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804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6:42
一种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包括:旋转轴、驱动力传递构件、可倾斜的斜板、改变斜板的倾斜角度的活动体、以及由活动体和驱动力传递构件限定的控压室,活动体和驱动力传递构件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斜板布置在一侧。活动体包括底部和筒部,旋转轴延伸穿过底部,筒部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从底部延伸以包围旋转轴。允许筒部在沿着驱动力传递构件的一部分滑动的同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斜板的倾斜角度根据控压室的内部压力而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其中与斜板接合的双头活塞以与斜板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行程往复运动。
技术介绍
这种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在后文中,简称“压缩机”)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0.5172052中公开。如图7和图8中所示,上述公报中公开的压缩机100包括由缸体102、前部壳体构件104以及后部壳体构件105形成的壳体101。前部壳体构件104经由阀板103a封闭缸体102的前端部,而后部壳体构件105经由阀板103b封闭缸体102的后端部。 在缸体102的中心部处形成有贯通孔102h。该贯通孔102h接纳延伸穿过前部壳体构件104的旋转轴106。缸体102具有围绕旋转轴106形成的缸孔107。每个缸孔107容置双头活塞108。缸体102还具有曲柄室102a。曲柄室102a容纳可倾斜的斜板109,斜板109在接受到来自旋转轴106的驱动力时旋转。每个双头活塞108经由滑靴110而与斜板109接合。前部壳体构件104和后部壳体构件105具有与缸孔107连通的排出室104b、105b 和吸入室 104a、105a。 在缸体102的贯通孔102h的后端部处布置有致动器111。致动器111将旋转轴106的后端部各纳在致动器111中。致动器111的内部能够沿着旋转轴106的后端部滑动。致动器111的外周能够沿着贯通孔102h滑动。加压弹簧112定位于致动器111和阀板103b之间。加压弹簧112朝向旋转轴106的前端部迫压致动器111。加压弹簧112的迫压力是通过与曲柄室102中的压力相平衡而确定的。 贯通孔102的位于致动器111后方的部分经由一贯通孔而与压力调节室117 (控压室)连通,该压力调节室形成于后部壳体构件105中。压力调节室117经由压力调节回路118连接至排出室115b。在压力调节回路118中布置有压力控制阀119。致动器111的移动量是通过压力调节室117中的压力来调节的。 第一联接体114布置在致动器111的前方并且在第一联接体114与致动器111之间具有推力轴承113。旋转轴106延伸穿过第一联接体114。第一联接体114的内部能够沿着旋转轴106滑动。第一联接体114设计成在致动器111滑动时沿着旋转轴106的轴线滑动。第一联接体114具有从外周向外延伸的第一臂部114a。第一臂部114a具有第一销导引槽114h,第一销导引槽是通过相对于旋转轴106的轴线成对角线地切去第一臂部114a的一部分而形成的。 第二联接体115 (驱动力传递构件)布置在斜板109的前方。第二联接体115固定至旋转轴106以与旋转轴106 —体地旋转。第二联接体115具有第二臂部115a,第二臂部115a从外周向外延伸并且相对于第一臂部114a定位于对称的位置。第二臂部115a具有第二销导引槽115h,第二销导引槽115h在相对于旋转轴106的轴线成对角线的方向延伸穿过第二臂部115a。 在斜板109的面向第一联接体114的表面上形成有朝向第一臂部114a延伸的两个第一支撑片109a。第一臂部114a定位于这两个第一支撑片109a之间。两个第一支撑片109a与第一臂部114a通过延伸穿过第一销导引槽114h的第一联接销114p而枢转地联接至彼此。 在斜板109的面向第二联接体115的表面上形成有朝向第二臂部115a延伸的两个第二支撑片10%。第二臂部115a定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片10%之间。两个第二支撑片109b与第二臂部115a通过延伸穿过第二销导引槽115h的第二联接销115p而枢转地联接至彼此。斜板109经由第二联接体115接受来自旋转轴106的驱动力而旋转。 为了减少压缩机100的排量,通过关闭压力控制阀119来减小压力调节室117中的压力。这导致曲柄室102a中的压力大于压力调节室117中的压力和加压弹簧112的迫压力。因此,如图7中所示,致动器111朝向阀板103b移动。这时,第一联接体114由于曲柄室102a中的压力而被推向致动器111。第一联接体114的运动使第一联接销114p被第一销导引槽114h引导,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片109a逆时针旋转。当第一支撑片109a旋转时,第二支撑片10%逆时针地旋转,从而使得第二联接销115p被第二销导引槽115h引导。这使得斜板109的倾斜角度减小并且因此使双头活塞108的行程减小。相应地,排量减少。 相反,为了增加压缩机100的排量,打开压力控制阀119以将高压气体(控制气体)从排出室105b经由压力调节回路118引入到压力调节室117,由此使压力调节室117中的压力增大。这使得压力调节室117中的压力和加压弹簧112的迫压力大于曲柄室102a中的压力。相应地,如图8中所示,使致动器111朝向斜板109移动。 这时,第一联接体114被致动器111推动并朝向第二联接体115移动。第一联接体114的运动使得第一联接销114p被第一销导引槽114h引导,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片109a顺时针旋转。当第一支撑片109a旋转时,第二支撑片10%顺时针地旋转,从而使得第二联接销115p被第二销导引槽115h引导。这使得斜板109的倾斜角度增大并且因此使双头活塞108的行程增大。相应地,排量增加。 在上述公报的压缩机100的结构中,每个缸体107都容置双头活塞108,并且双头活塞108在缸体102中在旋转轴106的径向外侧的区域中线性地往复运动。因此,在缸体102中,用于容纳第二联接体115、致动器111以及第一联接体114的空间被限制于与双头活塞108进行线性往复运动所在的区域相关的在旋转轴106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 第二联接体115与致动器111和第一联接体114沿着旋转轴106的轴线对准,并且斜板109介于第二联接体115与第一联接体114之间。因而,压力调节室117——高压气体被引入至该压力调节室117中以控制致动器111和第一联接体114的运动一需要在旋转轴106的轴向方向上形成于斜板109的与第二联接体115所在的那一侧相对的一侧。