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9593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安全混合箱、变频风机和冷凝盘管;烟气安全混合箱的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烟气入口和出风口,烟气安全混合箱的壳体端壁上形成有入风口,入风口处设置有一垂直负压控制阀,出风口处设置有一水平正压控制阀;烟气安全混合箱内还设置有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与现场控制器连接,现场控制器再与变频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自带变频风机,无须系统提供动力,解决了既有锅炉节能改造项目中需要更换燃烧器的问题。采用烟气安全混合箱微负压隔绝变频风机对多台排烟设备的抽力影响,从而解决了多种烟气集中回收余热时排风机与排烟设备串联运行控制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结合燃气锅炉系统以及既有燃气锅炉节能改造的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天然气锅炉排烟温度在16(T250°C,且每标准立方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约1.6kg的水蒸汽,其汽化潜热折算后约为3700KJ/Nm3,占天然气低位发热量的10%以上,可见在常规锅炉排放的烟气中有10-15%的低位热能浪费掉,采用合理的余热回收装置可有效提闻能源利用效率。 现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都是针对单台排烟设备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而对于有多台排烟设备的场所需要设置集中烟气余热回收,或既有锅炉节能改造而需要增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情况,为深度回收烟气潜热和显热,其冷凝盘管换热面积必须足够大,此时需要增设独立排烟风机以克服盘管阻力,这样就会带来排烟设备烟气动力装置与排烟风机的串联运行问题,从而会产生风机排烟量与排烟设备所需排烟量不匹配,使排烟设备的燃料燃烧不完全或燃烧故障,现有措施还无法实现串联运行的安全可靠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独立风机且与多台排烟设备安全、可靠串联运行的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的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安全混合箱、连接在烟气安全混合箱一端的变频风机和设置在烟气安全混合箱内的冷凝盘管;烟气安全混合箱的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烟气入口和出风口,烟气安全混合箱的壳体端壁上形成有入风口,入风口处设置有一垂直负压控制阀,出风口处设置有一水平正压控制阀;烟气安全混合箱内还设置有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与现场控制器连接,现场控制器再与变频风机连接;烟气安全混合箱内的压力控制为-5~±2 Pa。 所述的烟气安全混合箱内设置有均流孔板,冷凝盘管设置在近变频风机的均流孔板左侧,烟气入口、入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均流孔板右侧。 所述的水平正压控制阀包括V型阀板和位于V型阀板两个叶片中间的水平控制阀转轴型阀板的两个叶片的外端向上倾斜,每个叶片的下侧设置有水平控制阀螺杆和水平控制阀重锤,水平控制阀重锤通过内螺纹可移动地连接在水平控制阀螺杆上;水平正压控制阀的开启压力可在5~20Pa范围内调节。 所述的垂直负压控制阀包括单摆阀板和连接在单摆阀板一端的垂直控制阀转轴;单摆阀板的叶片内侧设置有垂直控制阀螺杆和垂直控制阀重锤,垂直控制阀重锤通过内螺纹可移动地连接在垂直控制阀螺杆上;垂直负压控制阀的开启压力可在5~20Pa范围内调节。 所述的烟气安全混合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现场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烟气安全混合箱的壳体上设置有检修口。 每个烟气入口处均设置有逆止阀。 入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垂直负压控制阀的外侧。 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的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自带变频风机,无须系统提供动力,解决了既有锅炉节能改造项目中需要更换燃烧器的问题。采用烟气安全混合箱微负压隔绝变频风机对多台排烟设备的抽力影响;用压差传感器测量信号控制防爆变频风机的频率;用正压和负压控制阀的自力式开启确保烟气安全混合箱内的安全压力,从而解决了多种烟气集中回收余热时排风机与排烟设备串联运行控制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水平正压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垂直负压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烟气安全混合箱 2:检修口 3:水平正压控制阀 4:垂直负压控制阀 5:出风口6:入风口 7:烟气入口8:逆止阀 9:过滤网10:均流孔板 11:压差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 13:入水口14:出水口 15:冷凝盘管16:变频风机 17:现场控制器 18:凝水管 19:集水盘 31:水平控制阀重锤 32:水平控制阀转轴 33:V型阀板34:水平控制阀螺杆 41:垂直控制阀转轴42:垂直控制阀螺杆 43:垂直控制阀重锤44:单摆阀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技术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安全混合箱1、连接在烟气安全混合箱I 一端的变频风机16和设置在烟气安全混合箱I内的冷凝盘管15。 