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液压自动张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049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自动张紧器,能够防止液压阻尼不良的产生,并且也能够防止液压阻尼的产生延迟。将套筒(4)的下端部压入形成于缸体(1)的底面的套筒嵌合孔(3)内,将杆(5)的下端部滑动自如地嵌合于该套筒(4)内,将复位弹簧(8)装入设置于杆(5)的上部的弹簧座(7)与缸体(1)的底面之间。在套筒嵌合孔(3)与套筒(4)的嵌合面之间形成有将压力室(6)与储液室(13)连通的通路(14),将单向阀(15)装入该通路(14)。在杆(5)形成有阀嵌合孔(16)、以及将该阀嵌合孔(16)与储液室(13)连通的连通路(17),将溢流阀(20)装入阀嵌合孔(16)内。在溢流阀(20)的形成于阀座(21)的阀孔(22)与阀体(23)之间形成有孔口(27),利用该孔口(27)来抑制压力室(6)内的急剧的压力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压自动张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交流发电机、水泵、空调的压缩机等汽车辅机的带的张力调整所用的液压自动张紧器。
技术介绍
在将发动机的曲轴的旋转传递至各种汽车辅机的带传动装置中,如图13所示,在带51的松弛侧设置有能够以支点轴52为中心而摆动的带轮臂53,向该带轮臂53施加液压自动张紧器A的调整力,并向支承于上述带轮臂53的摆动侧端部的能够旋转的张紧轮54按压带51的方向对带轮臂53施力,而将带51的张力保持为恒定。作为上述那样的带传动装置所使用的现有的液压自动张紧器A,公知有如下装置:将杆滑动自如地插入套筒内,而在该套筒内形成压力室,在从带51向杆施加按压力时,使压力室内的工作油在形成于套筒的内径面与杆的外径面之间的微小间隙流动,利用因该流动而在压力室内产生的液压阻尼力来缓冲上述按压力。在上述液压自动张紧器中,由于液压阻尼力与按压力几乎成比例关系,所以随着按压力增大,液压阻尼力也增大。因此,不能防止带成为过张力的情况,而存在使带的耐久性降低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压自动张紧器中,在杆的下端部形成有阀嵌合孔、以及经由该阀嵌合孔而将压力室与储液室连通的连通路,将溢流阀装入上述阀嵌合孔内,在压力室的压力超过上述溢流阀的设定压力时,打开该溢流阀,而使压力室的工作油从连通路退至储液室,将压力室的压力的上限值规定为溢流阀的设定压,由此防止带成为过张力的情况。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7238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压自动张紧器中,若溢流阀打开,则压力室内的工作油瞬间从连通路退至储液室内,因此,在压力室内产生急剧的压力降低,并由于该压力的降低导致溶于工作油的空气析出而存积在压力室内,在液压自动张紧器受到按压力时,会压缩该残存空气而产生液压阻尼不良,从而留有应改善的余地。另外,在上述液压自动张紧器中,溢流阀构成为,将阀座压入阀嵌合孔内,利用阀簧向封闭方向对形成于该阀座的阀孔的开闭用阀体施力,在该阀簧与阀体之间装入弹簧座,使突出设置于该弹簧座的上表面的突轴部与阀嵌合孔的上壁面抵接,而限制阀体的打开量,因此,由于突轴部的上表面与上述上壁面碰撞,存在其上表面产生磨损或者变形而闭塞连通路的端部开口的担心,从而在提高溢流阀的可靠性上,留有应改善的余地。另外,由于突轴部为细径,所以加工困难,制造成本较高,从而在减少其成本上也留有应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自动张紧器,其能够防止液压阻尼不良的产生,并且也能够防止液压阻尼的产生延迟。