结果,第二联接体115在旋转轴106的轴向方向上布置在斜板109的一侧。此外,致动器111、第一联接体114以及压力调节室117在旋转轴106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斜板109的另一侧。这使得压缩机100在旋转轴106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其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的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其包括:一对缸体、第一缸孔、第二缸孔、双头活塞、旋转轴、驱动力传递构件、斜板、活动体以及控压室。缸体形成壳体并且具有曲柄室。第一缸孔和第二缸孔分别形成于两个缸体中以形成成对的缸孔。双头活塞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容纳在第一缸孔与第二缸孔中。旋转轴由壳体旋转地支撑。驱动力传递构件容纳在曲柄室中并固定至旋转轴以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斜板容纳在曲柄室中并经由驱动力传递构件通过旋转轴的驱动力而旋转。斜板相对于旋转轴的倾斜角度是可变的。驱动力传递构件具有对斜板进行引导以改变倾斜角度的连杆部。双头活塞与斜板接合并往复运动与斜板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行程。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包括:一对缸体,所述一对缸体形成壳体并且具有曲柄室;第一缸孔和第二缸孔,所述第一缸孔和所述第二缸孔分别形成于所述两个缸体中以构成成对的缸孔;双头活塞,所述双头活塞被以往复运动的方式接纳在所述第一缸孔和所述第二缸孔中;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由所述壳体旋转地支撑;驱动力传递构件,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容纳在所述曲柄室中并固定至所述旋转轴以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斜板,所述斜板容纳在所述曲柄室中并且经由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而通过所述旋转轴的驱动力来旋转,其中,所述斜板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倾斜角度是可变的,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具有连杆部,所述连杆部引导所述斜板以改变所述倾斜角度,并且所述双头活塞与所述斜板接合并往复运动与所述斜板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行程;所述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活动体,所述活动体联接至所述斜板并且能够改变所述斜板的倾斜角度;控压室,所述控压室由所述活动体和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限定,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和所述活动体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于所述斜板的一侧;控制气体被引入至所述控压室中以改变所述控压室的内部压力,从而使所述活动体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所述活动体包括底部和筒部,所述旋转轴延伸穿过所述底部,所述筒部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从所述底部延伸以包围所述旋转轴;以及允许所述筒部在沿着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的一部分滑动的同时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斜板的倾斜角度根据所述控压室的内部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9 JP 2013-0738191.一种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包括: 一对缸体,所述一对缸体形成壳体并且具有曲柄室; 第一缸孔和第二缸孔,所述第一缸孔和所述第二缸孔分别形成于所述两个缸体中以构成成对的缸孔; 双头活塞,所述双头活塞被以往复运动的方式接纳在所述第一缸孔和所述第二缸孔中;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由所述壳体旋转地支撑; 驱动力传递构件,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容纳在所述曲柄室中并固定至所述旋转轴以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 斜板,所述斜板容纳在所述曲柄室中并且经由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而通过所述旋转轴的驱动力来旋转,其中,所述斜板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倾斜角度是可变的,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具有连杆部,所述连杆部引导所述斜板以改变所述倾斜角度,并且所述双头活塞与所述斜板接合并往复运动与所述斜板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行程; 所述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活动体,所述活动体联接至所述斜板并且能够改变所述斜板的倾斜角度; 控压室,所述控压室 由所述活动体和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限定,其中, 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和所述活动体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于所述斜板的一侧; 控制气体被引入至所述控压室中以改变所述控压室的内部压力,从而使所述活动体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移动; 所述活动体包括底部和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雅树铃木隆容本田和也西井圭山崎佑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