烟气安全混合箱I的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烟气入口 7,每个烟气入口处都设置有一个逆止阀8。烟气安全混合箱I的壳体端壁上形成有入风口 6,与烟气入口相对的侧壁上形成有出风口 5。入风口处设置有一垂直负压控制阀4,出风口处设置有一水平正压控制阀3。 烟气安全混合箱I内还设置有压差传感器11,压差传感器11与现场控制器17连接,现场控制器17再与变频风机16连接,用压差传感器测量信号控制变频风机16的频率。烟气安全混合箱I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与现场控制器17连接。烟气安全混合箱I的壳体上设置有检修口 2,方便检查维修以及移动水平控制阀重锤31和垂直控制阀重锤43。 烟气安全混合箱I内部设置有均流孔板10,烟气入口 7、入风口 6和出风口 5设置在均流孔板10右侧的壳体上,冷凝盘管15设置在均流孔板10左侧,烟气安全混合箱I的左侧端连接变频风机16,从而隔绝变频风机16对多台排烟设备的抽力影响,解决了余热回收装置与多台排烟设备串联运行的安全可靠问题。 冷凝盘管15的上部形成入水口 13,下部形成出水口 14。冷凝盘管15的下方设置有集水盘19和凝水管18,用于收集凝结在冷凝盘管15外部的水并将水导出至烟气安全混合箱之外。 图2是本技术的水平正压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水平正压控制阀3包括V型阀板33和位于V型阀板33两个叶片中间的水平控制阀转轴32。V型阀板33的两个叶片内端连接在水平控制阀转轴32上,并可绕转轴旋转,两个叶片的外端向上倾斜,每个叶片的下侧都设置有水平控制阀螺杆34和水平控制阀重锤31,螺杆的外周形成细螺纹,水平控制阀重锤31通过内螺纹连接在水平控制阀螺杆34上,并可在螺杆上通过重锤的转动来移动位置,调整叶片的开启压力。水平正压控制阀3的开启压力可在5?20Pa范围内调节。 图3是本技术的垂直负压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垂直负压控制阀4包括单摆阀板44和连接在单摆阀板44 一端的垂直控制阀转轴41,单摆阀板44的叶片可绕转轴41旋转。单摆阀板44的叶片内侧设置有垂直控制阀螺杆42和垂直控制阀重锤43,垂直控制阀重锤43通过内螺纹连接在垂直控制阀螺杆42上,并可在垂直控制阀螺杆42上通过转动重锤来移动位置,调整叶片的开启压力。垂直负压控制阀4的开启压力可在5?20Pa范围内调节。 入风口 6处设置有过滤网9,过滤网9位于垂直负压控制阀4的外侧。 水平正压控制阀的V型阀板33和垂直负压控制阀的单摆阀板44采用轻型材料制成,在超过设定压力时可对外和对内的自动开启。 本技术将变频风机、冷凝器及安全混合箱组合在一起,用烟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安全混合箱(1)、连接在烟气安全混合箱(1)一端的变频风机(16)和设置在烟气安全混合箱内的冷凝盘管(15);其特征在于:烟气安全混合箱(1)的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烟气入口(7)和出风口(5),烟气安全混合箱(1)的壳体端壁上形成有入风口(6),入风口(6)处设置有一垂直负压控制阀(4),出风口(5)处设置有一水平正压控制阀(3);烟气安全混合箱(1)内还设置有压差传感器(11),压差传感器(11)与现场控制器(17)连接,现场控制器(17)再与变频风机(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安全混合箱(I)、连接在烟气安全混合箱(I) 一端的变频风机(16)和设置在烟气安全混合箱内的冷凝盘管(15);其特征在于:烟气安全混合箱(I)的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烟气入口(7)和出风口(5),烟气安全混合箱Cl)的壳体端壁上形成有入风口(6),入风口(6)处设置有一垂直负压控制阀(4),出风口(5)处设置有一水平正压控制阀(3);烟气安全混合箱(I)内还设置有压差传感器(11),压差传感器(11)与现场控制器(17 )连接,现场控制器(17)再与变频风机(16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烟气安全混合箱(I)内设置有均流孔板(10),冷凝盘管(15)设置在近变频风机的均流孔板(10)左侧,烟气入口、入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均流孔板(10 )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混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正压控制阀(3)包括V型阀板(33)和位于V型阀板两个叶片中间的水平控制阀转轴(32);V型阀板(33)的两个叶片的外端向上倾斜,每个叶片的下侧设置有水平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志胜朱建章李国富黄保民孙兆军高辉邵华钟大亮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