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提供一种不妨碍溢流阀的功能的可靠性高的液压自动张紧器作为另一课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液压自动张紧器:在内部填充有工作油的缸体的底面设置有套筒嵌合孔,在下端部嵌合于该套筒嵌合孔内的套筒内滑动自如地插入杆的下端部而在套筒内形成压力室,在设置于上述杆的上部的弹簧座与缸体的内底面之间装入向伸长方向对缸体与杆施力的复位弹簧,将形成于上述缸体与套筒之间的储液室的上部开口闭塞,在上述套筒与套筒嵌合孔的嵌合面之间设置有将储液室与上述压力室连通的通路,在该通路设置有若压力室的压力比储液室的压力高则关闭通路的单向阀,在上述杆设置有在上述杆的下端面开口的阀嵌合孔、以及将该阀嵌合孔的上部与上述储液室连通的连通路,在上述阀嵌合孔内装入若压力室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则打开而使压力室内的压力从连通路泄压至储液室的溢流阀,该溢流阀由压入于阀嵌合孔内的阀座、从阀嵌合孔的内部对形成于该阀座的阀孔进行开闭的球形的阀体、以及向阀孔对该阀体施力的阀簧构成,在上述液压自动张紧器中,在上述阀孔与在上述阀座的上侧形成的阀体落座用的座面之间,设置有限制通油量的孔口。如上述那样,通过在从压力室至溢流阀的阀体的工作油流入路设置有孔口,从而在溢流阀打开时,利用该孔口来限制通油量。因此,抑制压力室内的压力急剧降低,防止产生液压阻尼不良。这里,在孔口形成时,若将该孔口形成于阀孔的压力室侧的端部,则该孔口直径与阀孔内径的直径差较大,因此,孔口与阀孔形成阶梯孔,而在阀体与孔口之间形成比较大的空间,并且该空间成为储油部。因此认为,若阀体打开,则作为容积比较大的储油部的空间内的压力会急剧降低而导致溶存于工作油中的空气析出,且该析出后的空气残存在阀孔内。此时,虽然残存空气被从孔口送入的工作油压出,但是由于工作油以被孔口节流的方式流入阀孔内,所以在工作油填满阀孔内部之前需要耗费时间,若在工作油填满上述阀孔内部之前液压自动张紧器受到按压力,则阀孔内的残存空气会受到压缩力,而使液压阻尼的产生发生延迟。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使孔口形成于阀孔与阀体落座用的座面之间,所以与在阀孔的下端部一侧形成孔口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形成于阀体的下方的空间。因此,即使由于阀体的打开所引起的空间内的急剧的压力降低而导致空气从该空间内的工作油析出,也能够利用从孔口送入的工作油而瞬间压出该空气,由工作油立即填满空间内部,由此不使液压阻尼的产生发生延迟。这里,形成于阀座的座面可以是锥面,也可以是阀体的抵接部形成为剖面呈凸形的曲面部的锥面。另外,也可以是剖面呈凸形的圆弧面。在使座面为锥面的情况下,若相对于其轴心的倾斜角度不足25°,则在阀体封闭时,存在阀体咬入座面而导致无法工作的可能性。另外,若上述倾斜角度超过85°,则在打开状态的阀体封闭阀孔而稳定之前需要时间,因此,优选倾斜角度处于25°~85°的范围。另外,在使座面为阀体的抵接部形成为剖面呈凸形的曲面部的锥面的情况下,若该曲面部的曲率半径不足1mm,则产生阀体的稳定性变差这一问题,另外,若超过7.0mm,则产生阀体的接触面压变高这一问题,因此优选上述曲面部的曲率半径处于1~7mm的范围。并且,在使座面为剖面呈凸形的圆弧面的情况下,若该圆弧面的曲率半径超过1mm,则产生阀体容易吸附这一问题,因此,优选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处于1mm以下。在采用由锥面构成的座面中,通过将阀孔的内表面形成为与该座面上下对称的形状,而消除阀座的装入的方向性,因此,能够容易组装溢流阀。这里,在将孔口的内径设为d、并将阀体的外径设为D的情况下,若孔口内径d相对于外径D不足0.05D,则来自孔口的油流量变少,而产生压力室的压力降低难以进行这一问题,另外,若超过0.25D,则来自孔口的油流量变得过多,而产生压力室的压力急剧降低这一问题,因此,优选孔口内径d处于d=0.05D~0.25D的范围。为了解决另一课题,在第二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结构:在阀嵌合孔的下端部设置有供阀座压入的大径孔部,在阀簧与阀体之间装入弹簧座,该弹簧座能够沿着大径孔部的内径面滑动,并且该弹簧座通过与形成于该大径孔部的上端的台阶部抵接而成为停止状态由此限制阀体的打开量,在该弹簧座设置有能够使工作油从下表面侧向上表面侧流通的油通路。