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068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5:22
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涉及汽车转向器技术领域。该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包括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本体1、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齿条3、两个拉杆4.1和4.2,在其转向器本体1两端壳体端1.1和限位套端1.2的内凹端部处装置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齿条3两端分别连接拉杆4.1和4.2,当转向器转到两端极限位置时,两个拉杆4.1或4.2端面撞击到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的端面,防止拉杆4.1或4.2与转向器端头钢性撞击,达到消除或减小钢性撞击发出的异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装配方便,不增加额外加工工时,解决撞击噪音技术问题。可广泛推广运用于所有汽车齿轮齿条转向器生产企业。(*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器
,尤其是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 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 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驾驶员在转弯时,由于弯道比较大转向器常需 要打到极限位置,则由于齿条拉杆端面撞击转向器壳体端面发出钢性撞击异响声,给驾驶 员增加噪音、造成不舒适感。 本 申请人:经过深入研究,开发了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 转向器。该转向器内装弹性元件,使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转向到极限位置时、齿条拉杆端面 撞击在弹性元件上,达到消除或减小钢性撞击异响的目的。 根据检索,国内尚未有与本技术相同的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在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内部装置有弹性元件 的、可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 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包括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本体1、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齿条3、 两个拉杆4. 1和4. 2,所述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本体1的两个端头,一端为壳体1. 1,另一 端为限位套1. 2 ;所述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左端头壳体1. 1处内凹端部上,装置有带开口 的弹性元件2, 一个拉杆4. 1由其尾端的螺纹连接到处于齿轮齿条转向器本体1内的齿条3 的头部,当转向器转到极限位置时,拉杆4. 1的端面与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的端面撞击;所 述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右端头限位套1. 2处内凹端部上,装置有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另 一个拉杆4. 2由其尾端的螺纹连接到处于齿轮齿条转向器本体1内的齿条3的尾部,当转 向器转到极限位置时,拉杆4. 2的端面与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的端面撞击;所述的壳体1. 1 和限位套1.2内凹端部直径为Φ? (0/-0. 05) mm,深度为Bmm,内凹端部作凹槽,槽底径为 OC (+0.1/0)mm,槽宽为A (+0.1/0)mm;所述的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作成截面为L形的弹 性圈,该弹性圈小端外径为OD (+0.1/0)mm,大端外径为C>C (0/_0. l)mm,弹性圈高度为 H,H=B+0. 5mm,在弹性圈的大端端面上作有四个矩形开口,其开口的宽度为M mm,开口的深 度与大端弹性圈的高度一致,大端弹性圈的高度为A (0/-0. 2) mm ;所述的带开口的弹性元 件2材质为聚酯弹性体。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技术是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在该转 向器两端头与齿条拉杆端面接触的内凹端部装置有带开口的弹性元件,使齿轮齿条动力转 向器转向到极限位置时、齿条拉杆端面撞击在弹性元件上,达到消除或减小钢性撞击发出 的异响。 ②本技术带开口的弹性元件其大端端面上作有矩形开口,方便压缩装配,降 低装配部位加工精度,不额外增加加工工时。 ③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装配方便,解决撞击异响技术问题。 本技术可广泛推广运用于所有汽车齿轮齿条转向器生产企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壳体端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技术限位套端结构放大图。 图4是装配带开口的弹性元件的限位套端部放大图 图5是本技术带开口的弹性元件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技术是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 如图1所示,该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包括齿轮 齿条动力转向器本体1、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齿条3、两个拉杆4. 1和4. 2,所述的齿轮齿条 动力转向器本体1的两个端头,一端为壳体1. 1,另一端为限位套1. 2 ;在齿轮齿条动力转向 器左端头壳体1. 1处内凹端部上,装置上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 一个拉杆4. 1由其尾端的螺 纹连接到处于齿轮齿条转向器本体1内的齿条3的头部,当转向器工作到极限位置时,拉杆 4. 1的端面与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的端面撞击;在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右端头限位套1. 2 处内凹端部上,装置上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另一个拉杆4. 2由其尾端的螺纹连接到处于齿 轮齿条转向器本体内的齿条3的尾部,当转向器转到极限位置时,拉杆4. 2的端面与带开口 的弹性元件2的端面撞击;当转向器转到左右两端极限位置时,拉杆4. 1或4. 2端面撞击到 的是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此时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被压缩、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防止拉 杆4. 1或4. 2与转向器端头钢性撞击,消除或减小钢性撞击异响;所述的带开口的弹性元件 2在大端端面上作有四个矩形开口,方便压缩装配,降低装配部位加工精度,不额外增加加 工工时。 本技术可广泛推广运用于所有汽车齿轮齿条转向器生产企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该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包括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本体(1)、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齿条(3)、两个拉杆(4.1)和(4.2),所述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本体(1)的两个端头,一端为壳体(1.1),另一端为限位套(1.2);所述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左端头壳体(1.1)处内凹端部上,装置有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一个拉杆(4.1)由其尾端的螺纹连接到处于齿轮齿条转向器本体(1)内的齿条(3)的头部,当转向器转到极限位置时,拉杆(4.1)的端面与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的端面撞击;所述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右端头限位套(1.2)处内凹端部上,装置有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另一个拉杆(4.2)由其尾端的螺纹连接到处于齿轮齿条转向器本体(1)内的齿条(3)的尾部,当转向器转到极限位置时,拉杆(4.2)的端面与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的端面撞击;所述的壳体(1.1)和限位套(1.2)内凹端部直径为ΦD(0/‑0.05)mm,深度为B mm,内凹端部作凹槽,槽底径为ΦC(+0.1/0)mm,槽宽为A(+0.1/0)mm;所述的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作成截面为┗形的弹性圈,该弹性圈小端外径为ΦD(+0.1/0)mm,大端外径为ΦC(0/‑0.1)mm,弹性圈高度为H mm,H=B+0.5mm,在弹性圈的大端端面上作有四个矩形开口,其开口的宽度为M mm,开口的深度与大端弹性圈的高度一致,大端弹性圈的高度为A(0/‑0.2)mm。...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止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该一种防止 极限位置钢性撞击异响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包括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本体(1)、带开口 的弹性元件(2)、齿条(3)、两个拉杆(4. 1)和(4. 2),所述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本体(1) 的两个端头,一端为壳体(1.1),另一端为限位套(1.2);所述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左端 头壳体(1. 1)处内凹端部上,装置有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一个拉杆(4. 1)由其尾端的螺 纹连接到处于齿轮齿条转向器本体(1)内的齿条(3)的头部,当转向器转到极限位置时, 拉杆(4. 1)的端面与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的端面撞击;所述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右端 头限位套(1.2)处内凹端部上,装置有带开口的弹性元件(2),另一个拉杆(4.2)由其尾 端的螺纹连接到处于齿轮齿条转向器本体(1)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