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圈试验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169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挡圈试验工装。一种挡圈试验工装,包括分别用于与挡圈的轴向两侧对应的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依靠相应的前后限位结构前后间隔设置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供挡圈插入的挡圈插槽,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供试验工具沿前后方向插入所述挡圈插槽内以夹紧或张开相应的挡圈的试验工具口,进行挡圈试验时,把挡圈沿上下方向插入挡圈插槽中,并把试验工具从试验工具口插入挡圈插槽中,即可对挡圈进行夹紧或张开操作,同时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能够对应挡圈的轴向两侧进行限位,避免挡圈出现较大的轴向变形而影响挡圈径向尺寸的测量,从而提高挡圈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降低挡圈在试验时的断裂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圈试验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挡圈试验工装。
技术介绍
挡圈可分为孔用挡圈和轴用挡圈,分别用于安装到轴上和孔中对其他零部件进行轴向限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59.1-86规定了挡圈技术条件,其中规定了对挡圈的检测要求,包括弹性检测、缝规检查等。进行弹性检测时,对于孔用挡圈,需要用定位钳等试验工具夹紧孔用挡圈,使其外径缩小至设定尺寸,然后放松,连续进行五次,再测量外径尺寸;对于轴用挡圈,需要用定位钳等试验工具张开轴用挡圈,使其内径扩大至设定尺寸,然后放松,连续进行五次,再测量内径尺寸。实际试验中发现,在夹紧或张开挡圈的过程中,挡圈常会出现较大的轴向位移,这会导致不能准确测量变形后的径向尺寸,从而造成试验结果不准确,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另外,大的轴向位移会使挡圈发生断裂,碎片蹦出后很容易伤到试验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挡圈试验工装,以提高挡圈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降低挡圈在试验时的断裂几率。 本技术一种挡圈试验工装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挡圈试验工装,包括分别用于与挡圈的轴向两侧对应的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依靠相应的前后限位结构前后间隔设置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供挡圈插入的挡圈插槽,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供试验工具沿前后方向插入所述挡圈插槽内以夹紧或张开相应的挡圈的试验工具口。 所述前后限位结构为支撑在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之间的垫片。 所述垫片为一系列垫片的其中一个,系列中的各垫片具有互不相同的用于分别与相应挡圈的厚度对应的厚度。 所述前限位板、垫片和后限位板是依靠沿前后方向贯穿三者的螺栓以及相应的螺母可拆固定在一起。 所述试验工具口具有两个以上,各试验工具口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试验工具口具有同时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垂直的长度方向,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各试验工具口的长度依次增大。 所述挡圈插槽是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通槽。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圈试验工装的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分别用于与挡圈的轴向两侧对应,相应的前后限位结构使两者以设定的间距前后间隔设置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供挡圈插入的挡圈插槽,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供试验工具沿前后方向插入所述挡圈插槽内以夹紧或张开相应的挡圈的试验工具口,因此,进行挡圈试验时,把挡圈沿上下方向插入挡圈插槽中,把试验工具从试验工具口沿前后方向插入挡圈插槽中,即可对挡圈进行夹紧或张开操作,挡圈在被夹紧或张开的过程中,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能够对应挡圈的轴向两侧进行限位,避免挡圈出现较大的轴向变形而影响挡圈径向尺寸的测量,从而提高挡圈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降低挡圈在试验时的断裂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中挡圈试验工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挡圈试验工装用于挡圈弹性检测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的挡圈试验工装用于挡圈缝规检查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0前限位板,20后限位板,30挡圈插槽,41小规格试验工具口,42中规格试验工具口,43大规格试验工具口,50垫片,60螺栓,70螺母,80挡圈,90定位钳。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挡圈试验工装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包括分别用于与挡圈80的轴向两侧对应的前限位板10、后限位板20和可拆设置在前限位板10与后限位板20之间的垫片50。垫片50是成系列设置,系列中各垫片的厚度分别与相应规格的挡圈80的缝规对应,需要对相应的挡圈80进行试验时,在系列中选择对应厚度的垫片50即可。 