如上述那样,在阀体与阀簧之间装入弹簧座,并且该弹簧座通过与形成于大径孔部的上端的台阶部抵接而停止来限制阀体的打开量,由此使阀体的打开量的限制位置在远离形成于杆的连通路的下方位置,因此,没有上述连通路的端部开口被闭塞那样的担心,而能够使溢流阀始终高精度地发挥功能,能够实现可靠性的提高。在第二专利技术的液压自动张紧器中,若在弹簧座的下表面形成有阀体的落座部,则能够防止阀体向径向偏离移动,因此,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压自动张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自动张紧器,在内部填充有工作油的缸体的底面设置有套筒嵌合孔,在下端部嵌合于该套筒嵌合孔内的套筒内滑动自如地插入杆的下端部而在套筒内形成压力室,在设置于所述杆的上部的弹簧座与缸体的内底面之间装入向伸长方向对缸体与杆施力的复位弹簧,将形成于所述缸体与套筒之间的储液室的上部开口闭塞,在所述套筒与套筒嵌合孔的嵌合面之间设置有将储液室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通路,在该通路设置有若压力室的压力比储液室的压力高则关闭通路的单向阀,在所述杆设置有在所述杆的下端面开口的阀嵌合孔、以及将该阀嵌合孔的上部与所述储液室连通的连通路,在所述阀嵌合孔内装入若压力室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则打开而使压力室内的压力从连通路泄压至储液室的溢流阀,该溢流阀由压入于阀嵌合孔内的阀座、从阀嵌合孔的内部对形成于该阀座的阀孔进行开闭的球形的阀体、以及向阀孔对该阀体施力的阀簧构成,所述液压自动张紧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孔与在所述阀座的上侧形成的阀体落座用的座面之间,设置有限制通油量的孔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1.06 JP 2012-001256;2012.01.25 JP 2012-012891.一种液压自动张紧器,在内部填充有工作油的缸体的底面设置有套筒嵌合孔,在下端部嵌合于该套筒嵌合孔内的套筒内滑动自如地插入杆的下端部而在套筒内形成压力室,在设置于所述杆的上部的弹簧座与缸体的内底面之间装入向伸长方向对缸体与杆施力的复位弹簧,将形成于所述缸体与套筒之间的储液室的上部开口闭塞,在所述套筒与套筒嵌合孔的嵌合面之间设置有将储液室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通路,在该通路设置有若压力室的压力比储液室的压力高则关闭通路的单向阀,在所述杆设置有在所述杆的下端面开口的阀嵌合孔、以及将该阀嵌合孔的上部与所述储液室连通的连通路,在所述阀嵌合孔内装入若压力室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则打开而使压力室内的压力从连通路泄压至储液室的溢流阀,该溢流阀由压入于阀嵌合孔内的阀座、从阀嵌合孔的内部对形成于该阀座的阀孔进行开闭的球形的阀体、以及向阀孔对该阀体施力的阀簧构成,所述液压自动张紧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孔与在所述阀座的上侧形成的阀体落座用的座面之间,设置有限制通油量的孔口,在将所述孔口的内径设为d,并将阀体的外径设为D时,孔口的内径d处于0.05D~0.25D的范围,在所述阀嵌合孔的下端部设置有供所述阀座压入的大径孔部,在所述阀簧与阀体之间装入弹簧座,该弹簧座能够沿着所述大径孔部的内径面滑动,并且该弹簧座通过与形成于该大径孔部的上端的台阶部抵接而成为停止状态由此限制阀体的打开量,在该弹簧座设置有能够使工作油从下表面侧向上表面侧流通的油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呈锥面,锥面的相对于轴心的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唯久北野聪高野武博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