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勇专利>正文

一种导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596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线连接器,包括一插接头和插接座,插接头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插线接孔,每个第一插线接孔内均设有第一导电接触片,第一导电接触片的一端插接第一导线,插接座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插线接孔,每个第二插线接孔内均设有第二导电接触片,第二导电接触片的一端插接第二导线,第二导电接触片的另一端插接有导电连接片,导电连接片的另一端伸出第二导电接触片外,第二导线插接至第二导电接触片的中部,导电连接片伸出第二导电接触片的一端插接在第一导电接触片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去了传统导线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省去了焊接的材料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全程采用机械装备,不需要人工电焊操作,并且本产品的电连接性稳定避免了现有产品接触不良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导线连接器。 一种导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导线连接器作为导线与导线之间的连接使用,可适用于单股、多股、细多 股等铜导线,是一种电器连接的重要连接部件,但由于现有的连接器结构多种多样,接线时 未能达到一步到位,往往需要拆开连接器,用连接件或固定件,如螺栓,铆钉等实现导线连 接在连接器上,安装和生产连接其繁琐复杂,增加接线的工序和降低接线的效率,尤其是对 于需要连接软线和硬线的连接器,工序更为复杂和繁琐;而连接器接有导线时,当需要把导 线从连接器上拆除,又要重新拆开连接器,十分不便。 虽然,现在已有人专利技术了可一次性接线的连接器,但这类连接器由于结构复杂,在 连接导线时,都需要采用电焊的方式连接,该种焊接的方式所需要焊接成本高,直接影响产 品的生产成本,且接线效果不佳,经常会出现接触不良或拉断线的现象,使用寿命短,不符 合现今生产效率及成本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接 触品质稳定的导线连接器。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线连接器,包 括一插接头和插接座,所述插接头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插线接孔,每个第一插线接孔内均设 有第一导电接触片,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片的一端插接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插接至所述 第一导电接触片的的中部,所述插接座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插线接孔,每个第二插线接孔内 均设有第二导电接触片,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的一端插接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 的另一端插接有导电连接片,所述导电连接片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的中部, 所述导电连接片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外,所述第二导线插接至所述第二导电 接触片的中部,所述导电连接片伸出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 片的另一端。 作为本技术导线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插接头的侧面中部设有一长条型插 接条,所述插接头具有一插接端和线连接端,所述插接座的一端设有一插接腔,所述插接腔 的开口边缘开设有一缺口,所述插接端插接在所述插接腔内,所述插接条嵌入所述缺口内。 作为本技术导线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插接端对应所述插接条的一面两侧 分别设有一突起,所述插接座对应所述突起的位置设有固定孔。 作为本技术导线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每两个所述第一插线接孔之间的距离等 于每两个所述第二插线接孔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技术导线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插线接孔的个数等于所述第二 插线接孔的个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采用第一导线插接在第一导 电接触片内,插接后通过冲压机械冲压压紧,具有防止插接头发生位移,并增加突起与固定 孔卡接,第二导电接触片的一端插接第二导线,第二导电接触片的另一端插接有导电连接 片,插接好后再通过冲压机械将第二导电接触片、导电连接片和第二导线冲压连接在一起, 插接头和插接座插接时,导电连接片插接在第一导电接触片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线连接,省 去了传统导线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省去了焊接的材料成本,大大提高生产量,本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全程采用机械装备,不需要人工电焊操作,并且本产品的电连接性稳定避免 了现有产品接触不良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插接头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插接头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插接头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插接座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插接座右视图。 附图标记名称:1、插接头2、插接座3、插接条4、插接端5、线连接端6、插 接腔7、缺口 8、突起9、固定孔10、第一插线接孔11、第一导电接触片12、第一导 线 21、第二插线接孔22、第二导电接触片23、第二导线24、导电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导线连接器,包括一插接头1和 插接座2,插接头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插线接孔10,每个第一插线接孔10内均设有第一导 电接触片11,第一导电接触片11的一端插接第一导线12,第一导线12插接至所述第一导 电接触片11的中部,第一导电接触片11和第一导线12插接后通过冲压机械冲压压紧,插 接座2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插线接孔21,每个第二插线接孔21内均设有第二导电接触片22, 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一端插接第二导线23,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另一端插接有导电连接 片24,再通过冲压机械将第二导电接触片22、导电连接片24和第二导线23冲压连接在一 起,导电连接片24的一端插接至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中部,导电连接片24的另一端伸出 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外,第二导线23插接至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中部,导电连接片24 伸出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片11的另一端。导电连接片24 插接在第一插线接孔10的第一导电接触片11内,防止导线连接接触不良的弊端。 优选的,所述插接头1的侧面中部设有一长条型插接条3,插接头1具有一插接端 4和线连接端5,插接座2的一端设有一插接腔6,插接腔6的开口边缘开设有一缺口 7,插 接端4插接在插接腔6内,插接条3嵌入所述缺口 7内。 优选的,插接端4对应插接条3的一面两侧分别设有一突起8,插接座2对应突起 8的位置设有固定孔9。突起8连接固定孔9,更进一步加强插接头1和插接座2连接的稳 定性。 优选的,每两个第一插线接孔10之间的距离等于每两个第二插线接孔21之间的 距离。防止误插导致导线连接器损坏。 本技术优选的,第一插线接孔10的个数等于第二插线接孔21的个数。 本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全程采用机械组装,不需要人工电焊等繁琐步骤,生产 量比现有的生产量大大提高,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不需要电焊用的焊锡和电接板,大大减 少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连接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连接方式接触不良的弊端。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 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 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插接头(1)和插接座(2),所述插接头(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插线接孔(10),每个第一插线接孔(10)内均设有第一导电接触片(11),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片(11)的一端插接第一导线(12),所述第一导线(12)插接至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片(11)的中部,所述插接座(2)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插线接孔(21),每个第二插线接孔(21)内均设有第二导电接触片(22),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一端插接第二导线(23),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另一端插接有导电连接片(24),所述导电连接片(24)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中部,所述导电连接片(2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外,所述第二导线(23)插接至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中部,所述导电连接片(24)伸出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片(11)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插接头(1)和插接座(2),所述插接头(1)上设 有若干个第一插线接孔(10),每个第一插线接孔(10)内均设有第一导电接触片(11),所述 第一导电接触片(11)的一端插接第一导线(12),所述第一导线(12)插接至所述第一导电 接触片(11)的中部,所述插接座(2)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插线接孔(21),每个第二插线接孔 (21)内均设有第二导电接触片(22),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一端插接第二导线(23), 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另一端插接有导电连接片(24),所述导电连接片(24)的一端 插接至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中部,所述导电连接片(2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导 电接触片(22)外,所述第二导线(23)插接至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中部,所述导电连 接片(24)伸出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片(22)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片(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