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在酸性汗液的迁移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9803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在酸性汗液的迁移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待测样品建立迁移体系,从而获得迁移液;利用迁移液制备待测样品溶液,从而获得上层清液;将磷酸酯类增塑剂制备成梯度标准溶液;将梯度标准溶液和上层清液均注入气相色谱仪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从而得到上层清液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含量;最终得待测样品中的磷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磷酸酯类增塑剂为磷酸三苯酯、磷酸邻三甲苯酯、磷酸间三甲苯酯、磷酸对三甲苯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二苯辛酯、磷酸甲苯二苯酯异构体CDP I、磷酸甲苯二苯酯异构体CDP 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在酸性汗液中迁移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磷酸酯类增塑剂品种有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三辛酯(TOP)、磷酸三苯酯(TPP)、磷酸三甲苯酯(TCP)、磷酸二苯辛酯(DPOP)、磷酸甲苯二苯酯(CDEP)等多个品种。在芳香磷酸酯中以磷酸三甲苯酯(TCP)产量最大,磷酸甲苯二苯酯(⑶EP)次之,磷酸三苯酯(TPP)更次之。常在难燃性的要求下使用,磷酸三辛酯(TOP)产量也很大,它不溶于水,易溶于矿物油和汽油,具有阻燃和防霉作用,耐低温性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其柔韧性变化不明显,而其迁移性、挥发性较大,加工性能比磷酸三甲苯酯(TCP)差,常与邻苯二甲酸酯类拼用。TCP不溶于水,而能溶于有机溶剂及植物油,具有阻燃、水解稳定性高、耐油和抗霉性好、电性能优良等特点,但有毒,耐寒性较差。磷酸二苯辛酯(DPOP)相容性好,用作主增塑剂,有阻燃性、挥发性低,耐寒、耐气候性、耐光、耐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又无毒,可改善制品耐磨性、耐水性和电气性能,但价贵。磷酸三丁酯(TBP)主要用作硝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氯化橡胶和聚氯乙烯的主增塑剂,也常用作涂料、粘合剂和油墨的溶剂、消泡剂、消静电剂,稀土元素的萃取剂,大鼠LD5tl为3000mg/kg。 伴随纺织工业、合成纤维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塑剂已成为最重要的加工助剂之一,为了使纺织品能够加工和改善制品的性能,生产时会添加各种增塑剂。但是添加到纺织品中的增塑剂在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会溶出、迁移和挥发损失,一方面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特别是迁移到人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损害。自从人体组织内和尸检时检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后,大量研究已证实增塑剂可以通过人们日常吸入、皮肤吸收和环境污染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内并损害健康。因此,增塑剂毒性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纺织品中增塑剂迁移测定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如憐酸三邻甲苯酯(tr1-ortho-cresyl phosphate,TOCP)是憐酸三甲苯酯(TCP)的邻位异构体,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有机磷酸酯类,毒理学研究表明:磷酸三邻甲苯酯(TOCP)的大鼠经口 LD50:1160mg/kg,小鼠经口 LD50:900mg/kg ;兔经皮 LD5(l>3700mg/kg。邻位异构体(TOCP)主要有迟发性神经毒作用,间位和对位异构体实际无毒,不引起神经脱髓鞘病变。习惯上,商品磷酸三甲苯酯的毒性以TOCP的浓度为依据。工业上常作为增塑齐U、阻燃剂和净铅剂使用,可经口、皮肤和呼吸道吸收中毒,引发有机磷酯迟发性神经毒性(organophosphorus easter induced delayed neurotoxicity, OPIDN)。这是一种主要影响中枢-外周感觉和运动神经末梢的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轻则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障碍,重则瘫痪。该病持续时间长,后果严重,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在19世纪20年代由于服用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r1-o-cresyl phosphate, TOCP)污染的饮料导致OPIDN的首次大规模暴发,我国也报道数起TOCP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的病例。磷酸酯类阻燃剂在纺织品与皮肤接触的过程中,可能迁移到人体内,从而导致慢性神经中毒。尽管人们不断探索,然而,TOCP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至今仍不清楚。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对哺乳动物中毒机制主要是抑制乙酰胆碱脂酶,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蓄积,兴奋毒蕈碱受体和烟碱能受体,产生毒蕈碱样和烟碱样作用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随着中毒时间延长,磷酰化胆碱酯酶可失去重活化的能力,而成为“老化酶”老化是有机磷酸酯类抑制AChE后的一种变化,是指中毒酶从可以重活化状态到不能重活化状态,其实质是一种自动催化的脱烷基反应(dealkylat1n),以棱曼(Soman)抑制的胆碱酯酶最易老化。 对于纺织品中的磷酸酯类增塑剂,欧盟已发布相关的法令EN71-9:2005,要求检测玩具(主要是毛绒玩具)中的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三苯酯(TPP)、磷酸三甲苯酯(TCP)等磷酸酯类化合物,但是并没有公布相关的检测方法,国内尚无相关磷酸酯类增塑剂在纺织品中迁移的毒理学研究报道及其检测方法。随着世界各国对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意识的提高,都对涉及医药、食品包装、日用品(包括纺织品)、儿童玩具等产品的增塑剂提出了许可或限制的要求。如:美国FDA规定,一种食品接触物质(包括食品包装材料和器具)其所致累积饮食浓度〈0.5 μ g/kg时,FDA认为其是安全的。欧盟委员会2005年12月27日公布第2005/84/EC指令,限制儿童玩具及其用品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DEHP、DBP、BBP, DINP,DIDP、DN0P)的含量低于0.1%。指令涉及6种增塑剂,覆盖范围较广,其中3种被评定为“第二类生殖毒”。