二级反应区底部相连;吸收剂活化器和返料活化器上均设有氧化剂添加口,活化后的吸收剂和返料灰渣直接进入一级反应区底部。本专利技术通过钙基吸收剂现场消化、循环流化床反应塔结构改进及操作参数优化,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基础上,强化了一级反应区内吸收剂对NOx和气态单质汞(Hg0)的催化氧化能力,并通过一、二级反应区的合理组合,实现了脱硫脱硝脱汞的一体化。【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环保设备与烟气净化

技术介绍
随着煤炭利用量的快速增长,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的S0X,NOx以及重金属Hg等污染物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湿法烟气脱硫(Wet-FGD)、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和活性炭喷射(ACI)脱汞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成熟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污染物脱除效率。但湿法烟气脱硫存在投资运行维护费用高,堵塞、腐蚀和磨损严重,脱硫废水较难处理等缺陷。由于催化剂的作用,SCR脱硝会大幅增加SO3生成量,并与过量NH3生成NH4HSO4,从而导致尾部烟道腐蚀和堵塞现象,此外,催化剂中毒以及SO3 二次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活性炭喷射脱汞法则存在运行成本高、活性炭利用率低以及飞灰综合利用困难等缺陷。同时,上述污染物控制技术分别在独立的装置中控制不同的污染物,存在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等缺陷,因此,开发新型的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装置势在必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CFB-FGD)是燃煤锅炉主流烟气脱硫技术之一,该工艺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低、脱硫效率高、无需废水处理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工艺通过脱硫剂在反应塔内多次循环,延长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了污染物的脱除效率。但常规的CFB-FGD工艺主要用于控制烟气中的SO2,对烟气中NOx和汞的脱除效率很低,且负荷调节性能较差。目前,提高负荷调节性能并实现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是CFB-FGD技术展的重要方向。专利CN1498673A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发的方法及其装置,通过向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喷入雾化的脱硫剂浆液和水,并结合布袋除尘器实现脱硫除尘一体化,但该法存在烟气最佳反应温度控制困难,设备容易堵塞与腐蚀等缺陷,同时也不能实现S02、N0x和Hg的联合脱除。专利CN1962034A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脱汞的方法及其装置,具体是通过向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内喷入富氧高活性吸附剂,实现烟气中S02、NOx和汞的同时脱除,但该法未对烟气脱硫塔进行相应优化,同样存在吸收剂反应条件控制困难、负荷调节性能差等缺陷。专利CN102188883A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脱重金属一体化净化装置,通过在吸收塔内喷淋吸收液实现对烟气中的SO2, NOx和重金属同时脱除,这种喷淋方法属于湿法工艺,其具有系统复杂、装置易腐蚀、维护工作量大等缺陷。CN203447967U公开了一种工业锅炉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脱汞装置,该法以臭氧(O3)和钙基吸收剂为消耗剂,虽然可以实现S02、N0x和汞等多种污染物的联合脱除,但存在能耗高、臭氧利用率低等缺陷。专利CN102019135A公开了一种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方法及其装置,该工艺利用脱硝反应器和脱硫反应器中充填的活性焦,分别脱除烟气中的NOx和SO2,但该法不仅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活性炭,而且存在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初投资与运行成本闻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存在的缺陷,提供,在改善循环流化床反应塔负荷调节性能的同时,实现S0X、NOx和汞的联合脱除。