其中垫片50设有完全相同的四只,分别对应于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的四个角落设置,并与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依靠螺栓60以及相应的螺母70可拆固定在一起,构成前后限位结构,支撑在所述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之间。垫片50的厚度比挡圈80的厚度略大,使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前后间隔设置而形成供挡圈80插入的挡圈插槽30,该挡圈插槽30是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通槽。挡圈试验工装中的垫片50采用螺栓60和螺母70夹设在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更换,从而利用一套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实现对多种不同规格的挡圈80的测试。 所述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上均设有三道试验工具口,供定位钳90沿前后方向插入挡圈插槽30内以夹紧或张开相应的挡圈80。三道试验工具口分别为小规格试验工具口 41、中规格试验工具口 42和大规格试验工具口 43,前限位板10上的三道试验工具口与后限位板20上的三道试验工具口前后对应,并且均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各试验工具口的长度依次增大,分别对应不同的挡圈规格。本实施例中,小规格试验工具口 41适用于公称尺寸3-30mm的挡圈,中规格试验工具口 42适用于公称尺寸32_70mm的挡圈,大规格试验工具口 43适用于公称尺寸大于72mm的挡圈。设置三道试验工具口,能够在不同规格的挡圈80插入挡圈插槽30后,使相应挡圈80的大部分露在挡圈试验工装外,便于用卡尺量内、外大径,同时保证挡圈80的下部有足够的部分进入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之间,有效地避免挡圈80在试验中发生变形。 对挡圈80进行弹性试验时,如图3—图4所示,使挡圈80的开口朝下,放入挡圈试验工装内,按挡圈80的大、中、小规格选择对应的试验工具口,使挡圈80开口处的操作部在前后方向上对准相应的试验工具口,然后把定位钳90从试验工具口伸入挡圈插槽30中,卡紧到挡圈80的操作部,即可对挡圈80进行夹紧或张开操作,使其达到要求尺寸。挡圈80在夹紧或张开操作的过程中,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能够对挡圈80起到挡止作用,避免其产生过大的轴向变形而影响试验结果甚至断裂,提高挡圈80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操作安全性。 对挡圈80进行缝规检查时,如图5所示,使挡圈试验工装悬空,把挡圈80从挡圈插槽30的上部开口放入挡圈试验工装中,使挡圈80沿图中箭头方向自由下落,若挡圈80能够从挡圈插槽30中自由通过,则为合格,如果卡在挡圈插槽30中就是不合格。上述挡圈试验工装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挡圈80,并能够分别应用于挡圈80弹性试验和缝规检查,使用方便、安全,提高了挡圈80试验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试验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之间是依靠垫片50形成间隔,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垫片50也可以替换成其他结构,例如在前限位板10和/或后限位的内侧设置对应的凸起结构,同样能够在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之间形成间隔;再如,在一整块板的端面上加工具有设定宽度的狭缝,使狭缝形成挡圈插槽30,也能够使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间隔设置。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上均设有试验工具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前限位板10和后限位板20的其中一个上设置试样工具口,而试验工具口的数量也可以仅有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圈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与挡圈的轴向两侧对应的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依靠相应的前后限位结构前后间隔设置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供挡圈插入的挡圈插槽,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供试验工具沿前后方向插入所述挡圈插槽内以夹紧或张开相应的挡圈的试验工具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圈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与挡圈的轴向两侧对应的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依靠相应的前后限位结构前后间隔设置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供挡圈插入的挡圈插槽,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供试验工具沿前后方向插入所述挡圈插槽内以夹紧或张开相应的挡圈的试验工具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圈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限位结构为支撑在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之间的垫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圈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一系列垫片的其中一个,系列中的各垫片具有互不相同的用于分别与相应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美丽曹飞周明芳胡洋邓艳红余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