25个成员国必须于2006年7月16日前将该指令转化为本国法例,并于2007年I月16日开始实行。由于限制使用增塑剂的法规法令具有权威性,影响巨大,我国对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和含量测定都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PVC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迁移,迁移物主要包括水、体液、模拟油等介质,研究还包括了迁移分析方法和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 2006年,牛增元等对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在人工汗液中的迁移进行了研究[9],确定了用固相萃取浓缩富集人工汗液提取液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最佳条件,并对纺织品中的PAEs在酸性汗液中的溶出量随时间、温度、振动频率的变化作了研究。2009年,马强等对纺织品与食品包装材料中烷基酚及双酚A迁移量建立了液质联用的分析方法。到目前为此,对于纺织品中有毒有害助剂的的迁移毒理及其相关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未见其他报道。国外仅有关于磷酸酯类增塑剂在环境样品的检测方法的报道,尚无其在纺织品中的迁移毒理研究及其检测方法的报道。 磷酸酯类增塑剂大部分具有中等及以上毒性,纺织品中的磷酸酯类增塑剂可经口、皮肤和呼吸道吸收中毒,引发有机磷酯迟发性神经毒性(organophosphorus easterinduced delayed neurotoxicity, 0PIDN)。这是一种主要影响中枢-外周感觉和运动神经末梢的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轻则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障碍,重则瘫痪。该病持续时间长,后果严重,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在酸性汗液中迁移量的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I)、迁移体系的建立: (A)取待测样品剪碎后,混匀;得剪碎样品; 称取上述剪碎样品lg,精确至0.0lg,置于作为提取器的离心管中;再加入15?30mL(较佳为20mL)的人工模拟酸性汗液; (B)再向离心管中加入直径为0.1?1.0cm(例如为0.5cm)小玻璃珠,置于水温为35?40°C (较佳为37°C )水浴振荡器中,以100?100rpm速度振荡,振荡提取时间为30?120min(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纺织品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在酸性汗液的迁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迁移体系的建立:(A)取待测样品剪碎后,混匀;得剪碎样品;称取上述剪碎样品1g,精确至0.01g,置于作为提取器的离心管中;再加入15~30mL的人工模拟酸性汗液;(B)再向离心管中加入直径为0.1~1.0cm小玻璃珠,置于水温为35~40℃水浴振荡器中,以100~1000rpm速度振荡,振荡提取时间为30~120min;取出离心管,将离心管内的迁移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2)、制备待测样品溶液:(A)准确加入1~10mL乙酸乙酯到装有迁移液的离心管中,在水平振荡器上以100~1000rpm振荡5~30min后,以1000~8000rpm离心1~10min;(B)所得的上层清液即为提取液;3)、制备标准溶液:分别将9种磷酸酯类增塑剂用有机溶剂溶解,从而配制成浓度均分别为1000μg/mL的9种标准溶液;在有机溶剂中分别加入上述9种标准溶液,从而配制成9种磷酸酯类增塑剂浓度均分别为100μg/mL的标准混和溶液;再利用上述标准混和溶液配制成9种磷酸酯类增塑剂的浓度均分别为1~10μg/mL的梯度标准溶液;9种磷酸酯类增塑剂为:磷酸三苯酯、磷酸邻三甲苯酯、磷酸间三甲苯酯、磷酸对三甲苯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二苯辛酯、磷酸甲苯二苯酯异构体CDP I、磷酸甲苯二苯酯异构体CDP II;4)、将梯度标准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确定各磷酸酯类增塑剂的出峰位置,记录对应的峰面积,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方程;5)、取步骤2)所得的上层清液按步骤4)方法测定上层清液中的磷酸酯类增塑剂及其峰面积,按照步骤4)所得的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上层清液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含量;最终得待测样品中的磷酸酯类增塑剂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纺织品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在酸性汗液的迁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迁移体系的建立: (A)取待测样品剪碎后,混匀;得剪碎样品; 称取上述剪碎样品lg,精确至0.01g,置于作为提取器的离心管中;再加入15~30mL的人工模拟酸性汗液; (B)再向离心管中加入直径为0.1~1.0cm小玻璃珠,置于水温为35~40°C水浴振荡器中,以100~100rpm速度振荡,振荡提取时间为30~120min ;取出离心管,将离心管内的迁移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 2)、制备待测样品溶液: (A)准确加入I~1mL乙酸乙酯到装有迁移液的离心管中,在水平振荡器上以100~100rpm 振荡 5 ~30min 后,以 1000 ~8000rpm 离心 I ~1min ; (B)所得的上层清液即为提取液; 3)、制备标准溶液: 分别将9种磷酸酯类增塑剂用有机溶剂溶解,从而配制成浓度均分别为1000 μ g/mL的9种标准溶液; 在有机溶剂中分别加入上述9种标准溶液,从而配制成9种磷酸酯类增塑剂浓度均分别为100 μ g/mL的标准混和溶液; 再利用上述标准混和溶液配制成9种磷酸酯类增塑剂的浓度均分别为I~10 μ g/mL的梯度标准溶液; 9种磷酸酯类增塑剂为: 磷酸三苯酯、磷酸邻三甲苯酯、磷酸间三甲苯酯、磷酸对三甲苯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二苯辛酯、磷酸甲苯二苯酯异构体CDP 1、磷酸甲苯二苯酯异构体CDP II; 4)、将梯度标准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确定各磷酸酯类增塑剂的出峰位置,记录对应的峰面积,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方程; 5)、取步骤2)所得的上层清液按步骤4)方法测定上层清液中的磷酸酯类增塑剂及其峰面积,按照步骤4)所得的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上层清液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含量?’最终得待测样品中的磷酸酯类增塑剂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在酸性汗液的迁移量检测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王力君张明誉阮毅董锁拽赵珊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