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装置,包括:进口烟道,锅炉尾部烟气由此进入;循环流化床吸收塔,作为污染物与吸收剂反应的主要场所和烟气流通通道;吸收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烟室、文丘里管、一级反应区、旁路管道、缩口、二级反应区和反应塔出口,反应塔出口与预除尘器相连;吸收剂储仓与给料器、吸收剂活化器依次相连接通;所述预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依次相连,预除尘器底部与返料活化器相连,返料活化器出口与一级反应区底部相连;所述布袋除尘器底部设有返料装置,返料装置分别与返料活化器和灰渣仓泵相连。循环流化床反应塔的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内分别设有雾化喷枪。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外均匀设置4?6根旁路管道,旁路管道进出口分别与烟室和二级反应区底部相连,用于调节烟气负荷。进一步地,旁路管道的管径Φ为300?600mm。旁路管道与循环流化床反应塔筒体法线方向的夹角α为15?75°。吸收剂活化器和返料活化器上分别设有氧化剂添加口。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的方法是:I)锅炉烟气(140°C左右)经进口烟道进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底部的烟室,在烟室内分成两路,其中一路烟气(占总烟气量80%左右)经文丘里管直接进入一级反应区,另一路烟气(占总烟气量20%左右)经4?6根Φ300?600mm的旁路管道进入二级反应区。2)吸收剂储仓内的钙基吸收剂(如Ca(OH)2XaO)经给料器进入吸收剂活化器,在此与氧化剂(KMn04、NaC102、CaClO2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液)进行混合与活化处理,其中氧化剂添加量为钙基吸收剂的0.5?5%。活化处理后的吸收剂直接送入一级反应区;与此同时,一定量的雾化水和返料灰渣也被送入一级反应区,在文丘里高速喷腾作用下充分接触,形成烟气温度为60°C左右、相对湿度为40%?90%的高湿反应区,进而通过催化氧化反应,将烟气中的NO和Hg°分别氧化为溶解度高的Ν02、Ν203和氧化态汞(Hg2+),进而将烟气中的S0X、NOx和气态单质汞(Hg°)等污染物分别转化为CaS03、CaSO4, Ca(NO3)2以及氧化态汞(如HgO、HgCl2)等,并被固体颗粒吸附,从而实现烟气中S0X、NOx和Hg等污染物的一次脱除。3)随着烟气的向上流动,一级反应区内的烟气以及固体颗粒物料,经缩口加速后进入二级反应区,在此与旁路管道进入的锅炉烟气(20%左右)进行混合,通过雾化水和烟气量的调整,控制二级反应区内的烟气温度在65?75°C之间,从而在合适的趋近温度和氧化条件下实现烟气中SOx和汞等污染物的二次脱除。4)从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出口流出的烟气进入预除尘器,在预除尘器内导流板和多孔板的作用下,除去大部分的颗粒物料(吸收剂及灰渣);经预除尘器一次除尘后的烟气再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二次除尘,二次除尘后的洁净烟气经引风机和烟?排空。与此同时,预除尘器收集的全部固体颗粒物料和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部分固体颗粒物料,经返料活化器活化后回送到一级反应区内。当进入锅炉负荷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节旁路管道的实际使用根数以及每根管道上阀门的开度来控制进入一、二级反应区的烟气量,使得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在50%?120%负荷范围内稳定运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钙基吸收剂现场消化、循环流化床反应塔的结构改进以及操作参数优化,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基础上,强化了吸收剂对N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烟道(1),锅炉尾部烟气由此进入;循环流化床吸收塔(2),作为污染物与吸收剂反应的主要场所和烟气流通通道;吸收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烟室(201)、文丘里管(202)、一级反应区(203)、旁路管道(204)、缩口(205)、二级反应区(206)和反应塔出口(207),反应塔出口(207)与预除尘器(5)相连;吸收剂储仓(3)与给料器(301)、吸收剂活化器(4)依次相连接通;所述预除尘器(5)、布袋除尘器(6)、引风机(7)和烟囱(8)依次相连,预除尘器(5)底部与返料活化器(10)相连,返料活化器(10)出口与一级反应区(203)底部相连;所述布袋除尘器(6)底部设有返料装置(9),返料装置(9)分别与返料活化器(10)和灰渣仓泵(1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平黄震李雅宁吉苗苗陈宇曼钱舒琳周娇史俊丽许晨萌徐森荣祝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